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穿越三国之我叫汤总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4章 丹阳兵(第1页)

测试广告1平原城,深夜大雨

坐在对面的壮汉正不停地往嘴里塞酒,淡黄色的酒水顺着他的长胡子一路流下,像一条河。刘备和我端坐在桌的一侧,他似乎很有心事,对眼前的切牛肉并不动筷。

“大哥,云长此番去丹阳,共募得兵三百,皆孔武有力之人。”

云长。丹阳。

我想我已经知道这重要的消息是什么了。丹阳兵是指出身于丹阳郡的精壮兵士,伪帝袁术曾经评价丹阳“此地精兵辈出而闻名”。孙策起兵时,其部下也有数量不少的丹阳兵,并以此打下了江东基业。而云长我想已经不必过多解释了,武圣,日后威震华夏的关羽。

刘备闻之大喜,马上追问:“云长辛苦!那千人现在何处?”

关羽又喝了半碗酒,顺了顺胡子,回到:“某已让简雍带着人马在渤海驻扎,待大哥这边安排妥当,就一并出发,再讨张纯逆贼。另外……”说到这里,关羽刻意放缓了语气,眯眼又下去半碗酒。

“二弟且莫卖关子!另外何事?”刘备显然有些急切,立刻追问。

“某听说兄长同窗师兄,幽州公孙瓒也领兵攻打张纯,在石门等地大胜,夺百姓千余口。现正乘胜之威,追击贼往辽西去了。”

刘备听闻,立刻起身取剑。我也随之起身,这时关羽才注意到有我的存在,眯眼看我,问到:“此何人?”

刘备回身,简单两句介绍便罢,但还是重点说了我在渔阳之战时救了他命的事。关羽听闻,起身抱拳,也是谢了这救命之恩。随后却也不忘补到,“未想阁下身材矮小,却还能有如此勇气。还望哪日在战场能见识见识阁下之勇,哈哈哈!”

“莫要打趣!”刘备打断了他,紧了紧衣裳,推开门拉开雨幕便进了去。我和关羽相望一眼,也随着进了雨中。

渤海城北刘备军帐

一天的昼夜兼程,我与刘关张三人并胡骑十九,来到了关羽所说的新募丹阳军营,营门口一杆大旗上书一个硕大的“刘”字,营内士卒正在操练,可以望见这些兵丁不愧是号称三国精锐的丹阳军,一身肌肉,身长体硬,好一副精卒模样!

一书生打扮的人到营口迎我们入帐,此人应该就是刘备同乡,一生追随刘备东征西讨的简雍简宪和。按序坐毕,刘备问简雍目前形势,却不料想公孙瓒在大胜张纯后,为贪军功轻骑冒进,现在和官军失去了联系。

刘备闻之脸色一沉,随即决定动身往辽西,看意思是要很担心他师兄的安危。简雍劝到辽西离渤海距离两千余里,纵使日夜兼程,也需半个月才能抵达,此时就算是公孙瓒有难,也很难能支援的上。

刘备沉默不语,张飞此时也站起身来,说道,“管他什么鸟公孙的!有功劳就像饿急眼的兔子,却不见和我们说一声道一句,我看还是任他去了,生死有命!”

听到这,我突然想到之前读《三国志》时,确实有公孙瓒被围困在辽西管子城一事,但这个兄弟实在是猛,在城被围得水泄不通时,下令士卒把战马、弓弦都拿来煮了吃,马没了就吃盾牌,牛皮和木头一起煮,愣是扛了两百多天,熬到最后还跑了出去。

想到这些,我站起身向刘备进言,“现在公孙瓒没有消息,肯定是被贼军围困在了某处,如我料想的没错,他现在肯定是在管子城内固守待援。公孙瓒以骑兵为主,就算被围也可以靠煮食战马果腹。而且主公与公孙瓒有旧,不可视而不救,任其灭亡。”

刘备听罢,连连点头。尤其是在听到“主公”二字时,眼神颇有些耐人寻味,我也不知是怎么就很自然地说出了这个,只是觉得眼前这个人很亲和,在这几日的相处后,也更想将自己的力量和所学贡献给他,看他能成就的大业。

历史上的刘备一生颇为曲折,出生很低的他在起兵之初就屡屡碰壁,在渔阳甚至要靠装死才能捡回一条命。后面好不容易靠着魅力和名望在徐州落下脚来,又遇人偷袭,把老婆孩子都给丢了,还说出了那句“妻子如衣服,兄弟如手足”的千古名言,来安慰自己和兄弟,不可谓不艰辛。后面直到三顾茅庐访到诸葛亮,才鲤鱼跃龙门,事业迎来转机,终于在60岁当上皇帝,实现了“封禅”的人生理想。

现在我无缘由的穿越过来,还正好遇到事业—如果能称作是事业的话—刚刚起步的刘备,我想这应该就是我的宿命—用自己对汉末三国的了解,来帮助眼前这个年轻人找到更适合自己的道路,改变他、改变我,乃至改变整个乱世三国的走向。

但历史,是真的就这么容易能被改变吗?

测试广告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