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天生我才好生财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24部分(第2页)

最近看了一个关于创意方面的网站,里面有不少赚钱方面的项目和点子,推荐大家去看看,相信喜欢本书的朋友对这个网站的有些点子会感兴趣——万能绝招网,大家可以直接百度或GOOGLE一下“万能绝招网”

第十:DIY市场

一次我陪老婆在重庆的磁器口闲逛的时候,发现江边沙滩上一个地方聚集了很多围观的人群,走近一看才发现,原来有一名男子正守着许多未上色的石膏像,旁边不少孩子及年轻人挑选了自己喜爱的塑像后,便到一旁使用男子提供的笔和绘画颜料动手描绘上自己喜欢的颜色,然后再经过该男子一番简单的护色处理,仅花十元钱就能带走自己做好的彩绘石膏像。这是我第一次接触DIY,也没怎么在意,只是感觉蛮有创意。

再次接触DIY市场是给朋友买生日蛋糕的时候,进了一家DIY蛋糕店,发现里面生意还不错,我进去的时候有几个人正兴致勃勃地亲手制作蛋糕上的图案,我也兴之所至地亲自动手在奶油上做了个图案,虽然成绩很糟糕,但是仍然很高兴,晚上吃生日蛋糕的时候朋友也很高兴。

再次接触到DIY的魅力所在,我就开始关注DIY这个市场,现在有不少DIY模式经营的小店,比如DIY蜡烛店、DIY饰品店、DIY巧克力店、DIY软陶吧、DIY剪纸店、DIY手表店等,当然,更多的是集多种DIY项目于一体的手工店。随着市场的发展,一些新的 DIY 项目还在不断地涌现。

对于大多数人都知道的项目,我是不愿投入精力去关注的,因为那些项目一般都成了红海项目,有些甚至只是招商的炒作出来骗创业者的,当然,捆绑操作多个项目于一体的时候还是可以考虑。

DIY 本身其实只是一个概念,DIY 的存在是包含在一个个具体的项目之中的,项目才是 DIY 存在的基础。不管什么项目,首先要选择它的客户群体,分析一下,对DIY感兴趣的人群绝大部分都是带着小孩的父母或者情侣。目标客户选择好了,我就想这些DIY项目中有多少真正适合这些人群的胃口。

最终我还是没操作DIY,因为这些DIY厂家大多不愿意给我提供尝试机会,而只能加盟操作,多个项目都加盟操作风险大。但是我并没有因此放弃DIY这个市场,选择不熟悉的DIY项目有风险,我就想自己现有的项目是否可以引入DIY的操作模式,比如经营餐饮很多现在就很多引进了自助餐模式——火锅自助、烧烤自助等到处都是。

我想到了自己的视频刻录店,有婚庆、生日视频修改、刻录,个人日历制作等服务,我是否可以把DIY介入呢?比如视频修改中添加背景图片、背景音乐、剪切等简单操作我们可以提供一些模板,让客户自己利用软件选择操作,个人日历也可以让客户自己选择模板和照片搭配。于是我找到帮我看店的朋友,让他改变以前的经营策略,这样果然赢得不少人的欢迎,很多人都愿意多拿一些“学费”自己操作自己的视频或日历。

我又想,父母让自己的孩子玩DIY,一般都是为了培养孩子动手、动脑的兴趣,DIY店铺一般都是放几个样本让客户模仿着去创造自己的“想象”。那么,我是否也可以提供一些DIY成品和材料出售呢?网上有很多精美的DIY成品展示,比如用铁丝做成的马车、用塑料废品制作的摩托等,看上去非常漂亮,如果我提供一个成品,同时提供一份材料,是否有人有兴趣买回去自己做做看呢?

于是我的DIY创意收售吧开业了,专门收购一些好的DIY成品,但是在卖我们成品的同时需要提供一份制作成品所需要的材料。前期的一些货物都是请朋友帮忙照着网上的一些图片制作的,同时联系一些DIY店铺,收购一些他们的“得意之作”和材料。后来就有不少DIY爱好者拿他们的作品找我们代售,店铺也就越做越大。

现在,我的DIY创意收售吧已经转手给了别人,转手的时候月利润在4000左右,无意说明了DIY市场的潜力。DIY 已经成为渗透于我们生活方方面面的商业机会,朋友们,你们正在做的项目是否可以引进DIY呢? 。 想看书来

第十一章:去捡钱吧

春节回老家过年的时候,妈妈说邻居家的林凡(化名)靠捡废品一年赚了十多万,我就奇怪废品有这么大的利润?大街上那么多捡废品的,没看出来谁能挣几个钱啊。我就找林凡去“取经”,经过了解,我才知道林凡的生财之道在广告商丢弃的广告宣传单中。

林凡开始是准备去深圳打工的,结果才到深圳就被人把身上的钱骗光了。身无分文的他在街上漫无目的地闲逛,不知道怎么办,这时,他看见一个在垃圾箱里翻寻废品的人,林凡走投无路,就决定先捡些废品去卖,挣点钱好生存,然后再慢慢找工作。于是,林凡开始四处捡拾废品,才开始每天靠捡的矿泉水瓶、易拉罐、旧报纸等每天有20多元收入。

一天,在一个电脑城,有个品牌电脑正在搞促销活动,台上载歌载舞,台下促销小姐四处派发广告宣传单,这是一张四开四版彩色印刷的精美宣传品。林凡也在台下观看,他的目的是地上的矿泉水瓶和废纸,活动完后,他用绳子捆好自己的战利品(宣传单)准备离开时,一个年轻男子叫住了他:“你把这些宣传单卖回给我,一张两毛钱,怎么样?”这是好生意啊,林凡怎么会不乐意呢?100多张印刷品如果按废纸称重卖,顶多两元钱,如今按张数卖一下子赚了20多元。这钱来得太容易了,他忍不住问对方:“你买这些东西干吗?”对方说:“下次搞活动还可以用,这样扔了怪可惜,你要知道,这玩意要印新的,每份得要五六角钱呢!”

这次的经历让林凡开始正视起宣传单,在接下来的日子里,林凡便四处收集宣传单,他只要发现哪里有商品的促销活动、新商场开业、周年店庆、楼盘销售等活动,他就会去凑“热闹”,把人们丢弃的宣传单收集起来。回家后再把这些花花绿绿的宣传单分门别类整理好,然后根据宣传单上的电话联系商家,再把这些宣传单卖给商家。

林凡的发展也经历了几个过程,最开始他都是单兵作战,每次尽量多捡一些,后来很多活动现场林凡会遇到竞争对手——其他的捡废品的,林凡便每次捡完废品后以略高于废品回收站的价格把他们的废品买过来,再拿回家一起整理;最后干脆他自己不再捡了,直接等别人捡完后自己拿几元钱收购过来再带回家整理;至于现在,林凡说他都是直接发放名片给各个地方的环卫工人,向这些人说明自己回收各类彩色广告宣传品的业务:不脏污、不破损,保持完好如新的,将根据纸张和印刷性质按元到元每张不等的价格回收。这一利好消息当然吸引了环卫工人和捡破烂的队伍,以前当废品卖按斤计能卖几个钱?如今可是按张算,哪个实惠大家都心知肚明。凭着这一点子,林凡不再东奔西跑,而是安坐住处,等候别人送货上门,验货,付钱,自己只需要做好整理的工作就好。

林凡在做此类生意也经历过2次笑话,一次是好不容易整理了某化妆品公司的3000多张广告单,结果广告宣传单上的促销日期已经过了,赔了钱还被人笑话;还有一次是他把一批收集的广告单送到一个商家处,开口说两毛钱一张。对方瞪大眼睛:“没有搞错吧?我们这单色16开的印刷品才8分钱一张,你倒卖两毛钱?”让林凡尴尬不已。后来,他联系上一家印刷厂,弄了张报价单,慢慢地对印刷行价略懂一二,做到心中有数,就再也没犯过类似的错误。

如今,林凡的业务稳定,并呈上升趋势,同时和一些客户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未来“钱”景光明,同时他准备让全家到不同的城市经营这个项目。

大家都看到过广告单满地的活动现场,也都随手丢掉过一张张广告,却没有几个人想过我们丢掉的是“钱”。工作没有贵贱之分,擦亮眼睛,你会发现生活中处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