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奋斗少年英语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三章 新官上任三把火 个个学生怀胚胎(第1页)

新班主任曾琼终于出场了!一进门便问:“是十七班吗?”其实他是知道的。随后在教室里转了一圈,便又出去了。曾老师中等个,长方脸,皮肤黄里泛白,声音洪亮,戴着一副银色框架眼镜,着装干净整洁,比身高一米六二的马军军更显绅士风度,给人一种职业教师的感觉,非常干练。

晚上九点多钟的时候,曾琼拿着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成绩单再次走进教室,他的第二次到来让辛则成有些慌张,辛则成不知道这位新上任的班主任要有什么动作,毕竟自己期末考试成绩不好,这一点他是心知肚明的,辛则成最担心的就是因为自己的学习成绩不好,把座位调到最后边,和不学习的那几个同学坐同桌,毕竟辛则成是有上进心的,是有理想、有追求的,是想通过自己的努力改变自己命运的。改变自己以及家庭的命运,这应该是寒门学子最迫切的共同的愿望了。

曾琼一脸严肃,全然不是第一次进班时的表情,他走上讲台,用犀利的眼神扫视了一下全班,说道:“这个、啊、叫几个同学,一会儿来我办公室一趟,汪亮、蒋磊、刘志发、胡俊、辛则成、马金丽、李双双、王海宁、周鑫、聂怀远。”曾琼说完,率先出去了。

十七班位于教学楼二楼走廊东头的拐角处,走廊的东侧是一个水房,穿过水房继续往里走,有两间办公室,一南一北,马军军当班主任的时候很少来这个办公室,因为这里非常简陋,连办公桌都没有,只有两个瓷砖砌成的平台,据说是卫生间改造而成的。

曾琼刚一上任,就把这里当作自己以后的办公地点,也是够拼的。在办公室里,十个人排成一排,蜿蜒曲折,大家都不愿站到最里面,因为曾琼就在最里面,十个人把整个办公室挤满了,夜晚的天气虽有些凉爽,但在这样紧张的气氛下,每个人的后背都会出一把汗。

曾琼依然面无表情,办公室鸦雀无声,沉默了五六秒钟,他终于开口了:“这个、啊、大家都上到高三了,想必都是抱着参加高考的态度一路走过来的,你们几个平时在学习过程中有没有什么困难?”曾琼说完,环视了一圈。

见大家都低着头不说话,曾琼接着问:“明年都准备走什么样的学校?”

这几个人一直都不说话,毕竟在上学期期末考试考得怎么样个个都跟明镜儿似的,老师把自己喊出来说这样的话,绝对是有来由的。

曾琼接着说:“不知道你们对特长生了解多少,每年我们学校都会有一部分学生通过这种途径考上一所理想大学,比如体育、美术等,这些科目的录取分数线比普通录取线要低,你们要是有兴趣或者有什么打算的话,可以跟我或者其他老师结合一下,争取走一所如意的学校。”

曾琼说完,还是没人说话,心想:这几个人学习成绩不好,总不至于连话都不会说吧?这十个人究竟是怎么十个人?

由于刚接到这个班,班里的一切甚至每位学生的名字都需要他从头去了解、熟悉。曾琼见没人说话,自己像对牛弹琴一样滔滔不绝地说了许多,于是接着说:“如果没别的事,都先回去吧。”

办公室里的空气像是被凝结了似的,十位同学都低着头,有意无意地回避着曾老师那陌生而锐利的目光,像是当众抢劫被逮了个正着,无言以对。

辛则成他们十个人仿佛没有听见曾琼在说什么,依然傻傻地站在那一动不动,曾琼睁大了眼睛,扫视了一下这十个人的表情说道:“都回去吧!”

他的话虽然温和,但每个在场的人心里都明白,如果继续这样的成绩下去,就意味着明年的大学梦基本上是没戏了。辛则成越想越害怕,他决定发奋努力,可是他的热血总是那么短暂,或许是总感觉高考的目标太遥远,没有形成压力,反正过不了几天,就又开始松懈了。

自从那次小会议之后,每个人心里都多了杆秤,一边学习、一边观察。早起晚归不说,平时还主动购买参考书,尤其是辛则成,还买了本地图册,准备好好学习文科综合。

这本地图册在高一刚分科的时候,马军军就让地理学习委员在班里统计过购买地图册的人数,原则是不强求,自愿购买,当时有两个版本,一个16开的,一个是32开的,价格也不一样,当时班里的很多人都买过了,辛则成因为舍不得花钱没有买,他一直拖到高三,除了地图册,还有英语辞典,别人买的是比较厚的牛津字典,而辛则成却买了一本高考必备,一直用着。他在初中的时候就不买学习工具书,不是不想学习,而是舍不得花钱。从小在并不富裕的家庭里长大的辛则成养成了勤俭节约的性格。

说实话,辛则成的地理成绩是不错的,文科综合的十一道选择题最多错两道,政治大题有时候还可以拿满分;数学成绩虽然不是第一,但基本上都在120分以上;英语成了辛则成的主攻方向,平时又读又背,信心十足;语文课是曾老师教的,辛则成的语文成绩并不太好,有人说他上学期期末考试成绩还不及格,还有人说是他的答题卡涂错了。不管怎样,辛则成跟着曾老师学了、记了、背了,把能吃的东西尽量都吃了。“吃不完兜走,豁出去了”是辛则成的性格,也正是他这种性格,才使他从高一走到现在。

金州二中每天早上有上早操的习惯,而且学生会的人会在操场固定一个点,趁着大家绕操场跑步的时候清点一下各班的人数。除了上早操,学校还要求早起之后在宿舍把床被叠好之后再出宿舍,牙刷要朝一个方向摆放,被子都要放在床的一端,床下面的鞋子也要摆放整齐,然后下楼去操场站队,等待跑操,跑过操之后还要做广播体操。学生五点半起床收拾收拾,回到教室学习已经是六点半了,然而七点早读就放学了,仔细算算,早上学习的时间也就半个小时左右。辛则成很有意见,觉得学校有太多的形式,觉得自己学习的有效时间太少。

高三上学期,大家都很努力地学习,明确了学习目标,制定了学习计划,找准了竞争对手,全班上下呈现出“比”“帮”“赶”“超”“学”的气氛。

暑期的校园比往常安静了不少,操场中央长满了荒芜的杂草,女生宿舍楼前的湖水堆满了泛黑的绿,发出阵阵的刺鼻味,六层教学楼只有二楼和三楼教室的灯亮着,毗邻校门口的教导散发着微弱的灯,政教处主任燕学勤和几个老师聊着今年的高考,天空中飘过朵朵白云,在夜色的掩映下仿佛一个落地的考生借着灰暗表达对母校的眷恋和高考的不甘。

辛则成的学习状态自从被曾琼请进办公室以后,确实比以前踏实多了。早读那半个小时,辛则成每天都坚持背诵英语短文,以备考试之用,功夫不负有心人,他还真完完整整的背了几篇,背诵起来像是背文言文一样流畅,这让辛则成周围的同学羡慕不已。

其实,努力学习的不光有辛则成,上次被曾琼请到办公室的几个人里,其中有个女生准备走体育特长生,另外两个女生学的播音主持和美术,就连学习成绩一向不错的田家豪也参加了体育特长班的训练。田家豪身高一米六五,说来比马军军还高三厘米,但身材非常瘦弱,体重只有46公斤,还戴着一副将近四百度的近视眼镜,走起路来右侧肩膀往下一陷一陷的。

起初,曾琼不建议田家豪走体育特长生,在曾琼看来,体育训练绝非朝夕之功,需要更持久的苦练,即使能坚持到体育专业课的考试,像田家豪这样的身子板能达标吗?再说了,田家豪平时成绩在班里是十几名,到最后恐怕体育没过,也把文化课给耽误了。

曾琼担任高三班主任多年,有着丰富的教学和高考经验,他认为像田家豪这样努力冲刺一年,走一个好一点的二本学校不成问题,如果仅仅为了上个好学校而选择一条不适合自己的路不值得。

曾琼的分析也不是没有道理,在金州,期末考试能进全县前一千名的基本都能考上二本,具体到二中的情况,一个班的前十名考上二本是比较稳的。

然而,像田家豪这样的学生又何尝只有田家豪自己呢?又有几个人像辛则成那样早就树立了自己的人生理想和就业目标呢?

其实,被曾琼叫到办公室以后,辛则成也想过要不要走特长,但仔细想想,自己除了不爱说话,仿佛也没什么特长了,更何况不爱说话根本不算特长。学播音主持?说个话都要先预热,学演员考北影?他忽然想起姬超在班里说过的话——“你性格内向,将来来到大学你身边没有一个朋友,这样的大学生活会很痛苦!”

辛则成想从政不是一年两年了,他的曾祖父、曾祖母和祖母都是共产党员,他上小学三年级的时候就读过党章,四年级就能把入党誓词一字不差的背下来。辛则成想来想去,还是老老实实地学习文化知识好,干啥都不如为穷苦的人办点好事,辛则成一直认为自己上学就是为了实现初中就树立的理想,倘若只是为了有口饭吃,倒不如回家学个手艺,趁早讨个老婆。想到这儿,曾琼提供的那些所谓的“捷径”被他彻底粉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