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历史的转弯处:晚清帝国回忆录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43部分(第1页)

八国联军攻破天津后,“黄莲圣母”慌忙逃去。而此时的义和团大师兄们也四处逃散。有几个大师兄在一小船中遇到“黄莲圣母”及两仙姑妹妹,因为贪图官府的赏银,这几个人竟然把圣母和仙姑妹妹给捆了去见官。在送往都统衙门的途中,一仙姑妹妹乘人不备,投水自尽,而“黄莲圣母”和剩下的仙姑妹妹则被衙门一同正法了。

也有好事之人说,官府把仙姑妹妹献给了洋人,洋人见其貌美,于是把仙姑带到了欧洲,最后不知所终。而其他“红灯照”女子,大都为无家可归之人,据说后来大部分都做了娼妓。

###才先生在他的小说《三寸金莲》里,特别描述了天津人的迷信。从当时的情况来看,“红灯照”的把戏,目的可能是为了制造神化的气氛,让人易于相信。只可惜乌合之众不堪一击,树倒猢狲散,最后不管是圣母也好,仙姑也好,“东洋镜”终究要被戳破,结果是,反误了卿家性命!书包 网 。 想看书来

8.2、做人要厚道,别学义和团

义和团本来叫义和拳,又自称“神拳”,本源于八卦教,练拳的人经常表演一些气功类“特异功能”,倒也吸引了不少人参观。

义和拳的武功相当有特色。练功时,师傅往往焚符诵咒,烟雾燎燎后命令徒弟趴下,并强令弟子禁闭上下齿,紧急连续的吸气,由于几近窒息,往往导致练习者手足痉挛,口吐白沫。这时,师傅就大喊“神降了!神降了”!于是乎,师傅和弟子一起跃起,操刀弄棍,四周劈杀,有如群魔乱舞,其乐也融融,其颠也狂狂,直到大家力气用尽才停下来。(专业表演,请勿模仿!)

义和拳最初起于山东堂邑县,旧名义和会,在嘉庆年间兴起,和白莲教有一定联系。当时官府对白莲教严加禁止,抓到其党徒往往要凌迟处死,但革命的火种还是保留了下来,比如传到了大师兄朱红灯。朱红灯起事被杀后,由于袁世凯在山东追拿得紧,义和拳只好潜入临近的直隶(今河北),并在河间府景州献县形成两派,先有乾字拳,后有坎字拳,结果还真弄出一场滔天大运动!

坎字拳当时主要在河北沧州的静海县一带活动,当时号称“天下第一坛”,白沟河的张德成大师兄是其首领。天津之乱,主要是以坎字拳为主。乾字拳则是由景州蔓延于深州、冀州、涞州等地,清廷政策放宽后,进入了北京城。

坎字拳和乾字拳都称出自义和会,清廷招降后都改称义和团,彼此声气相应。坎字拳和乾字拳都崇尚红色,这和天津的“红灯照”之红衣仙姑很有可能是近亲。

坎字拳和乾字拳大体接近,但在练习方法上稍有不同。据目击者说,坎字拳传习前颇为庄重,先要焚香叩拜,直立良久然后忽然倒地,紧接着又一跃而起,乱蹦乱跳,持械而舞。而乾字拳则形式相对简单,徒众先闭息伏地,过一会意念到后,往往白沫满口,大家高呼“神降”,也一起跃起持械而舞。另外,义和团还有震字拳、坤字拳两派,习练的人不多,影响也不大,不叙。

义和拳好请神仙来帮忙,所请的神仙又是五花八门,一应俱全,比如大家所熟知的唐僧、孙悟空、猪八戒、沙僧、黄飞虎、黄三太等。练习请神的时候,师傅往往附在徒弟的耳边念念有词:“快马一鞭,西山老君;一指天门动,一指地门开;要学武艺请仙师来”;或者“请志心皈命礼,奉请龙王三太子,马朝师,马继朝师,天光老师,地光老师,日光老师,月光老师,长棍老师,短棍老师”,不一而足,大都是想到请哪个神仙,就随意呼一神名或人名,随便孙悟空、猪八戒、杨香、武松、黄天霸等,哪个都行,心诚则灵。

下面各分坛所供之神也是千奇百怪,有姜太公、诸葛武侯、赵子龙、梨山老母、西楚霸王、梅山七弟兄、九天玄女等等,上面也不管。最搞笑的,连雍正年间的年羹尧,死了没多少年,居然也在被请之列。

庚子年四五月间,天津城内外义和拳遍地撒传单,名目繁多,通俗易懂,有“关帝降坛文”、“观音托梦词”、“济颠醉后示”等,大都是以神的名义,说要把洋人消灭干净。其中,“洋人、教士和教民”,分别被扣上“大毛子、二毛子和三毛子”的帽子,遇之则杀无赦。

义和拳经常对外宣称,玉帝将派下天兵天将帮助消灭洋人,有咒为证:“天灵灵,地灵灵,奉请祖师来显灵。一请唐僧猪八戒,二请沙僧孙悟空,三请二郎来显圣,四请马超黄汉升,五请济颠我佛祖,六请江湖柳树精,七请飞标黄三太,八请前朝冷于冰,九请华佗来治病,十请托塔天王,金吒木吒哪吒三太子,率领天上十万神兵。”

另外,怕兵力不够,还有以“关帝为先锋,二郎神殿后,增财神督粮,赵子龙、马孟起、黄汉升、尉迟敬德、秦叔宝、杨继业,李存勖、常遇春、胡大海”等诸多土生土长的神灵英雄,都要赶来会师,一起来消灭漂洋过海的洋兵洋将们。

从这些天兵天将的身份看来,义和拳没有按资排辈的官僚主义。各个时代的英雄人物,不分地上仙界,都为我所用,召之即来。细细推敲的话,大都是来自于《西游记》、《封神传》、《三国演义》、《绿牡丹》、《七侠五义》等这些北方人爱看的通俗小说和由此改编的戏剧人物。

除了练习独门秘术之外,义和拳还勤练“神功”。练习前,练习者必须以头顶地,对神叩首三十六,这个过程叫做“礼神”,以表示尊重和心诚。神功有两种,分为浑功和清功。浑功是低级别的,练习一百天就可以出师。而高级别的清功则需要练习四百天。

据义和拳的宣传资料上说,浑功练好后,可以不怕枪炮,刀枪不入。而清功只有娱乐功能,就像“红灯照”姐姐一样,可以像小鸟一样在空中飞来飞去,满足一下大家小时候关于飞翔的梦想。

由于形势发展太快,加上很多人学的都是速成班,大多数人都没有练成浑功,临阵时则腰上佩个小黄纸画像,画像有首无足,四周有光,很是古怪。另外,怕功力还不够,各师兄弟们又在心口下贴些符咒,比如“云凉佛前心,玄火神后心”;或“左青龙,右白虎,云凉佛前心,玄火神后心,先请天王将,后请黑煞神”等,据说只要心中默念这些符咒,洋人的枪炮就会自动熄火。

但后来血的事实证明,其实际效果远没有宣传材料上说的那样神奇,师兄弟们后来遇到八国联军,还没有等到念完符咒,就已经稻草般的倒在洋人的枪炮声下了。由此看来,义和团的宣传材料颇有虚假广告之嫌。

笔者每次想到义和团高喊“刀枪不入!刀枪不入!”,向八国联军冲去的时候,感动之余,心里总觉得很不是滋味。电影《夺宝奇兵》里,一个东洋武士在西部牛仔面前手舞足蹈,一副武功盖世的样子,对阵的西洋牛仔很不屑的一把拔出手枪,一枪就结果了那家伙。花拳绣腿顶个屁用。李连杰的电影《精武英雄》里,日本黑龙会的总教头和陈真比完武后跟陈真说,“年轻人,要击败对手,最好的办法是用手枪!”

诚然!义和团固然有拳拳爱国之心,但其方式,说好听点,是滑稽可笑,逗人一乐;说难听点,那其实就是愚昧无知,封建迷信,试图开历史倒车。义和团毕竟都是些苦大仇深的贫下中农和无产者,他们气功没有练好,抵挡不住洋鬼子的长枪大炮,反弄得我们的祖先各赔了一两白银(总共四点五亿两),对此,真是让人哭笑不得。

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义和团虽然过去了,但非理性的影子依旧飘忽于我们的大地上,如红卫兵这些现代义和团,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今天我们重提旧事,只是想说明一个问题,那就是:文明和理性,才是民族进步所不可或缺的精神实质和希望所在。

8.3、慈禧欲废光绪帝,公使不贺惹祸端

戊戌年(1898年)维新变法失败后,慈禧太后等顽固派兵马四出,捕杀维新派人士,在斩杀了“戊戌六君子”后,又紧急追杀康有为,不过康有为命大,被英国人救走,最后在两艘英国军舰的护送下来到香港,才算逃过这一劫。

为此,慈禧太后对英国人怀恨在心。过了一年,也就是己亥年(1899年)冬,慈禧太后和端王载漪看光绪帝越来越不顺眼,又开始密谋废掉光绪帝,另立载漪的儿子溥俊为大阿哥,准备接替光绪的帝位。

消息传出后,天下震动,国人皆曰不可,特别在东南各省,大家群情激昂,一片反对之声。当时有个叫经元善的官员,效仿当年康有为联名上书,征求了上千人的签名后,向朝廷上书抗议。慈禧太后看到上书,心头大怒,下令立刻捕杀经元善。后来经元善潜入澳门,清朝官员屡次向澳门总督要人,但都遭到了拒绝。

为了获得各国对新储君的承认,载漪派人通知各国公使前去朝贺新立的储君,但各国公使大都认为废除光绪帝毫无道理,拒绝前往朝贺。

对此,慈禧太后和载漪对这些洋人极为恼怒和恐惧,以为外国势力会借机拥光绪帝复出,到时麻烦就大了!恰好这时天津的义和团兴起,并竖起“扶清灭洋”的大旗,载漪听后心头大喜,立刻屁颠屁颠进宫,在慈禧太后面前大力推荐义和团,说义和团是忠义之民,对朝廷忠心耿耿,前来帮助朝廷对付洋人,大可以放心使用云云。

慈禧太后听后信以为真,于是命令刑部尚书赵舒翘、大学士刚毅等前往天津对义和团进行考察。考察团途中发现义和团正在捣毁洋人铺设的铁路电线,并且烧毁洋书、洋画,于是赵舒翘和刚毅回禀报太后,并进而将义和团导入北京。

义和团进入京师后,到处设坛烧香,表演特异功能,倒也吸引了不少人的注意。这还不算,义和团还命令居民每家每户都要烧香祭拜,遇到敢违抗或者取笑的,脑袋搬家。

当时朝中的官员为了讨好慈禧太后和当权派端王载漪,十有七八都表现出积极信奉的样子,其中以大学士徐桐、尚书崇绮等数人尤为的积极。

义和团也不客气,不但仇杀洋人,还一口咬定光绪帝是洋教教主,理由是戊戌变法时光绪帝和维新派效法外洋,乃民族之大叛徒,罪不可赦。慈禧太后与载漪也打起了废立的坏主意,在慈禧太后的纵容下,义和团甚至往来宫中,并扬言要得“一龙二虎头”。所谓“一龙”,光绪帝是也;“二虎”,则指的是当时总理衙门大臣庆亲王和被指认为通敌卖国的李鸿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