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风起长安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203章 平胡曲三十七(第1页)

叛军大将尹子齐为报一箭之仇,不但增兵数万,还拆工匠打造了专门攻城的器械飞云梯。

作为江淮要道的淮阳郡,并非是孤立无援,北海太守贺兰瑾明归朝后,尽管他以私怨劝谏李怏不要重用房贯惹其不快,但因房贯出征失利,贺兰瑾明便受到了李怏的重用,并接替虢王成为河南节度、兼御史大夫,驻军临淮。

而此时,河南都知兵马使、御史大夫许书义也驻扎于谯郡,尚恒则驻军于彭城,然而他们眼见叛军数万大军围攻淮阳,却都丝毫没有要出兵救援之意。

许书义乃房贯为相时所提拔,用来制约北海太守贺兰瑾明,二人不对付,故而隔岸相望。

乾德二年七月,在城内缺粮,外无援兵的情况下,张荀不得已只能背水一战。

“将军,使君,叛军兵力不下十万,还增添了攻城的飞云梯。”

刺探情报的斥候归来报道。

张荀听后,面如死灰,“就算是战尽最后一滴血,也要死守淮阳。”

“末将愿追随将军死守淮阳!”

众将士齐声道。

面对叛军的飞云梯,张荀已想好如何应对,“听我命令,在城墙中间凿一些洞口。”

“喏!”

淮阳的秋风仍有些燥热,只剩一只眼睛的叛军大将尹子齐带兵来到城下。

咚!——

随着进军的号角与鼓声响起,城内的守军忍饥挨饿进入最高戒备,所有人都明白,淮阳郡已经撑到了极限,如今只能拼死一战。

“攻城!”

巨大的飞云梯被推至城下,云梯的宽广,足足能够容纳二百精兵。

待所有飞云梯都靠近城墙时,张荀挥手下令,“动手!”

此时的叛军,还不知城内动向,而只顾进攻的尹子齐也忽略了云梯推近时,城中却没有人抵御。

直到城墙的洞中忽然伸出一根木头,而那木头上还安置了铁钩,铁钩将飞云梯牢牢钩住使其无法后退,紧接着又从另一个洞中伸出一根木头,将飞云梯顶住,使其无法前进贴合城墙。

如此一来,飞云梯便被牢牢控制住了,是前进不得,后退也不得,随着张荀一声令下,“火攻准备!”

片刻之间,只见唐军在城上投火焚烧云梯,时逢秋风之盛,大火迅速蔓延,云梯上的叛军反应不及,皆被大火焚烧而死,云梯也被顶翻。

“岂有此理!”

尹子齐见状大怒,“继续用钩车!”

叛军派出钩车,欲钩城头上的楼房,张荀从容应对,又破其钩车。

叛军气急败坏,于是又造木驴车攻城,张荀见叛军攻城急切,于是命人将熔化的铁水灌之,木驴车也被破。

见淮阳郡短时间内无法攻下,尹子齐遂下令撤军,并命人在城墙下用土袋、柴木堆砌,做成磴道。

张荀见之,并未派人阻拦,而是于每日入夜偷偷派人投以松明和干草。

半月之后磴道已成,尹子齐大喜,于是下令出战。

张荀于城内不慌不忙,直至大军登上磴道即将爬上城池时,当即下令纵火焚烧。

火势顺风而起,磴道上的叛军死伤殆尽,大火烧了近一月之久。

尹子齐虽怒,却也被张荀的机智所折服,于是不敢再强攻。

得知淮阳郡已经粮尽,叛军便于城外挖出三道壕沟防止偷袭,就此于城下安营扎寨,想将张荀困死于城中。

此时,淮阳郡守许元的求援信已发出两月之久,城中能吃的草皮、树叶、虫鼠皆已吃尽,城中士卒每日都有饿死者,而附近诸军却依然见死不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