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爬上月梢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2章(第1页)

“才不止呢。我不仅仅会画漫画,还有素描、油画,雕塑什么的,我都会。”

美术领域的涉猎这么广,又不像吹牛,罗美娟疑惑的问:“哪个老师教你的?”以她对九中学风的初步了解,应该没有哪个家长会舍得花钱培养孩子的兴趣。

何玉峰晃动身子:“我是天才。”

罗美娟笑出身来,难得在他身上看到点稚气,他也许真的爱画些东西。

何玉峰觉得自尊蒙受不公正待遇,“刷”的从矮凳上起来:“老板,给张纸,还有笔。”

一张从记账本上撕下来的皱巴纸,一根烂了头的圆珠笔。他看着街外,手上的圆珠笔动得飞快。罗美娟开始有点相信了,这是多么灵巧的手指。两分钟后纸递过来,是一副街景的速写。虽然画得潦草,纸上还沾了油渍,但寥寥几笔,一个置身雨雾中的小镇全勾勒出来了。

这不得不让罗美娟刮目相看:“画得蛮好的。”她接着说,“但就算这样,你也不能去干坏事,那墙你们怎么弄塌的?”

何玉峰倒是全盘托出了。这不是他一个人的主意,大家聚在厕所里抽烟,不知谁提议的,都觉得好,于是个个都为这计划出了点油加了点料。他们找准了时间地点,星期五的晚自习,那是一周防备最松懈的时候,又下了半个月的雨,老天帮忙,围墙底部早已弥漫着湿润粘滑的不明物体,上面覆着浅浅的青苔。

近二十个男生一排溜的站在了围墙边,先集体撒了一泡尿,然后拿钢棍,咚咚的敲了几下,怕声音太大引来人,所以改用身体组织毁墙。他们抬起右腿,含着口号——一二三,有组织有节奏的往墙上踹去。踹了十下,再换另一只腿。

何玉峰把腿翘在桌子上:“妈的,腿都踹疼了。”

教了八年书,罗美娟没再见过比他们更恶劣的学生。她说:“不怕我告诉秃鹰?你们有得苦吃了。”

何玉峰背靠在身后的桌子上,歪着头看着她。罗美娟心里再叹气,小小年纪就学会威胁人了。那歪着头的意思就是:“你有种,你告啊,你告了,我怎么对付秃鹰怎么对付你。”

怪不得九中的老师,见着这些渣滓,一个个都躲着走。

“我看李主任他迟早会知道的。”

何玉峰哦了声,原来秃鹰姓李。

大概因为请他吃了顿不错的饭,随后又没有向秃鹰告发塌墙的事,何玉峰对罗美娟开始客气,中午在食堂里碰见,罕见的叫了声“罗老师好”,顺带着也叫了旁边的赵老师一声。

小赵推推眼镜,看着何玉峰背影远去,才说:“他是学校里出了名的刺头,软硬不吃,也不干什么特别坏的事情,就是特别不听老师的话,特别爱和老师作对。你挺厉害的哟,怎么管的?”

秃鹰要修补围墙,要查清事实真相,他本是这个学校里最忙的人,这会更没有多少时间来履行198班代班主任的职责,只好让罗美娟替他来盯着早晚自习的出勤和纪律。他和教务主任亲自来办公室和她商量,好言好语的,罗美娟又是新入职的,工资没加,也推脱不过。

罗美娟笑笑:“圣母玛利亚都不敢管,我敢管?这样的学生,也就看他心情好不好。”

小赵点头说也是,她收拾饭盒起身:“我先走了啊,中午得出去再看看房子。”

罗美娟随口问了一句:“不好租吗?”

小赵饭盒又放回桌子上:“美娟姐,你家里都不逼你的吗?”

罗美娟低下头:“没有。”

小赵这口气叹得真是好烦心,她男友也是老师,分在了玉河二中,二中不在县城,在下头的镇上。两人因为工作、住宿都不在一个地方,一直没结婚。不知何故,今年开春,她家就一直催婚,说瞎子先生说的,这婚上半年就得结。可一时间去哪儿找结婚的房子,回乡下结婚,她可不答应,学校里没有多出的宿舍,找宾馆怕花多钱,只得租房子,稍布置一下过渡。

罗美娟问:“长租也好啦,结了婚总要有间房,以后你老公周末过来看你,住哪儿?”

小赵撇了撇嘴:“小林有点舍不得花着钱,还是想要学校解决。”

罗美娟突然冒出个念头:“小赵,要不我搬出去吧,宿舍腾出来给你们做婚房。”

小赵愣了一下,才反应过来:“这怎么行?哎呀,我和你倒这些苦水,就是觉得女人结婚啊,是件麻烦事,绝没有让你搬走的意思。”

罗美娟主意已定:“不麻烦,本来这间宿舍就是你一个人住的嘛,我一个人住惯了,没事。”

一个半月的相处下来,小赵也知道罗美娟不是个口是心非的人,坐下来说了句:“太感谢你了,美娟姐。”

既然开口说要为新人腾空间,就得抓紧时间去看房子了。接下来几天,罗美娟就在校门口逛了一圈,房间倒是大把的有,一看她是九中的老师,也都愿意租给她。

可罗美娟很不满意,这两旁的房子不是临着路,一早就吵翻天的,就是窗户对着玉沙河。玉沙河如今可不是什么好风景,它脏它臭。雨季还好,臭味里夹着泥土味,一阵大雨冲洗,好像淡了点。要是到了七八月的伏旱天,河水干了,垃圾流不动了,那就是蝇营狗苟、臭不可闻的地方。

知道九中何以沦落为渣滓学校?大半的功劳就是这条玉沙河。在震惊全县的溜冰场事件前,那任校长带着全体教职工的联名书去县委请愿,请求县里把河边的纸盒厂、化工厂关掉,再治河。他文绉绉的痛哭,玉河县的发源地就是玉沙河啊,我们九中的历史最远可以追溯到清乾隆年间。他说有这条垃圾河一天,优秀的老师和学生就不会光顾九中。他说得真是一点没错。因为可不止老师学生,就连好点的百姓也都慢慢迁走啦。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