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红尘情深对联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46章 化虚为实(第1页)

春日的一天上午八点,分区机关召开全体干部战士会议,会场编的座次是高训奇和流苏在紧靠着的一长条椅坐,离开会还有十多分钟,高训奇对流苏说:“你何时去参加走T台秀了,也不告诉我一声的,你不想让我为你摇旗呐喊、鼓劲助威吗,你这样一个去不觉得太孤单了吗,什么事让你变得对我如此心冷了啊。┡文学迷WwW.WenXUEMi.COM难道我在哪儿得罪了你不成。”

流苏说:“我哪里惹得上你这个大作家呀,你心里有我吗,我知道你们男人的心是见异思迁的,遇到好一点女人就会忘了曾经有恩于你的人。男人是只能同患难,而不能共宝贵的。我现在才知道,只有靠着自己的不懈努力,自己才会有出路的,你有你的至爱,我也有我的追求。你去选择一个比我强数倍的女人好了,从今天起你没有工作上的事情就不要来打扰我了。听到了吗,高训奇中尉。”

高训奇说:“所有的一切,都只能说是你误会我了。你听我给你慢慢解释好吗。”

高训奇和流苏他们还想继续对话,无奈会议已经开始了。他们这间曾经美好的情谊该如何展呢,谁也无从知晓。

往后的日子里,流苏仍是在学那T台秀,高训奇也在学写作。流苏把她的梦想都写在了旋转的腰子身上以及不停跳跃的双脚上。

一有空闲时间,高训奇仍然在接着上次的那个故事:

山村的夜晚格外美妙。凉风习习,繁星点点,空气中飘荡着成熟的稻穗的芳香,蛙鸣声此起彼伏,偶尔几声犬吠,更增添了几分乡野的宁静。

月光如水般倾泻在韦琪雨的床上,她一丝睡意也没有。

这是韦琪雨离开家乡和父母第一次出远门参加工作。她原本是在本县县委、县政府机关报社当记者的,因为没有编制,所以只是临时工。

当记者的日子虽然忙碌,但充实而快乐,白天采访,晚上写稿,每个星期出版两期报纸。进报社第一天,她就单独采访报道了本县一位创业成功人士资助本地贫困大学生回报家乡的典型事迹,刊登在本县日报头版头条,并被本市晚报采用,得到了报社领导的一致好评。

接着,她为全县民政事业鼓与呼,为本县民政局写了长达1万字的专版纪实文字,好评如潮。正当她准备采访本地一位知名女企业家时,这个县的教育局打来电话,说还不来报到的话,将取消她的教师录取资格。

在父母看来,老师这个职业是“铁饭碗”,稳定,寒暑假多,特别适合女孩子。她是一个乖乖女,从小就懂事听话,毅然辞掉了记者的工作,来到了千里之外的这所山村学校执教。

韦琪雨不知道,她的选择究竟是对,还是错?她问天空,天空不语;她问星星,星星沉默;她问月亮,月亮缥缈。

既然选择了远方,便只顾风雨兼程!这时,汪国真的诗句在韦琪雨脑海里闪过,她开灯坐起来,把这句诗工工整整地写在了日记本的扉页。

第二天,副校长郭治国给韦琪雨分配了教学任务。因学校一位年轻的男老师辞职下海了,她暂时接替他的工作,教整个初中三个年级的计算机课程,兼学校的打字员。

计算机不是韦琪雨的专业,这可不能误人子弟,她赶紧托人买来有关计算机方面的书籍,潜心钻研业务,一连几个礼拜都把自己交给书本。

所幸,初中的计算机课程并不怎么深奥,再加之韦琪雨悟性高,基础牢,很快就和学生们打成了一片。

慢慢地,她没有那么想家了,而是把自己完全融入到这所学校里去了,一切以学生为中心,一切以教育教学为根本,积极参加教务处的各项新课改活动,认真撰写教育教学论文,并大胆向舒校长谏言成立校园文学社,主办校刊。

不怕做不到,就怕想不到。舒校长当场肯定了韦琪雨的想法,并让她负责校园文学社成立方案的起草工作。

帮校园文学社取名是头等大事,必须高雅脱俗,寓意深远,有象征意义。为了挥每一个人的主观能动性和聪明才智,韦琪雨在全校师生范围内起了征集校园文学社名字和图标的有奖活动,奖品就是四大名著全套系列。

经过层层筛选,终于确定校园文学社的名字为绿韵文学社,校刊名称为《绿韵文学》,图标就是由“绿韵”两个字开头的声母“Ly”组成的圆形图案。

文学社指导老师由学校所有语文老师组成,社长由初二年级的一名学生担任,爱好文学的学生可以凭指导老师推荐入社,也可以自己申请入社。

一个星期下来,文学社的队伍浩浩荡荡,会员达11o人,占全校学生总人数的35。5?

接下来,便是紧张的组稿环节。

韦琪雨先给校刊定了几个栏目:卷语,学生佳作,教师下水作文,教研前线,他山之石,心灵鸡汤,中考加油站,然后向全校师生起征文活动。

然后,便是卷语的撰写。

韦琪雨经过几个晚上的伏案写作,一篇题为《青春是我们不灭的梦想》的卷语终于跃然纸上:

当春天的翠绿缀满枝头,当夏日的蔷薇盛开如云,我们撷取了秋季丰收的喜悦——迎来了《海韵文学》第一期的成功出刊!

这里,有风华正茂、生机勃勃的学子;

这里,有热情洋溢、酷爱文学的追求者;

这里,有博学多才、文采斐然的指导老师。

他们,年轻活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