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我叫王老歪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20部分(第1页)

余百眼儿也急得像热锅里的蚂蚁似的,天天去找大老板。然而,大老板说:今年的规矩改了,不再把工程款全部分给大老板,怕大老板携款潜逃——这样的例子已经发生过;今年的新规矩,就是先由大老板把二老板们的工程款清算好,再由建筑公司直接发放,叫做跳级拔款。大老板没有了往日的特权,想从二老板手里捞油水的指望也落空了,肚子正憋着气,便对余百眼儿说:“你自己直接去找公司吧。”

然而,往建筑公司跑,说话算数的却十去九不遇。好不容易遇上了管财务的毛经理,又说现在要开会,得等到明天;到了明天,再找毛经理,又说财务上紧,还得等几天。明眼人都知道,毛经理这是不见兔子不撒鹰呢。

余百眼儿其实也懂得这个道理:只要管事的换了人,一切都得从头来。要打通关节,必须请客送礼。他每次从大老板那里分到工程,不都花了一番功夫吗?可送礼这玩意儿有讲究,送少了,人家堂堂经理肯定看不上——经理们每天被人孝敬的多着呢,谁在乎你这三瓜俩枣的?要送就得送大的。

要送大礼,就得花大钱。余百眼儿哪舍得花大钱。每个月从大老板那里领来一部分生活费,尽管省了又省,仍然所剩不多。虽然送礼的钱倒是绰绰有余,但这次放血不同以往,必须咬紧牙关,让血放得哗哗响,否则成不了事。这不能不让他心痛难忍。

面对这样的局面,他居然来征求我的意见:“老歪,我也没钱了,让大家每人都摊点儿行不?反正这钱也有大家的份儿。”

我差点儿气破了肚皮,只有苦笑的份儿。笑过了,我说:“余老板,你也想得出来?你认为他们有钱吗?”

余百眼儿又低头痛苦了半天,然后抬起头说:“要不,你再动动脑子,看看这送礼的事还有其他的办法吗?不管是什么办法,只要能把事办成就中。我全权交给你了。”

“没有钱,这礼能够从天而降吗?”我哭笑不得。

正在这时,远处忽然传来一个收破烂的吆喝声:“有破烂的卖!……高价收铁喽!”

声音是从建筑工地围墙外面发出来的。虽然工地是出产破烂的地方:每天光扔到一边的水泥包装纸就够吓你一跳的,更不用说那堆积如山的钢筋废料;但这些东西被严格控制,不准私卖。民工们也不敢偷卖,保安日夜巡查,抓住了是要开除兼罚款的。同时,工地里严禁收破烂的擅入,他们只能在墙外吆喝,偶尔也能碰上个别想抽烟而没钱买的家伙顶风作案,偷卖些破牛皮纸之类的小玩意儿;至于钢筋废料,只能在夜深人静时,与事先勾结好的破烂王暗中交易,还要避开保安们的巡逻。不过,在四周密如蛛网的监视器的注视下,偷窃的事基本没有发生过。

经常来收吆喝破烂的,是一个叫王白眼儿的中年汉子。虽然跟他没有见过几次面,但他的声音特别,不光嗓门大,而且还雄浑,有底气,因为是南方人,喊起来像唱歌,有点儿动听。平时听到这样的声音,民工总是抑制不住想学的愿望。但现在,听到他的的声音后,我却像打了一针兴奋剂,心中忽然产生了一个主意了……

昨天,我路过王白眼儿的出租房时,看到他正笑眯眯地端详着一只新收回来的包装盒,还一边用新毛巾擦拭,干得挺仔细、挺用心。我好奇地问:“喂,一家子,一个破烂货也要三洗四涮才能卖出去吗?”

“外行了不是?这是高档洋酒外包装,当破烂卖了可是犯大傻了。有人专门买这种包装,造洋酒出售。”王白眼儿朝我翻了一下白眼儿,诡笑起来。

我心一亮,连忙说:“快送给我吧。”

“拿五百块钱来。”王白眼儿瞟我一眼,“别看我只花了三角钱就收来了,但要卖出去可不是这个价儿。”

一只包装盒就要五百,这不是蒙人吗?我本来也是说说,并不真要,便朝地下啐了一口,走了。

而现在,我忽然产生了如获至宝的念头。我转了转眼珠,抛开余百眼儿就跑了过去。跑到围墙的小门内侧,估计王白眼儿蹬着三轮车就要走近了,就故意吆喝起来:“喂,黄傻子,你快来把这些玩意儿看住,我去叫收破烂的啊。卖了钱我俩平分。”

王白眼儿耳朵多尖!听了这句话,知道买卖来了。他撇下三轮车,从小门溜了进来,见我正站在几只旧扣夹旁边,面朝工地方向喊人。

“兄弟,卖废铁吧?”王白眼儿笑眯眯地说。

我假装没听见,骂声“操”便走了。然后,我躲在一个暗外,观察王白眼儿的反应。

王白眼儿站在旧扣件跟前,等啊等啊,半天也没见到人影子回来。王白眼儿等得无聊,走到扣夹跟前,用脚踢,好像是在数有几只扣夹。可是,刚弯下腰,我就钻出来了。

趁他不注意,我大喝一声:“你干什么!想偷东西?”

“言重了!言重了!”王白眼儿连声否认,“听说这几件东西要卖,我就来了。”

“谁说要卖?把他交出来,我送他去保卫科。”

“不是……”王白眼儿想说是我说的,但听我的口气,又不敢肯定——刚才我穿着工作服、戴着安全帽,现在却光着膀子、露着脑袋。

“你私自闯入工地,又有偷扣夹的嫌疑,没说的,去保卫科吧。”我严肃地说。

“兄弟,你可不能害我啊。”王白眼儿欲哭起来,“我可真的不是来偷东西的。”

“人赃俱获,你还狡辩?”

“兄弟,咱俩无怨无仇,你就放我一马吧,就当我没来行吧?”

“你认识我吗?”我凑过去问。

“面熟,昨天见过。”

“好!把你家的洋酒包装盒给我送来。要最好的,法国X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