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1944-1948我的战争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5部分(第2页)

那时他刚提升军长,扛着两颗星星的中将军衔,部队一排排站好了,他走过来相面一样一个个地看,就走到我跟前儿了。

我就奇怪那么些人站在那儿,他跟谁也没说话就到我这里站下了。他的湖南口音很重,但我听懂了,他问

我:“你是么个地方的人?”我说:“广东番禺。”“么

个名?几岁?”我一一作答。他又说:“你好好干,多杀

几个鬼子,给家乡父老报仇,给中华民族争光。”我说: “是的!”他又说:“知道吗?”我说:“知道,好好干!” “好。”就走过去了。

我感到很荣幸,军长还跟我说几句话,可能是我长得挺招人喜欢,区队长他们刚开始还叫我小鬼小鬼的,后来都叫我小胖子。

最后他给我们集体训话:“当年鬼子把我们赶上野人山,今天我们不仅要把鬼子打下海里去,我们还要打到东京去。”

我们到了印度就知道廖耀湘了,他是近视眼,背后大家都叫他廖瞎子。陆指导员跟我讲,说廖瞎子什么都好,就是逮到赌博就训,他不打你不骂你就训你。

我觉得这是对的,要是我逮到一个就关起来一个, 我一定比他管得严。廖耀湘是黄埔六期毕业,从黄埔出来到这时当到军长的,同级里面他是小老弟的小老弟,论资历轮不到他。

原第五军的师长里,戴安澜是黄埔三期,邱清泉是四期出来、德国军事学院毕业,资格都比廖耀湘老,同级里面他是最嫩的。一九三九年打昆仑关时才当副师长, 师长邱清泉负伤了,杜聿明让他代理师长,他亲自去前面观测地形,从哪里突破,怎么突破敌人的防线,研究得很细,一发炮弹打过来炸在边上差点没把他打死,土埋了半截,但旁边的特务连连长被炸死了。

廖耀湘对战场比较能摸底,很务实,能够实地体验观测了解分析,一个指挥官需要做到这点,稀里糊涂冲啊杀啊这样的军官是没发展的,早晚要完蛋。昆仑关这一战廖耀湘是头等功,是他领着二十二师冲上去,消灭日军一个旅团,战后升了师长,第二次远征再立功又升军长。

指导员陆志民说,第一次远征时,我们就是带着昆仑关战斗胜利之后的这种豪情、这种威武,踏上了远征的路程。

第四节 我们少年兵(5)

编者注:克复昆仑关,廖耀湘一战扬名,著名剧作家田汉专门采访他,称其为抗战中的狄青。

廖耀湘第一次远征是很惨的,能挺过来不容易,当时第五

军军长杜聿明奉蒋介石之命,让戴安澜领二○○师攻占同古后

死守,要和同古共存亡。

英军跑了以后,日军三个师团十万多人全部上来,准备把同古拿掉。戴安澜向杜聿明报告,杜聿明告诉廖耀湘,同古守不住,不要了,英国人跑光了,让我们守,日军三个师团四面八方已经围上来了,戴安澜一个师就剩六千人,怎么守啊?我们也撤,你赶快增援,接应二○○师让他们突围出来。

廖耀湘率领二十二师奉命增援同古,遭受了非常大的损失, 日军布置了一层层的封锁线,打了一层又一层,等到戴安澜打出来,廖耀湘的部队已经打得稀里哗啦,封锁线太多了,最后只好往野人山跑。二十二师能跑出来,也不容易,为什么跑到印度而没有回国?因为回不去了!

戴安澜要是不往国内撤就牺牲不了,日本人的封锁线一层又一层,最后中了埋伏,戴安澜负伤,途中就死了,士兵也伤亡很多,二○○师是很好的一个师,杜聿明很舍不得。

廖耀湘领着二十二师进野人山往印度撤,孙立人也进了野人山,结果冲上野人山的二十二师和三十八师这两个师都得救了,撤往中国的很多部队就被歼灭了。

当年杜聿明领着第五军、第六军、六十六军三个军出来, 最后跑到印度的时候就剩廖耀湘和孙立人领着两个师的残余, 太惨了,连廖耀湘也是砍野芭蕉树喝流出来的汁过来的。有些士兵不知道厉害,走不动了倒下想歇会,那就死了,你倒下了, 蝼蚁、蚂蟥就来了,有吸血的,还有吃肉的,很快把你吃光, 很厉害。

没有水喝、没饭吃,搀着走,难啊,没有点儿决心,生存上没有目标那就很难坚持。

密*战事的发展并不顺利,密*是缅北重镇, 有铁路和飞机场,距离中国比较近。

总指挥史迪威布置三十师、五十师、十四师接近五万人攻打密*,打了三个月没打下来,我们都被分配到连队了战事还没结束,直到九月份才拿下来,士兵伤亡老了。二次远征,团长阵亡的几乎没有,但就在这里,一个团长牺牲了,营长牺牲好几个,这都是不容易发生的。一个营七百多人,一个团有三千多人,团长都阵亡了,说明战斗激烈到什么程度?起码团部跟敌人都在打近战,连炊事员、传令兵都得上,要不团长怎么会死?

史迪威很欣赏中国军队,他说如果装备、供给及时, 中国军队是无敌的。我们的官兵很淳朴,都是吃苦出来的,能熬到连、排长的什么苦没吃过?所以不怕苦,英、美军队吃不了的苦,我们都不在话下,说中国军队不堪一击那是不对的。史迪威对中国军队的评价是非常能打, 事实证明也是这样。

三个师打了这么长时间都拿不下来,史迪威就急了。

编者注:密*战役,是以奇袭开始,以消史耗战结束的一次城市进攻作战,占绝对优势的中美混合支队历时近百天,以伤亡六千余人的代价歼灭日军三千余人,俘七十余人。并迫使剩余的日军八百人退出。日军在密*的最高指挥官水上源藏被逼到江边的一棵大树下拔枪自杀,此战是整个亚洲战场具有战略转折性意义的胜利。

二十二师刚刚打下马拉关,又与三十八师在孟拱河谷先后攻陷加迈、孟拱,距离密*不到一百公里。

迪威下令把这两个师调上来,因为这两个师仗打得多战斗力很强,调上来以后史迪威让二十二师先当预备队好好休息一下,前面不行再上。当时二十二师和三十八师已经连续作战很长时间了。最后打下密*这一仗,五十师是打得最好的,在当地华侨的引领下,师长潘裕昆带领所部,在大雨滂沱的黑夜偷越敌人的警戒线进到城里,拂晓时向敌人各个据点发起攻击。潘裕昆领着部队打进去,但后续部队没上来,他把部队带出来又打进去,两进两出,先把密*攻下来一角,然后扩展,打得挺激烈。

三十师也突破了敌人防线,三个师合力一举打垮日军,把密*拿下来了。

拿下密*,蒋介石的意见是继续攻击。史迪威不同意,他说没有这么打的,部队连续作战多少个月,已经创造了世界战争史的奇迹,长时间连续作战,没补充、没整休接着打是没有战斗力的,必须经过休息整顿补充才能再打。史迪威和蒋介石不对付,他俩老弄不到一块儿去。

史迪威就下令五个师全部在指定地点进行休整,此时已近九月份。

这几场战斗我们的伤亡都不少,但是我们的优势是天上没有危险,有制空权了,地面作战还有战车配合, 官兵士气很高昂,打起来前仆后继、一往无前,美国罗斯福总统为了纪念密*胜利,特地为我们每个官兵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