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北京悠悠馆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5章(第1页)

&ldo;我昨天才到北京,首先来看望您。&rdo;策太郎说。

由于只是礼节性的拜访,彼此客套一番后,他便告辞了。当然,策太郎也询问了王丽英的住址。

王丽英留下来会和李涛谈些什么呢?策太郎像个天真无邪的少年,心神不定地思索着。

&ldo;他们俩肯定是谈论有关革命的问题吧……是的,只能是这样。&rdo;策太郎自言自语地说道。

他向东边走去。这里是纱络胡同,与高公庵胡同相邻,再往前走,穿过柴棒胡同就是地安门大街了。

从地安门大街向前径直走去,便是&ldo;国子监&rdo;和孔子庙。这时,策太郎从地安门大街向南拐去。

他打算到文保泰家。

策太郎第二次到北京后,首先要尽快会见两个人:从公务关系讲是那须启吾,从私人关系说是王丽英,现在这两个人都见到了。然后就要按照那须启吾的指示,开始和文保泰接触、较量了。

文保泰的住宅在铁狮子胡同。

那一带有衙门、学校,以及很多王公贵族、政界要人的府邸。还有专供皇亲贵族子弟上学的&ldo;贵胄学堂&rdo;。袁世凯当总统时,总统府设在铁狮子胡同内;后来国民党党部也设在此处。一九二五年孙文病死在总统府,于是将国民党党部改为孙文纪念馆。

一九○四年,当然尚未有总统府、国民党党部。当时的陆军总署、海军总署,即设在铁狮子胡同。

此时控制清朝政务的是西太后,她多半只听取四、五个军机大臣的意见,其中最受信任的是荣禄。荣禄死后,最高实力派人物便是庆亲王了,可以说,决定政务的大权便落到庆亲王手中。

当时,和庆亲王最接近的政界要人叫那桐,那桐是个遐迩闻名的人物【注】。

【注】那桐是清末内务府满洲镶黄旗人,叶赫那拉氏,字琴轩,举人出身。1900年(光绪二十六年)由内阁学士兼管总理各国事务衙门。八国联军侵犯北京,慈禧太后西逃后,他受命充留京办事大巨,随奕劻、李鸿章与联军议和。《辛丑条约》签订,被派为专使赴日本道歉。嗣任户部、外务部尚书,升军机大臣。1911午(宣统三年)任皇族内阁协理大臣,武昌起义后去职‐‐译者注

那么,文保泰与上述人物有什么关系呢?实际上他担任与政府上层人物联系的角色。他们之间形成一条线索,即:西太后‐‐庆亲王‐‐那桐‐‐文保泰。

那桐是满族人。义和团事件发生时,他曾辅佐李鸿章与各国交涉,后又曾作为&ldo;谢罪使&rdo;被派到日本。

实际上,策太郎与那桐亦曾相识。

赴日赔礼道歉的那桐,曾视察大阪今宫举办的第五届国内振兴实业博览会。当时,因业务关系在大阪逗留的策太郎受外务省之托,担任过那桐的翻译和向导。此事那桐应该是记得的。

策太郎既与文保泰关系密切,又与那桐有过来往,通过他来观察清廷上层人物的动态,可以说是最合适不过的了。

策太郎一面追忆着往事,一面向文保泰的住宅走去。

&ldo;嗬嗬……&rdo;

到了文保泰住宅门前,策太郎不禁愕然。

他是在这座住宅初建之际离开北京回国的,而今这座住宅已变成华丽漂亮的建筑物,认不出来了。

两边是洁白的墙壁,敞开的正门像双翼飞展一般,屋顶的倾斜度较大,看得出这是新落成不久的。地面的砖,就像刚刚刷洗过那样清晰光亮。

看门的是一个面熟的老头。

&ldo;您又来了……很久没见面了。&rdo;老人怀念似地说。

仆人进去通报不久,文保泰即刻迎了出来,兴冲冲地将策太郎引了进去。

与两年前相比,文保泰气色好多了,印堂发亮,红光满面,身体比以前胖多了。

&ldo;你在北京逗留一些日子吧。嗯?下次来不必走正门,从后门进来好了……啊,我多半都会在工作间。&rdo;

文保泰轻松地笑着说,同时向身后瞥了一眼。

在他身后另有一栋小巧玲珑的红砖砌成的房子。这就是他的&ldo;工作场所&rdo;。这座房子用的砖和正门的两翼下面的砖相似,只不过色彩不同。这是一处洋味十足的工作间,看来他是非常中意的。

&ldo;噢!这就是称作&lso;悠悠馆&rso;的那座房子吧?&rdo;策太郎问道。

&ldo;啊?你知道我的工作场所叫悠悠馆吗?&rdo;文保泰得意地眯缝着眼睛说。

&ldo;悠悠馆在北京不是很有名声,而且是获得赞美的吗?虽然我昨天才到,可是它的名气很快就传到我耳朵里来了。&rdo;

&ldo;是吗?不,不至于像你所说的那样好吧。&rdo;文保泰故作谦虚地说,&ldo;你看,这个地方虽然并不那么宽敞,可是作为工作场所,条件还是相当齐备的。它多少有点西洋格调,使人感到新奇,因而也就成了人们的话题……但是,我想这个地方不会受别人干扰,可以让我专心致志地工作。进出口只有一个,把门一关,那就是我自己的天下了。窗户也小,装上了铁格子门窗,有人说这个地方像个监狱。可是,我却感到这么一来自己可以一心一意地安静工作。你看,光线并不暗嘛;屋顶上安了玻璃天窗,不是相当明亮吗?……请你进去看看吧。&rd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