足迹
崂山道教创始人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一百八十八章 摆在宗祠的棺材(第1页)

这低头拨开杂草,就看到石碑之下好像压着的是一对石头砌成的圆柱形底座。珍姐一看便下结论:“这是一口古井啊,没想到用石碑压井。”

一听到这里,我招呼思思:“你能不能下去井中看看,这口石碑下的井中到底压着什么?”思思一听就将头摇的像拨浪鼓一样,拒绝:“我才不下去,你以为我不知道啊。我后来走了之后,你在路基之中发现了镇邪碑。这块石碑上的内容虽然还没确定,但是我看着八成也是一块镇邪碑,用镇邪碑压住的古井,这能随便下去么?不去不去。”

珍姐也阻止我:“这确实不能让思思公主冒险啊,虽然思思公主贵为阴仙,这阳间确实少有能威胁到她的东西。但是这不代表她是无敌的啊,这村子太古怪了,不宜鲁莽行事啊,我看着水井就暂且不必管它了,我们赶时间,先去那屋子一探究竟。选个白天的时间再探索这古井。”

我一听这么说也有道理,于是招呼大熊:“算了算了,先这样。我们赶时间,这样下去磨磨蹭蹭的可别耽误了正事。”于是首当其冲越过院墙,回到了村道之上。

这后院也连着一条村道,不过不同于打上水泥的主道,这条路一看也是废弃了多年了,和这同样废弃很久的后院倒是也般配。

有思思帮忙探路,再凭借着脑海中的记忆,我们很顺利的来到了这奇怪的楼房前。红砖绿瓦不是庙宇就是宗祠,而庙宇基本上都是有人管理的,不太可能成天上锁,毕竟庙宇就是为了方便香客信徒供奉上香的地方。

所以眼前这座建筑八成是宗祠,就是不知道这宗祠之中供奉的到底是哪家的祖先。本来我是无意探查这做宗祠的,但是白天那神秘老头的奇怪举动,这就是一个暗示。

宗祠的钥匙可不是谁都拥有的,在古代只有族长和家族中德高望重之辈才有资格拥有。而且他打开宗祠大门,到现在已经大半天的时间了,居然没有另外一个人来锁上。

这就说明了他是钥匙的合法拥有者,不具备名正言顺的钥匙使用权,谁敢做这种事情。这要是放在古代,就是大逆不道的行为啊,是危害家族风水的行为,是要受到重罚的。

深呼吸,我平静了一下,伸出手推开了红漆大门。屋内漆黑一片,大门许久没有被打开过了,这一打开,顿时激起了漫天烟尘。

大熊是第一次做这种事情,心中既紧张有兴奋,对这屋内的东西,是既好奇又有点害怕。所以拿着手电筒,犹豫这不知道要不要照一下。

我一把夺过手电筒,朝着屋内照去。引入眼帘的是一块照壁,这种照壁在现在建筑之中已经非常罕见了,没想到在这样一座宗祠之中居然出现了。

白天我就对宗祠外围简单的探查了一番,可以确定这宗祠就是进几十年建造的。以现在的建筑风格,根本就不会用到照壁这种东西。

我走

到照壁前,伸出手将照壁上的灰尘抹掉。这照壁是石制的,而且从工艺和石头材质,可以感觉出来,这东西有些年头了,起码比这宗祠年头都长。

照壁为中国汉族传统民居建筑形式四合院必有的一种处理手段。风水讲究导气,气不能直冲厅堂或卧室,否则不吉。避免气冲的方法,便是在房屋大门前面置一堵墙。为了保持“气畅”,这堵墙不能封闭,故形成照壁这种建筑形式。照壁具有挡风,遮蔽视线的作用,墙面若有装饰则造成对景效果。

眼前这座照壁行简单,形状是一字形,是由砖砌成,由座,身,顶三部分组成,底座并没有什么特殊的纹饰显得简约大气。墙身的中心区域称为照壁心,是由45度角斜放的方砖贴砌而成,工艺精湛磨砖对缝非常整齐。中心方砖上面一边雕刻有中心花、岔角在照壁墙的中央还镶嵌有福寿字的砖匾和带有吉祥一味的砖雕。

简单这么一看,我心中有点惊骇,此刻珍姐突然发话:“孙禹你看出名堂来了么?”我点了点头,又摇了摇头:“我是感觉这东西好像原本不属于这里,是被人从某个地方拆下来,然后胡乱装到了这里。”

珍姐附和道:“我和你的判断是一致的,这照壁的款式和图案,你看这照壁心雕刻的是花卉图案,四个角上有福禄字样。这怎么看都是阳宅四合院的标配,而且这照壁做的工艺精湛。用的都是传统的石雕技法,用的不是现在的混泥土砖头,而是货真价实的石料。

这可是大手笔啊,再加上看起来怎么也有个百来年的年头,所以这块照壁的造价可不是小数目啊。百年前可是中国最混乱的年代,那个时候还能有这种财力和能力的,按道理来说不是普通人啊。”

听着珍姐洋洋洒洒的又要说个没玩,我马上打断:“差不多了,不必继续说了。我明白你的意思了,你的意思是说,这照壁无论价值,年代,和风格都和这里格格不入是么?”

就在我和珍姐还对这块照壁讨论不休的时候,不远处传来一声惊呼,听声音是大熊的叫声。我也顾不上在研究照壁的问题了,一下绕过照壁,朝着内堂就走了进去。

只见这大熊瘫坐在内堂的天井之中,脸蛋刷白刷白的,嘴唇还在不住的颤抖。我连忙走了过去,瞪了大熊一眼:“我不是和你说过,跟着我,别乱走么?你看到什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