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越王勾践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7部分(第1页)

已面色如土,但嘴上仍在强辩:

“大王,莫听扶同胡言乱语,他能够仿造笔迹,难道不会假造书信,人证呢,人证在哪里?”

石买嚎叫着,其神态给人一种他的确是清白无辜之感。在扶同一方来说,的确除一幅素绢外,人证是没有的。或许有,也在回程的路上,楚地遥远,往返尚须时间。

“石买杀不得,留着尚有用处!”这是老臣曳庸经再三思虑后的一个念头。何况,鸡笼里的鸡迟杀早杀又何妨,于是当扶同冲上去抓住石买衣领之时,曳庸走上前去阻止道:

“石买大夫乃越之重臣,一定要以礼待之,在事如乱麻未能理清之前,不可鲁莽,望大王三思!”曳庸出班求情。

扶同想不到这位同殿老臣竟会庇护石买这种弄权小人,气得鼻孔出气,“哼”的一声拂袖转身回到了自己的毡席,一屁股坐下不发一言。

允常似乎也想到了这一点,面对朝臣,他挥挥手道:

“在尚无确凿的证据之前,石买大夫仍是越国重臣。不过,石大夫年事已高,继续统率三军恐心有余而力不足,不如以‘监军’身份在军营走动,也好让后来者及时请教。”

“这……”石买心下虽极其不满,但看到立在允常背后的年青人眼中射出的一缕严峻目光,不由心下发怵,跪谢道:“多谢大王额外赐恩!”

众臣平时都对石买惯弄权术,作威作福敢怒不敢言,今见越王不费吹灰之力就削去了他的军权,不由高呼:

“越王万岁!”

“越国万岁!”

允常示意大家安静,一面介绍勾践说:

“太子勾践奉孤之命,十年前随其师欧冶子潜入吴国,师徒两人与阖闾等吴国君臣周旋中,临事不惧,死生全志,可敬可嘉!太子又不顾安危,深入中原腹地,观察列国政情、动向,功在国家。今封为全军主帅,代孤统御三军!”

众臣骤见太子,始知当年失踪是假,不由狂喜至极。允常挥挥手,接着道:

“左军由范蠡大夫为主将,诸暨郢佐之;右军由灵姑浮为主将,胥犴佐之。文种大夫偕扶同大夫统掌越国内政,若成、皋如两位大夫佐之,其余大夫各司其职,退班!”

朝会在山呼万岁中结束。

勾践回国的消息似春风传遍了会稽山麓,越族土著奔走相告,欢呼雀跃。人们川流不息从四面八方涌向憔岘城,以一睹太子的风采为快。

越王宫前,演兵场前旌旗猎猎,将士们甲胄鲜亮,精神饱满,手中的剑戟在阳光下发光,四周的老百姓围观着,人们满怀激情,因为越国的军队从今天起不仅步入正规,而且有了三军统帅,这就是即将敕封的三军主师,越太子勾践。

负责操演三军的是上大夫范蠡。

范蠡练兵,教练的是兵车并列之横阵。车队之编制,分为中、左、右三军。两方“敌”兵均作正面之冲突。“佯退!”听得范蠡手中红旗二挥,左军倒戈退去。右军、中军分头包抄“围敌”,“奇袭!”范蠡手中自旗一挥,山那边一支军队驰着战车疾飞而来,车尾拖着树木,尘土高扬,令“敌军”无法睁眼,结果被拖着树木的将士“杀死”,三军操演的有佯退、伪装、诱敌、埋伏、奇袭等各种战术,战阵极其诡变之能事,令越人大开眼界,人们不由赞叹说:

“这才像王师!”

原来,越军与早期的吴军一样,只会水战,不会布阵作战,更不懂得什么叫兵制和兵役之法。范蠡熟悉兵家之学,尤其是对太公(姜子牙)之《六韬》秘笈了然于心,其用兵可与孙武颉颃。

勾践作为三军之帅,此刻的他更显得英气勃发,在举国欢腾的大喜日子里,越王在这操演场的敕封台上,要封勾践为三军之首领,受封除出征前的形式外,主要是表示勾践已经挑起了越国的重担,未来新一代越王已经是羽冀丰满,不可小觑了。

敕封大典设在广场右侧削平的山头上,一杆书有“越”字的鸟篆文大纛迎风招展,大纛下端坐越王允常,两班文武肃立在两旁,有一人手中捧着个青铜盘,盘中间放着一爿青铜虎符,祭台在前方,坛上摆满了三牲福礼,一俟军事表演完毕,越王敕封勾践为三军之帅后,军队将进军吴国。

越军攻吴是在近日才确定的。

据细作报告,申包胥为救楚国,已乞来秦师,秦哀公令子薄、子虎为将,出兵车五百乘(三万余人)救楚,吴国阖间弟夫概,中越离间之计,于六月自率本部人马由楚返吴,并自称为吴王。

“大越,大越复兴了!”

“打到吴国去!”

“杀死里通外国之贼!”

人声鼎沸,喊声阵阵。演兵完毕,三军已排列整齐,人人情绪高涨,等待着敕封仪式的开始。

钟磬句镭淳于一齐奏了起来,巫祝跳起了舞蹈,口中喃喃有词,借此祭告苍冥,求神保佑。有人将虎符和帅印捧到了越王允常面前,允常命勾践跪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