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穿越三国之我叫汤总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5章 出发辽西(第1页)

测试广告1一路的破败景象。作为被黄巾肆虐最深的地方,河北一带的许多地方都几近毁灭,就像曹操在《蒿里行》里写得一样,白骨露於野,千里无鸡鸣,生民百遗一,念之断人肠。之前只是在书中读到这些残败景象,直到亲眼所见,才能更深感受到乱世对人民所带来的沉重苦难。

像往常一样,刘备依然骑行在队伍当头,一匹颜色黑白相间的马,不甚高大却腿脚有力。在他身后是新募的三百丹阳兵,领头一人身材矮小,眉大眼小,看起来很是滑稽。

听说这人叫傅士仁,是刘备旧识,在刘备号召乡勇时就带着同乡十余人追随,后来遇黄巾激战数次,同乡中也就这个傅士仁活了下来,“别看他身小,战场上可是一把好手。在清河遇贼时,曾一人就杀了五个贼兵,勇得很哩!”简雍说罢,眼睛眯成了一条缝,并瞅了瞅身后的关羽。

一路上关羽并没有很多言语,他更多的精力是放在了和骑兵们的交谈上,但在走哪条路时,作为骑兵长的他和步兵队的傅士仁有了很大分歧。

在一次酒后,关羽甚至掀翻了酒案,挥拳就要去揍傅士仁,那傅士仁也是喝多了些,尽管要矮关羽一截但丝毫不惧,俩人说着就要干架,亏得刘备劝住这才罢了。丹阳兵是关羽所募,到头来却被这个傅士仁把住,想必是谁心里都会有些嘀咕,而且俩人性格素来不合,也都是看在刘备的个人魅力上才勉强能够共事。很难想象在刘备不在的时候会发生什么。

我们一路北行,从渤海过章武到渔阳,往东穿过右北平郡,在土垠城稍作歇息后,来到辽西境界。在路上,关羽又招了些鲜卑南下的无主骑兵,刘备都赐予金银,出手确实阔绰,也引得这些胡骑结伴而来,到辽西时已有八十余骑,皆是白衣白马,有点白马义从的味道了。

我们一行五百人,吃饭和粮食也就成了大问题。按照乱世惯例,沿路劫掠百姓是军阀征粮的主要手段,但我们这位主公却很有不同,刘备不允许纵兵劫掠,从平原渤海带来的军粮不多了,眼看就要断炊,而没饭吃就意味着军心瓦解和散伙。正在犯难时,平时漫不经心的简雍站了出来。

他提出将军队带到阳乐,阳乐作为辽西郡治所,肯定有粮。在到阳乐后,简雍特意嘱咐关羽骑上高头大马,披盔着甲,并将军队列阵于城外,骑兵也不休息,20人为一队在城外反复骑马奔跑,冬天的辽西异常干燥,骑兵跑起来扬起的尘土遮天蔽日,似乎有吞了乐阳这座城的意思。

等待灰尘越来越大,简雍放下了手中的茶杯,起身拍了拍土,和我道,“走吧。”

我俩相伴到乐阳城下,城门上的兵卒神情紧张地看着我们。简雍也不过多言语,直接对城上守将喊道:“这是左将军汤总,身后是征西大将军关飞,我们奉朝廷之命来剿灭乱党张纯,何不开门,敢拒朝廷天兵耶?!”

说罢,城上守军慌忙入城禀报,未多久一人来到城楼上,身着黑帽黑服,看似文官模样。他俯身城垛上看向我们,说实话我穿着一身棉布麻衣,怎么看都不像朝廷命官,说是流寇倒还差不多。

这个官仔细打量了我们,开口说道:“各位英雄!我乃辽西郡守,受朝廷之命保境安民,不敢有失。现郡内群贼四起,我身负辽西一方百姓姓命所托,恕难从命!”眼见入城不成,简雍戳了下我,眨了眨右眼。

我立刻心领神会,清了清嗓子,“太守,我等奉朝廷之命来此处不为别的,就是为了助你讨伐乱贼,给辽西一个安定。现我大军数万人,千里迢迢从洛阳到此,你拒我入城,是与贼又何异?”说罢我抬了抬手,骑术不精差点从马上坠下。简雍看到忍俊不禁,立刻大喊:“弓箭手!”

身后丹阳劲卒张弓搭箭,向前一步,骑兵也停马下来,做攻城之势。我往后望去,漫天的尘沙已经分不清是有多少人了,胡骑一身素白从黄土中而出,真的有万人大军的那种阵势。

城上见状,也鸣号张弓,数名弓手已经将弓箭对准了我和简雍。就在这剑拔弩张的时候,刘备策马来到我俩前面,对城上喊到:“给我粮。”太守没有听清,又问了一遍。刘备停马,说:“我们是义军,来这里是为了救公孙瓒。给我粮,拿了粮食我们就走。”

测试广告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