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综同人)钢筋铁骨菟丝花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86章(第1页)

王家谁也没想到,说客褚歆走的第二天,天子就正式下了诏书,称:&ldo;余姚公主新寡……适府丞王献之……有司俱礼。&rdo;

余姚公主刚刚守寡,嫁给王献之就很好,有关部门做好准备,让王献之以正妻礼仪迎娶公主过门吧!

王献之如闻雷击,那他的妻子郗道茂怎么办?

第48章王谢堂前飞凤凰

诏书是明发的,所以王家人都知道了,包括养在深闺的图恩。

图恩在很久之前就看到了这件事的预兆,如今诏书颁发,不过另一只靴子终于落地。图恩带着侍女,依旧慢条斯理往父母院中而去。父母之间的气氛,如她猜想的那般不太好,但又比她想像的好一些。

王献之跪坐在妻子旁边轻声安慰她,郗道茂看见女儿来了,也收了满脸怒容,笑道:&ldo;玉润怎么来了?&rdo;

&ldo;阿父、阿母,儿听说了诏书。&rdo;图恩皱眉,忧心忡忡。

&ldo;幺娘放心,天子乱命,君子不受,阿父不会让幺娘无家可归的。&rdo;王献之信心满满,低头摸摸图恩的包包头。

&ldo;是极,长辈的事情,玉润不用担心,回去吧,好好吃药,待明年开春,天气晴朗,阿母带你游春踏青。&rdo;

&ldo;再仿兰亭集会,又是一出风流佳话!&rdo;王献之补充道。

图恩对皇权的理解,一会儿是士大夫能封驳皇帝意见,一会儿是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皇权究竟是什么,我一定没有土著人理解的深刻。图恩看父母心情并不沉郁,也微微放心,自回去不提。

诏书下达第一时间,王献之就上书请辞,自言才德浅薄,不堪匹配公主。连上三封,皇帝连驳三封。然后,王献之再上书就没有反馈了,如泥牛入海一般。

王献之找亲朋询问,机要秘书郎才半遮半掩暗示他:已经走完三辞三让流程,余姚公主一定要嫁,就不会放任王献之这样打公主的脸、皇室的脸。让你三番推辞,给足你颜面,也不算太过下不来台,干脆就认了吧。

秘书郎如何不知道这事儿不地道,看在朋友一场的面上,劝道:&ldo;公主垂青,子敬风流冠绝当世之故也,如此美差,何不从善如流。&rdo;

这是什么不要脸的公主!这是什么不要脸的皇室!王献之怒不可遏,口不择言道:&ldo;桓大司马健在之时,怎不见公主如此垂青。&rdo;

&ldo;君乃桓大司马乎?&rdo;

王献之突然脸色一变,想到什么,驳斥了秘书郎之言,急匆匆走了。

秘书郎站在他身后叹息,桓温桓大司马在时,操纵废立,请求朝廷赐九锡,若非以谢安谢丞相为首的王谢世族拖延,桓家又要走上曹魏、司马晋的后路。桓大司马在的时候,作为儿媳的余姚公主自然安分从时,可世事变迁,如今桓大司终究是不在了。他去世的时候,你王子敬难道没有击掌大笑吗?

王献之一路飞奔,来到父亲王羲之的院子。王羲之正和妻子郗璿同桌作画,王献之进门满脸泪水,扑倒在父母面前,嚎啕痛哭。

见小儿子这副模样,郗璿立刻遣退下人,揽着儿子,任他发泄。

&ldo;阿父、阿母,为何是我?为何是我?我不想和表姐离婚,我不想娶余姚公主,阿父,阿母!&rdo;

王羲之跪坐在上首,任由儿子的眼泪浸润自己的衣袍,半响没有说话。

郗璿也有很耐心,轻抚儿子脊背,待他收了哭声,才道:&ldo;你想怎么做,阿母都依你。&rdo;

&ldo;阿母,我不想和表姐离婚,我不想娶余姚公主?为什么是我?&rdo;王献之脑子一片混乱,只知来回重复这几句话。

&ldo;禁声!堂堂男儿,不许做妇人姿态!&rdo;王羲之冷哼一声,王献之打了个哭嗝,规矩跪坐在下首。

&ldo;请父亲教我。&rdo;王献之拜倒。

王羲之幽幽一叹,却没有说余姚公主逼迫下嫁一事,而是讲起了王氏旧事。说堂伯父王导一代名相、遗诏辅政,奠基晋朝;说堂伯父王敦专掌朝政、功勋卓著,即便以叛臣名义被杀,其子也安稳做着武卫将军,王氏宗族未受连累。

&ldo;我王氏一门显赫。&rdo;王献之附和道。

&ldo;是啊,显赫。当年被称作&lso;琳琅珠玉&rso;的王家人,如今还有几人在世?&rdo;王羲之问道。

当年有人去拜访太尉王衍,遇到王家诸多贤才,王戎、王敦、王导、王诩、王澄……不禁感叹,满目珠玉,觉我形秽。

&ldo;王家人才凋零吗?&rdo;王献之反问,他自觉没有,他们的族人还有许多刺史、太守高官,他的父亲被尊为书圣,王家位列一品世族,仍旧显赫。

王羲之轻轻一叹,&ldo;天下只有琅琊王家吗?陈留谢氏、谯国桓氏、颍川庾氏、太原王氏谁不显赫?天线贤才何其多,各领风骚,刘伯伦、许叔玄、祖士稚、阮嗣宗、郭景纯、陶士行……&rdo;

一口气数了无数贤人名士,&ldo;无一不才华横溢,无一不青史留名。前三十年,是我王家的,现三十年是谢家的,后三十年,为父看不到。子敬啊,王家已经不是两位伯父在的时候啦!&rdo;

若是王导、王敦还在,司马皇室如何敢如此逼迫。

&ldo;我去谢家求见。&rdo;王献之却抓不住重点,立刻想去求能做主的谢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