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叩问中国经济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4部分(第1页)

解决百姓的住房问题,其意义早就超出了住房本身,因为百姓可以把本来用作高价买房的钱投向其他消费领域,从而扩大内需,刺激其他行业发展。然而,目前在中国这个循环是倒着来的。由于政府的保障性住房能惠及的家庭很少,迫使绝大部分居民不得不购买商品房,而商品房在经过政府土地出让金、房地产商操作、投资者倒卖等过程,在对商品房没有利润限制的前提下,使得房价越来越高。尽管有住房需要,有些人无论如何也还是买不起;有些虽然花了血本买了房,可是沉重的偿还房款的压力使他们的日子捉襟见肘。如果遇上失业等问题,那更是面临无法偿债的风险。在这种情势下,更不用提将收入用来消费了,所谓的扩大内需也只能成为一个口号。这种经济发展模式正是我国现今在极力摆脱的。因此,保障房的大规模供给,不仅能解决广大居民的住房问题,维护社会稳定和公平,对经济的长远发展也有着积极作用。

正因如此,2010年4月17日,国务院发出了《关于坚决遏制部分城市房价过快上涨的通知》,即所谓的“新国十条”政策。其中提到要调整住房供应结构:“各地要尽快编制和公布住房建设规划,明确保障性住房、中小套型普通商品住房的建设数量和比例。住房城乡建设部门要加快对普通商品住房的规划、开工建设和预销售审批,尽快形成有效供应。保障性住房、棚户区改造和中小套型普通商品住房用地不低于住房建设用地供应总量的70%,并优先保证供应。城乡规划、房地产主管部门要积极配合国土资源部门,将住房销售价位、套数、套型面积、保障性住房配建比例以及开竣工时间、违约处罚条款等纳入土地出让合同,确保中小套型住房供应结构比例严格按照有关规定落实到位。房价过高、上涨过快的地区,要大幅度增加公共租赁住房、经济适用住房和限价商品住房供应。”

由此可见,我国政府对于增加保障性住房供应的重要性是有充分认识的。其实要真正解决住房问题,釜底抽薪的手段也只有紧缩流动性和扩大保障房这两种。政府既然已经认识到了这一点,那么接下来的关键就是如何有效地落实这些惠民政策了,这其中的一个关键问题是:如何缓解地方财政的压力,改变目前这种“卖地财政”的情况。

但是无论如何,只要我们的政府有决心彻底解决住房难问题,以促进房地产市场乃至整个中国经济健康可持续发展,那么我们可以有充分的理由期待政府将逐步扩大保障房的供给力度。

叩问房地产:房贷利率还会继续提高吗?

2009年的房价大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银行信贷的放宽,房贷优惠的实行更是直接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2008年11月,对个人首次购买90平方米及以下普通住房的,契税税率由之前的3%~5%统一下调到1%;对个人销售或购买住房的印花税则由之前的到现在暂免征收,同时土地增值税也不用缴纳。12月,国办131号文件又推出一项重要的优惠政策,即减免营业税,普通住房免征期由5年降至2年。2009年1月,四大国有银行宣布,只要2008年10月27日前执行基准利率倍优惠、无不良信用记录的优质客户,原则上都可以申请7折优惠利率。5月,国务院又发布的《关于调整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资本金比例的通知》中明确规定,保障性住房和普通商品住房项目的最低资本金比例为20%,其他房地产开发项目的最低资本金比例为30%。这是自2004年以来执行35%自有资本金贷款比例后的首次下调。一系列优惠措施降低了购房以及开发房产的门槛,以便他们能够以较少的资金参与到这个庞大的市场之中,促使房地产业走向繁荣。

但在推动房地产走向复苏的同时,由于地方政府、开发商、投资者等对于高房价的依恋,在信贷宽松、资金充裕的条件下不断拉高房价、地价,导致远远超出居民的收入水平,造成普遍的买房难、住房难问题。为此,2009年底,政府又开始出台多个措施来收紧房贷优惠,抑制房价。个人住房转让营业税征免时限由之前的2年恢复到5年;开发商拿地的首付款比例由之前的20%到30%提高到了50%,并且分期缴纳全部价款的期限原则上不超过一年;二套房贷款首付款比例不得低于40%;自中国银行率先将首套房贷的优惠利率统一由7折调整为折后,中国光大银行也全面停止发放7折利率房贷,将房贷优惠调整至最低折。各银行开始实行明松暗紧的房贷政策,事实上,到2010年2、3月间,要享受7折优惠利率已经很困难了。

2010年4月2日,中国农业银行总行向各分、支行下发了文件,从4月1日起,将首套房贷款利率由7折调高至8折。至此,中国银行、工行、建行及农业银行这四大国有银行均已调整了利率7折优惠政策。其中,中行、工行、农行已明确取消7折利率优惠,建行需首付4成以上利率才能打7折。从4月1日开始,若首付2成,工行执行利率折,建行、农行执行利率8折,若首付比例更高利率可略降;中行则是将首套房贷款利率调高至折。

而“新国十一条”规定:对购买首套自住房且套型建筑面积在90平方米以上的家庭贷款首付款比例不得低于30%;对贷款购买第二套住房的家庭,贷款首付款比例不得低于50%,贷款利率不得低于基准利率的倍。

面对以上这些信贷紧缩措施,我们最关心的是在未来会不会持续这种政策,或者说采取更加严厉的措施来紧缩信贷,遏制房价上涨。根据种种迹象,我们预测紧缩信贷还是会继续维持下去:

第一,房价本身已经高得完全超过了居民的收入水平,在没有广大居民购买力的支持下,再任由市场上投机者们肆意炒高房价,最终只会导致楼市泡沫的破灭。

第二,政府收回大龙地产的土地也给市场一个信号,即政府会严格落实土地政策,逼迫房地产商们加快土地开发,增加市场上商品房供给。另外,最近一系列的紧缩信贷的政策出台,特别是最近的“新国十一条”,也表明政府在抑制高房价中所持的态度。因而在市场上预期未来还会出台相关政策来抑制房价,这也是导致投资者不敢持有存货,普通购买者大多趋于观望的重要因素。

第三,由于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上涨,加上我国严重的产能过剩,一季度PPI持续上涨。在这种压力下,也会促使政府采取紧缩的信贷。

第四,2009年天量的信贷发放,而这大部分又流入了房地产市场,房价的悬高、通胀预期以及泡沫破裂的担忧,都增加了银行收回贷款的压力。全球三大国际评级机构之一的惠誉将原本领先于中国同行评级地位的中信银行和招商银行的评级从CD级下调至D级,理由就是其资产负债表内外的信贷风险大为上升。

在这种背景下,银行只好提高贷款门槛,贷款利率也将会逐步上升。2010年1月央行提高银行存款准备金率,以及刚刚公布的一季度CPI上升等因素都给市场越来越强烈的加息预期。在这种种因素作用下,房贷利率的继续提高几乎成为一种必然。

综上所述,我们对未来房贷的预期是趋紧的,尤其是,如果未来出现房价在“新国十一条”下还无法得到有效控制的情况,那么必然会促使政府进一步采取严厉措施,而提高房贷利率将会是一个重要手段。

事实上,提高房贷利率对抑制投机炒高房价是很有必要的。同时,这也是应对银行业未知的潜在坏账风险和生产资料价格上涨的一种手段。

但是我们也应该把紧缩房贷跟紧缩整个信贷市场区别开来。目前,所谓的泡沫主要是集中在房地产业中,而其他的实体经济由于种种因素导致生存发展的环境日益恶化。也正是这个原因,房地产中的很多资金是来自于其他实体经济,比如制造业、服务业等。如果我们采取一刀切的方式连其他行业的信贷门槛也提高,这无疑会加剧他们原本已经困难的发展环境,造成更多的企业面临困境。

。。

第二章 叩问股市:熊市何时是劲头?(1)

[问题导读]3000点的挣扎

[相关政策]紧缩政策初现

[专家声音]《每日经济新闻》首席评论员叶檀:收紧流动性似成定局

[叩问股市]

股市会重上6000点吗?

中国股市有多少泡沫?

银行会不会加息?

股指期货推出对股市有利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