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虎出南亚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7部分(第1页)

亚历山大沉默不语,没有反驳赫顿,他知道参谋长的话没有说完。

赫顿接着说:“如果英军确实需要作战略性撤退,方向应该是从西北撤向印度,与驻印英军会合。”他提出了有次序撤退,逐步与中国军队换防交接阵地的全面撤退方案。当着众将的面,亚历山大不好反驳赫顿,他心里有自己的小算盘,反正到时候也得听我指挥。

三月初的一天,宁静的仰光开始骚动起来,日军奸细在仰光大街小巷散发传单,一会儿说日军攻入城南,俘虏英军多少人。一会儿说英军的将军们早飞到印度加尔各达,聚集在某某酒店喝咖啡,与印度情人约会。一会儿说日军空投伞兵到缅甸北部重镇曼得勒,切断了英军的退路。全城百姓无所适从,弄不清真假,闹得人心惶惶。

早上十一点多,驻守勃固的英军第七装甲旅,接到警戒前沿阵地的报告,有十多辆坦克已经同日军先头坦克分队接上了火,打得不分胜负,请求增援。旅指挥官急忙打电话问亚历山大怎么办,打还是不打?亚历山大略为风趣地回答,你是不是要作日本人最后晚餐上餐盘里的牛排。

第七装甲旅的指挥官从最高长官亚历山大那里,明明白白地得到了暗示和许可,一不做二不休,马上撤出战斗,带着一百多辆坦克和大批装甲车弃城而逃,全速撤向仰光。第二天一大早,亚历山大不顾赫顿的坚决反对,组织大批士兵搬迁自己的司令部,装了满满十多车。他命令工兵部队炸毁仰光城内的重要军事目标、发电厂、桥梁,亲率英军主力撤出仰光,沿伊洛瓦底江向北大踏步地逃跑。

8

伴君如伴虎啊,军委会商震主任,这几天心里总是战战兢兢的。委座每天死盯着缅甸局势,心情欠佳。已经很晚了,商震犹犹豫豫老半天,最终还是轻轻地拿起了电话筒,亲自拨通电话,低沉着声音报告:“委座,据可靠消息,日军已经占领了缅甸首都仰光。”

“真的吗?”电话那头蒋介石反问一句,其实他心里早有一些预感。

“是的,英国报道也证实了。”商震不敢多打扰蒋介石,仅仅是告诉他仰光完了。

“嗯,准备飞机,明天去缅甸。”

仰光失落,意味着日本人切断了滇缅国际公路,西南大后方危矣。蒋介石一宿没能很好地入睡,除了担心山西、湖南、广西方面的战局会因为西南后方吃紧而受影响,脑海里总闪出丹尼斯少将英俊的身影。丹尼斯少将是英国驻华大使馆的武官,到任后一直与中方友好地合作。正因为他积极倡议和撮合,才促成中英关于缅甸的共同防御计划。他是坚决主张中国军队尽早入缅作战的第一人,可惜在昆明因飞机失事而英年早逝。

太阳还没有迸出来,蒋介石就和宋美龄飞缅甸腊戍,何应钦、商震、史迪威等同机前往。

飞机途经昆明时,落地作了短暂停留。蒋介石把远征军参谋团一干人叫到机场简易休息室,详详细细地询问远征军后勤补给方面的情况。听说有一些重武器和辎重依然在路途中,他雷霆大发,骂了好几个“娘稀匹”。他恶狠狠地告诫自己的亲信林蔚,如果耽误缅甸前方作战,凡有干系的人都要军法处置。

飞机又从昆明巫家坝机场起飞了,蒋介石面色严峻,默默不语。他不时地往舷窗外俯视,透过淡淡的云层,凝视苍茫的江河和大地。史迪威见蒋介石一脸担忧,并有几丝沮丧,用英语对宋美龄说:“请转告大元帅,不要忧伤,我会指挥国军和英军反攻仰光,把日本人赶回泰国去的。”

蒋介石听了宋美龄翻译过来的话,也不知道该对这位美国将军说些什么,仅仅是冲史迪威点头苦笑一下,开局不利,后患无穷啊。蒋介石这时候想骂人,都是该死的英国佬,瞎折腾耽误了战机。

第二章 风云突变(12)

飞机缓缓地落在简易跑道上,中国远征军副司令官杜聿明率众军官在舷梯下恭候蒋介石夫妇。蒋介石与宋美龄站在舱口,挥手向欢迎的人群致意后才缓缓地走下来。他与众人寒暄之后,解下黑面红里的斗篷,交给随行副官,在杜聿明陪同下,揩宋美龄一起走向第一辆黑色轿车。

腊戍的街道不宽敞也不长,丁字路口尤其多。到处可见爱国华侨悬挂的欢迎横幅,临街的墙壁、大门、电线杆张贴着远征军入缅作战的宣传标语,荷枪实弹的士兵一队一队在奔跑,炮车、军用卡车来去匆匆,路面上扬起阵阵灰尘弥漫在半空中。

蒋介石触景生情地问:“光亭啊,情况怎么样?”

坐在前排的杜聿明扭过头说:“戴安澜第200师沿曼德勒…仰光铁路线快速南下,于7日晚到达同古,那里离仰光只有不到二百五十公里的距离,可惜英军没有坚持抵抗,8日自动放弃了仰光。”

“其他部队呢?”

“钟进山暂17师作为机动部队,准备从侧翼接应200师的防御。廖耀湘新22师担任腊戍、曼德勒、梅苗一线的警戒任务。甘丽初第6军已从云南临沧地区越过边界线,正沿萨尔温江一路南下,日夜兼程向缅甸景东地区进发,目前没有与日军接触。总预备队张轸的第66军正在陆续开进,目前还没有到达曼德勒附近的指定位置。”杜聿明不愧是黄埔一期毕业,征战多年,指挥有方,短短几句概括,便把远征军的基本情况说清楚了。

蒋介石面颊添了几丝惬意,轻轻地点了点头说:“很好!第5军是军中之军,200师是军中之王,在国内战场已经是屡建奇功了。你一定要率远征军好好地干一场,为党国,为我争一争脸。”

“校长放心,学生在缅甸战场,定会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蒋介石满意地微微一笑,又忽然收敛起笑容:“光亭,你一定要记住一句话。”

“请校长吩咐。”

“国军一个军仅仅相当于日本人一个师团,虽然人比他们多一些,但武器和装备就相差甚远了。”

“学生明白。”

傍晚,顾及不了炎热袭扰,蒋介石换了一身中山装,揩宋美龄参加腊戍华侨举行的招待会。何应钦本来是想搞一个记者会,振奋士气,蒋介石没同意。战局那么吃紧,部队调动频繁,面对新闻界不讲不好,讲多了也不好。他应了宋美龄的劝说,与当地华侨名流见一见面,对缅甸民众有一个交代。

南洋各国是中国海外华侨的主要居住地,中国在缅甸的侨胞,大约三十万人。仰光一带是广东和福建籍居多,曼德勒、腊戍、密###一带,是云南人为主。抗战以来,华侨先后成立了缅甸华侨救灾总会、战时工作队,无私地帮助灾难深重的祖国。腊戍城的华侨,知道中国的最高领导人到了腊戍,纷纷自动地举着中国国旗,沿街夹道欢迎。一路很是热闹,场面比欢迎英国首相壮观。蒋介石一行人来到陈家会馆,受到热烈的欢迎,不少爱国华侨是从曼德勒赶过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