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女生必读的榜样传奇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9部分(第1页)

感觉到冷的时候就用缩脖子和做发抖的样子来表示,母亲总会尽力地去读懂女儿的想法,尽量和孩子做些简单的交流,这是在安妮小姐还没有到来的时候的情形。

在母亲的一些简单的教导中,海伦明白了生活上的一些事情。5岁的时候,她学会了把洗好的衣服叠好收起来,把洗衣店送回来的衣服分类,挑出自己的。感觉到母亲和姑母在梳妆打扮,她就知道会有聚会,便会央求他们带着自己一起去。见面时候的亲切的握手,离别时候的挥手,这些简单的动作是多么有意义啊,海伦很努力地记着。

曾经有一次,家里即将要有重要的客人来,从门的开启,海伦感觉到了他们的到来,于是就跑到房间,学母亲的样子,梳妆打扮,往头上抹油,在脸上墨粉,把面纱用发夹固定在头发上,再让面纱垂下来轻轻地盖在了脸上,然后,再挑出一条美丽地裙子。虽然可笑,但是也是这样象模像样地跑去楼下接待客人了。

第一章  从童年出发(3)

当时海伦还是觉得自己是正常的。

童年的记忆

慢慢地,海伦开始发现别人和她的不同之处。她发现母亲和别人交流的时候是用嘴巴说话,可是当她极力地张开嘴巴想发出些声音,蠕动着嘴唇,可是他们根本无法了解海伦地意思。他们之间地交流可以是用嘴巴的,而不是象海伦一样地用手比划。

生气了,海伦开始发脾气了,她知道了自己和别人是不一样的,她开始踢打着身边的东西来宣泄自己身体上、心理上的不满意,开始为了一些小事而无理取闹,即使心里知道这样是不对的。但是急躁的情绪控制她的时候,她却在这样的情绪面前无能为力。

那个时候,能够和黑暗中的海伦交流的只有两个伙伴,一个是厨师的女儿——玛莎·华盛顿,另外一个是一只名叫贝利的老猎狗。

玛莎·华盛顿,她是个很乖巧的女孩子,很容易就知道海伦手势想要表达地意思。每次吩咐她做的事情,她都能够很好地完成,是的,她明白的小海伦需要自己的安抚。玛莎·华盛顿明白这点,于是,在和海伦的交流中总是尽力地去领会她所要表达地意思。自然,也正是在这样的交流中她们才萌生了一种深厚的情意。

海伦和玛沙·华盛顿的很多时光都是在厨房里度过的,他们在厨房里揉面团,做冰淇淋或者是喂喂火鸡,不然就是为了几个点心而争吵不休。她们是愉悦而又天真的一对小女孩。

这又是一次她们俩的愉快经历,因为受到一只大火鸡的启发,它把海伦手上的番茄给抢走了。不久,她和玛沙两个人就把厨娘刚烤好的饼给偷走了,躲在柴堆里很快乐地给全吃完了,不料却吃坏了肚子,吐得一塌糊涂。但正是这次充满冒险精神的旅行,使海伦感觉新鲜不已。她们还喜欢去隐秘的地方去寻找珍珠鸟,海伦这个时候就会运动双手合成圆形,放在地上,这时玛沙就会明白海伦的意思,她想要去寻找珍珠鸟的蛋了,于是,两个人便会很快乐地前往,要是有幸得到了蛋,海伦则会用手势告诉她,她拿着蛋,一摔跤就会打碎的,两个小女孩乐呵呵地在童年的谷仓、乳牛场里嬉戏玩耍着,这里简直就成了她们的天堂。

准备圣诞节也是一大快事,虽然当时的海伦还不明白过节的意义,但是一想起*的美味,这种快乐就会自然而然地开始。家人会让这对小朋友磨香料、挑葡萄干、舐舐那些搅拌过食物的调羹。虽然海伦并不真感兴趣,也没有那么大的好奇心,但是她也模仿别人把长袜子挂起来,然而不像别的孩子天没亮就爬起来看袜子里装进了什么礼物。

当儿时的记忆开始退去的时候,我们才会感觉到时光在匆匆地流逝,孩子气的玩伴总是会带给人很多的乐趣。

海伦童年的另一个玩伴是只老猎狗,贝利。

懒惰,而且它喜欢躺在暖炉旁睡觉,也不够精明,海伦尽力教它手语,但是它又懒、又笨,根本不懂海伦在干什么。尽管海伦还是显示出了她的极大耐心,但是很多时候,贝利总是无精打采地爬起来,伸伸懒腰,嗅一嗅暖炉,然后又在另一端躺下,一点也不理会她的指挥。让海伦觉得自讨没趣的很,只好又去厨房找玛莎玩。

当童年的零星回忆开始拼凑在一起的时候,一切都变得那样地妙不可言。即使是一片黑暗的世界,也让人很是回味无穷。

孩提时代的海伦总是那样的调皮,总是会作出些很多莫名其妙的事情,让大家震惊一番。 。。

第一章  从童年出发(4)

有次,海伦不小心把水溅到了围裙上,海伦就来到了卧室暖炉的余火边,想把它烘干,但是又嫌弃它慢的很,于是就把裙子放在了暖炉上面,突然,火一下子着了起来,燃着了围裙,燃着了身上的衣服,海伦吓坏了,紧张地大声叫了起来。幸亏有人赶紧地跑来了,用一床被子裹住了海伦,算是把海伦救了出来。这样的闹剧在海伦年小的时候是经常上演的,在等到她知道了钥匙的用途之后,居然有次把母亲锁在了储藏室里……

海伦的童年满是这样的小把戏,总是用自己的独特的方式给予别人认识她、重视她的途径。

知识点:火鸡、珍珠鸟

火鸡,鸡属的一种,美洲特产,为肉用家禽。火鸡的名字在英文中叫“土耳其”,原因是欧洲人觉得它的样子像土耳其人的服装:身黑头红。烤火鸡是美国人的一道大菜,在重要节日中必不可少,如感恩节。

珍珠鸟,鸟类的一种,因羽毛上有形似珍珠的斑点而得名。

一个新的希望

家里对海伦还是疼爱有加的。

父亲很擅长讲故事,常年和一大堆的报纸混合在一起,经常在厚厚的报纸中探出头和海伦亲昵地打着招呼。但遗憾的是,海伦再也没有机会听到了,父亲慈祥而安静的脸正在脑海中渐渐淡却,逐渐被黑色弥漫。父亲也是个种植高手,最先成熟的葡萄和草莓,当他把这些可口的美食放在海伦的嘴边的时候,疼爱之情是溢于言表的。他常常在瓜果和林中漫步,*着海伦,拎着她的小手。

母亲是温暖的,是的。很多时候海伦就在母亲身边寻求这种关爱,这个慈爱的女人给予了海伦无尽的慰籍。当她带有母性温度的手掌在海伦头上*的时候,这个时候所有的疲惫、不安都会暂时的忘记掉,可是,海伦的日子还有很长很长。当她的坏情绪使她发脾气的频率逐渐增强的时候,母亲才发现自己束手无策了,面对着这个又盲又聋又哑的孩子,她真的不知所措。

在海伦的小妹妹出生之前,一切都是和谐的,海伦也满心以为她得到了父母全部的爱。等到她五岁的时候,家里的成员发生了变化。此时,他们举家搬到了一个更大的房子,而家里又多了一个人,一家6口,父亲、母亲,两个异母哥哥,后来,又加上一个小妹妹,叫米珠丽。她的出现让海伦的心里感到了极度的不平衡。她也可以坐在母亲的膝盖上,也可以很轻易地得到母亲的关心和爱护,什么事情都不是海伦可以一个人独自享受的了。她开始愤恨,甚至有些嫉妒。

这时的海伦已经已又盲又聋,处于双重孤独之中,已经不能领略亲热的语言和怜爱的行为以及伙伴之间所产生的感情。后来,直到懂事之后,享受到了人类的幸福,米珠丽和海伦之间才变得心心相应,手拉着手到处游逛。尽管她看不懂海伦的手语,海伦也听不见她咿咿呀呀的童音。

总要给海伦的出路设计点什么的,父母开始想为这个受苦的孩子做点什么,然而在他们居住的小镇上的附近没有聋哑学校,而且也没有人愿意到这样偏远的地方来教育这个又聋又哑的小女孩,一切似乎都变得很渺茫了。像海伦这样的人还能够得到教育吗?父母开始为孩子的前途问题忧心忡忡。还是母亲,她在阅读狄更斯的《美国札记》中看到了一些希望。

狄更斯在《美国札记》一书中提到一个又聋又盲又哑的少女——萝拉,经由郝博士的教导,学有所成。然而,当母亲得知那位发明教育盲聋人方法的郝博士已经逝世多年,他的方法也许已经失传时,苦恼极了。郝博士是否有传人?如果有,他们愿意到亚拉巴马州这个偏远的小镇来教海伦吗?还是有很多的疑问,但是抱着试一试的心情他们还是决定远赴异地求医,希望可以缓解小海伦的痛苦。

去往的途中是一个美好的记忆。一路上的新鲜事让海伦在许久的自我关闭中的到了释放,火车上的旅人、贝壳串、剪子、临时用毛巾做的大娃娃,都成了她的玩具。保持着一个愉快的心情,直到遇到眼科诊所里的医生,结果却是让人沮丧的,他们仍然表示出无能为力。所幸的是,他们给了海伦父母一个提示,或者可以去华盛顿找亚历山大·贝尔博士,他也许会给你们提供有关聋哑儿童学校以及师资的资料。辗转开始另一段旅程了。父母仍是满心焦虑,不知道这次前行对海伦是否会有一个很好的转机。但是看到海伦一路的欢喜雀跃,他们仍是一心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