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奋斗少年英语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四章 旧人他乡再相逢 高考路上论英雄(第1页)

十七班的班主任换成了曾琼,同时担任十七班、十八班的语文课;数学老师换成了海志亮,海志亮老家是河北衡水的,经历过高三的人,谁不知道河北衡水和湖北黄冈?三十多岁的他头发已所剩无几,一双小眼睛在铜色皮肤的映衬下显得格外有神;英语老师依旧是那位身材苗条、不爱笑的漂亮女教师张贝贝,张贝贝从高二就担任十六班、十七班的英语老师,身高一米六九,白皮肤,大眼睛,身材笔直,玉腿修长,显得亭亭玉立,落落大方,平日里言谈举止从没有一个多余的符号。高二刚开学的那天晚上,时任班主任马军军说:“提前给大家透漏一个好消息,咱们班的英语老师是一位大美女,大家可要好好学啊!”马军军说完禁不住笑了,全班同学也跟着笑了起来。

其实,在辛则成看来,张贝贝的美是一种高冷的美,一种让人难以靠近的美,一种“只可远观不可亵玩”的美,一种只能留在传说中而不能拿到现实中的美。

剩下的文科综合,地理、历史老师都没有换,政治老师由原来的张先凤换成了一名老教师吴强。

辛则成的政治科目一向很好,初中时期经常听同学们说政治很难背诵,但辛则成从来都没这么觉得,他遇见政治课就兴奋,就像《亮剑》里的张大彪闻到火药味就兴奋一样。

在一次政治课上,吴强逐一检查复习考试卷的完成情况,辛则成只把选择题做了,辨析题、材料说明题一道都没写,全班86个人,只有两个人没有写,一个是辛则成,另一个是清仲。

辛则成的政治大题一贯不写,都是看着答案上怎么写的,然后在心里默默地记,并认真研究政治大题的答题方法和答题技巧,即使是这样,辛则成的政治考试总能得高分,他也习惯了,对于这次政治老师查出来没完成的作业,辛则成根本就没放在心上。

清仲是复读生,比辛则成高一届。在金州二中,复读生有独立的复习班,学校对于来复读的学生会根据高考分数划定一个分数线,然后收借读费,一般情况下当年高考超过二本线的,全年免学费,过三本线没达到二本线的,只交资料费,三本线以下的学校会根据分数收取上千元甚至是几千元。

清仲高考考了320分,按照二中的条件,复习班是不会收的,就算是找熟人来复习,也得拿借读费八千元。而制度都是人制定的,往往是上面的政策刚出台,下面的对策就形成了。

如果分数低的太多,又不想向学校交更多的钱,高三的班主任会让复读的学生在自己的班里跟着应届生学习,但是每月进行考试的时候不用他自己的真实姓名,因为高三上学期每年都有学美术和播音主持的学生,他们都到省会或其他地方学习专业课去了,学校组织的月考固然不再参加,这时,在应届班复习的学生就顶替这些艺术学的名字参加月考,直到高考报名信息采集过后。清仲就是这样在十七班学习并参加考试的。

清仲刚进班的时候,是曾琼搬着一张桌子理直气壮地直奔教室最后一排,清仲提着凳子一歪一歪地在后面跟着,当时大家都没有在意,以为是转学的学生。清仲面色黢黑,瘦削长脸,中等个头,喜欢打篮球,上课时候东看看西望望,就是不用心学习。有人说清仲的家境显赫,即使上不了大学照样要啥有啥,也有人说清仲的父亲是公安局刑警,还有人说这小子因为高考期间嫖娼,第二天早上硬是没能起来,关于清仲的传说不计其数,仿佛有一千个学生就有一千个清仲一样。但无论如何,清仲这小子人如其名,清仲就是个情种!在学校认的姐姐、妹妹一大堆,复习的时候经常书信往来,还有在复习班上课的女生经常来十七班找他,全然不像一名备战高考的人。这样的清仲,政治试卷不做也就见怪不怪了,当政治老师把他叫到讲台上的时候,他还一副很不以为然的样子站在老师旁边,背着手任由吴强的手指狠狠地敲着一张张空白的试卷。

高一文理分科的第一天晚上,辛则成已经收拾好了东西,在教室里四处张望着,忽然,坐在第二排最左侧的一名女生进入了他的视野,这名女生披着酒红色长发,左手托着腮,扭着头含情脉脉地看着自己。

这名端坐在那里的女生正是辛则成的小学同学尚晓蕊,辛则一眼就认了出来。高一放寒假回家的时候,辛则成和好几个皇家镇的学生一起坐车回家,其中就有尚晓蕊。当时辛则成拿了很多东西,尚晓蕊还问辛则成怎么把上册书也拿回家了。

其实,他们两个并不是一个村子的,辛则成的老家是黄家镇辛家庄的,而尚晓蕊的老家则是黄家镇尚村,从小学四年级开始,辛家庄和尚村的村校合并,除了这两个村,还有其余四个村。合并后的村校是由六个村的学生共同组成的,名字是尚村中心校,其实学校并没有在尚村,因为在上世纪70年代的时候,这六个村只有一所学校,这所学校就在尚村,后来每个村都建立了自己的学校,只招收从一年级到三年级的学生,四年级以上都要到现在的尚村中心校学习。就这样,尚村学校的名字一直沿用至今。

辛则成和尚晓蕊从那时就认识,小学毕业后,辛则成去了黄家镇第一初中学习,而尚晓蕊去了一所离家近的私立中学,两人就此分开,初中几年再也没见过面。高中文理分科以后,两人都在十七班,他乡遇故知本是件快乐的事,可辛则成似乎并不懂得享受这份人间的快乐,他的脑子里无时无刻不装着成功。

或许是小学毕业以后一直没见过面,如今各自都已长大,再没有当时青梅竹马的单纯了,辛则成鼓了好几次勇气想前去和尚晓蕊说话,可是都没有抬起脚步。

即使在一个班,辛则成平日里也几乎没和尚晓蕊说过话,两个人就这样默默地保持着内心的那份矜持,可两人既是老乡又是小学同班同学,这层关系在别人眼里本该是最要好的朋友了,然而辛则成的一脸严肃样儿总是让很多女生敬而远之,其中也包括尚晓蕊。

在辛则成看来,别说他乡遇故知了,就算是洞房花烛夜也阻挡不了老子实现宏伟理想的脚步!

高二上学期一次排座位的时候,辛则成和尚晓蕊鬼使神差的做了同桌,这让辛则成心里既兴奋又有些担心。不知从什么时候,辛则成开始暗恋尚晓蕊,但他刻意不表现出来,甚至故意隐藏自己爱慕的眼神。别人暗恋某个女生总是做一些事情引起女孩子们的注意,而辛则成则是默默地关注尚晓蕊的一切,一副不打草惊蛇的样子,最后直接坐到一起学习,真是处心积虑。

不过,这两个人做同桌确实不是辛则成的有意安排,两个人都挤到了一起,尚晓蕊并没有躲着辛则成,辛则成担心自己春心荡漾,毕竟尚晓蕊在小学时候就是班花,人大十八变,如今的尚晓蕊更是多了几分成熟的韵味。尚晓蕊每次洗过头发之后总是披在肩上,酒红色的秀发散发着淡淡的香味,发香和天然体香交织在一起,让人呼吸紧促。

然而,辛则成是一个追求成为英雄的人,在他看来,英雄就要胸怀大志,腹有良谋,有包藏宇宙之机,吞吐天地之志。他曾在宿舍和张有志说:“我都不信英雄难过美人关,连石榴裙都出不来那也配叫英雄?为了理想,上刀山下火海在所不辞的铁人,这才叫英雄!”

张有志听罢暗感慨道:“是啊!英雄不光有大志向,还要足谋,要切合实际,持之以恒啊!”

辛则成:“除了这些,英雄还要胸怀天下,心系黎民苍生,一个人吃饱了不能算饱,大家都吃饱了这才叫小康。”

张有志笑眯眯的眼睛盯着辛则成,接着说:“则成年纪轻轻便能以天下为己任,真是我等学习的楷模!难得啊!好好弄。”

张有志故作谦虚了一番,在辛则成看来,张有志才是算得上是英雄,成绩从全校第一滑落到班级倒数,又从班级倒数一跃进入年级前十,不是每个人都能做得到的,即使张有志算不上英雄,也是有英雄气概地。

然而,现如今高考大敌当前,辛则成又阳气方刚,班里的女生形色各异,辛则成真能做到“万花丛中过,片叶不沾身”吗?真能如自己所言丝毫不受石榴裙带的缠绕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