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经济学大师如是说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2部分(第1页)

、地点占统治地位的一些“固定做法、习惯、行为准则、权力与财产原则”。有时候这些原则要与组织实体结合,但仅仅对组织的描述(就像以后的制度经济学家所为)并不是对使它们有意义的一些基本社会和文化形态的进化进行分析。凡勃伦更倾向于分析,而不是描述。他还曾批驳那些模仿历史学派的经济学家:“根本不能称历史学派创造了一门科学,他们的目的不是进行理论研究工作。”而凡勃伦的目标是理论研究工作,然而,很久以后,制度经济学家们却陷入对某些特定结论的过分描述。

书外人语

“凡勃伦给世界带来了一种令人困惑的影响——他像来自另一个世界的访客,以超然的眼光,冷静地剖析时下司空见惯之物,他平常思想里所熟悉的一切,就像外力在他身上炼成的奇妙产物一样。在社会科学的领域里,没有其他哪个心智的解放者能像他一般地摆脱环境的微妙钳制,而在思想探究的领域里,我们几乎再也找不到一个像他一样锲而不舍的人。”威斯雷·米歇尔如此评价凡勃伦。凡勃伦创立了一个学派,建立了一个庞大的理论体系;他留下了传世之作,他的思想影响了(美国的)一代甚至几代经济学家;他曾在众多名校求学和执教,曾任《政治经济学杂志》主编;他的学生(比如米切尔)名满天下。

凡勃伦是旧制度主义的代表,他首先把制度纳入经济学中,他认为制度通过人们适应周围的环境并一直以同一种方式应对环境的刺激表现出来。“制度首先是广泛传播的思考习惯”,它们阻碍新事物,它们以过去为基础,因而是面对过去的。与制度相对的是劳动热情和求知欲。从建立的许多理论来看,虽然凡勃伦是一个理论家,但是他既不是一个系统的分析家,也不是依赖经验证据的系统的理论检验者。提出一些先入为主的判断,举出一些准确的例证,对反对意见做些不痛不痒的反驳,这就是凡勃伦通常的风格。

商品价格定得越高越能畅销,是指消费者对一种商品需求的程度因其标价较高而不是较低而增加,它反映了人们进行挥霍性消费的心理愿望。款式、皮质差不多的一双皮鞋,在普通的鞋店卖80元,进入大商场的柜台,就要卖到几百元,却总有人愿意买。1?66万元的眼镜架、6?88万元的纪念表、168万元的顶级钢琴,这些近乎“天价”的商品,往往也能在市场上走俏。其实,消费者购买这类商品的目的并不仅仅是为了获得直接的物质满足和享受,更大程度上是为了获得心理上的满足。这就出现了一种奇特的经济现象,即一些商品价格定得越高,就越能受到消费者的青睐。由于这一现象最早由凡勃伦注意到,因此被命名为“凡勃伦效应”。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的消费会随着收入的增加而逐步由追求数量和质量过渡到追求品位格调。只要消费者有能力进行这种感性的购买时,“凡勃伦效应”就会出现。了解了“凡勃伦效应”,我们也可以利用它来探索开展新的经营活动。

通过密契尔、克拉克和他的其他门徒,凡勃伦对经济学产生的影响超出了他自己的学术生涯范围和他的寿命。他的著作成为经济学内外用于社会批评的学说和警句格言的源泉之一。但是从长远观点看,经济学技术上的发展使制度经济学远远落后了,甚至连美国经济研究所最终也成了研究新的理论和经济计量学趋势的一部分。如果没有凡勃伦,很难说当代的经济学能与过去的经济学有所不同。

。←虫工←木桥 书←吧←

第39节:政府应当在经济领域有所作为(1)

12 政府应当在经济领域有所作为

约翰·梅纳德·凯恩斯宏观经济学奠基人

精彩语录

长期来看,我们都将死去。

谦虚使我不能说谁是这个世界上最伟大的经济学家。

通过连续的通货膨胀,政府可以秘密地、不为人知地剥夺人民的财富,在使多数人贫穷的过程中,却使少数人暴富。

企业创造并增进了世界财富。当企业顺利运作时,无论是否节俭,社会财富都会积聚起来;而当企业停滞不前时,无论如何节俭,财富都会逐渐耗竭。

我们赖以生存的经济社会的突出问题,是不能提供充分就业和武断而不公平地分配财富与收入。

无论经济学家与政治哲学家的思想观点正确与否,他们都比我们普通人看问题深刻得多。实际上,世界几乎没有什么规则可循。一些有识之士深信他们自己不受任何空谈家的影响,但他们却往往成为一些已故经济学家的忠实追随者。有权势的狂人们,听到一些流言蜚语,于是开始从几年前的学术文人那里汲取狂热的思想。

当通货膨胀来临时,货币实际价值每月都产生巨大的波动,所有构成资本主义坚实基础的、存在于债权人和债务人之间的永恒关系,都变得混乱不堪甚至完全失去意义,获得财富的途径退化到依靠赌博和运气。

适度的通货贬值,是我们今日可以找到的一条出路。

要使消费倾向与投资引诱二者互相适应,则政府机能必须扩大,这从19世纪政论家来看,或从当代美国理财家来看,恐怕要认为是对个人主义之极大侵犯。然而我为之辩护,认为这是惟一切实的办法,可以避免现行经济形态之全部毁灭;又是必要条件,可以让私人策动力有适当发挥。

如果要断言货币是刺激经济体系活动的酒,就必须记住,在酒杯与嘴唇之间是有几次溢漏的。

要想了解我的思想,你必须知道我相信自己正在写的这本经济学巨著将彻底改变——我想可能在起初不是如此,但是在接下来的10年中肯定会的——整个世界考虑经济学问题的方式……我并不期望你或其他人现在就相信。但对我自己而言,我不光是期待它,并且在我的思想中深信不疑。

古典主义理论的假定条件只适用于特殊情况,而不适用于一般情况,它所假定的情况只是所有可能的均衡状态中的有限的一点。更有甚者,古典主义理论假设条件的特征正好是我们所居住的现实经济社会所不具备的。结果导致如果我们试图将之运用于实际经验,则它的教义就是误导性和灾难性的。

在实际生活中,如果没有非自愿失业的存在。那么对此种情况,我们称之为充分就业。摩擦的与自愿的失业,都与“充分”就业不悖。

习惯形成性格,性格决定命运。

我认为把经济学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价值论与分配论,另一部分是货币论,实在是错误的分法。我以为正确的两分法应当是:一方面是关于厂商或就业之理论,研究如何把一种特定资源分配于各种用途,其报酬如何等;另一方面是适用于社会全体的产量论及就业论。

在我看来,我们所需要的不是现有经济秩序的改变,事实上这只会导致对您的哲学结论的幻想的破灭。不,我们所需要的是重建正确的道德思维——使我们的社会哲学回归到正确的道德价值标准上来。在一个思想和感觉健全的社会中,危险的行为也可以做得很安全;但在一个思想和感觉失灵的社会,危险行为就是通向地狱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