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断臂方丈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29部分(第1页)

耳听着寺内钟鼓齐发的雄 浑回响,在撼人心魄的佛号声中伫立不动。

◇欢◇迎◇访◇问◇虹◇桥◇书◇吧◇

第93节:第二十四章(4)

他虽藏身于众生之中,却又高于众生。他俯视着天下,冷冷地打量高僧大德如何带着 他们的虔诚信众共同去做一个飞达天国极乐世界,飞向大自在、大自由的美梦。

几位平民着扮的宫中武士,貌似在听经说法,实则却是在严密地巡视四周,警觉 地保护着武帝的安全。

法事将要结束时,信众在高僧们带领下的持号诵经之声,一如雷声穿过云层回荡于中岳嵩山群峰诸崖间…… 亲自勘察了境内佛道两教实情后,武帝立马召集文武百官,就佛道二教泛滥对国家 百姓的弊端,令朝中文武群臣和民间人士上疏奏明各自见解。

几天后,上大夫来和转来了一份题为《省寺减僧疏》的奏折,武帝当时就被这份奏 折给吸引住了。他一边批阅一边叫好,还不时用红笔圈圈点点:“国治不在浮屠。唐、虞 无佛屠而国安,齐梁有寺舍而祚失。无浮屠以治国而国得安……”奏折中还反复论说朝廷 不应为少数僧侣谋,而应为天下百姓谋,若能“废除佛道,便可国库充盈,百姓安居”。从此 ,一个“六合无怨纣之声,八荒有歌周之咏”的清明盛世便会呈现于人间。

阅完奏折,武帝把来和召来细细询问了一番。来和奏明武帝,说上这份奏疏的是一 位来自益州的游士,姓卫名元嵩。此人不仅精通阴阳历术,且善于触物唱咏。

有关他的出身经历,最令武帝感兴趣的就是这个卫元嵩原也是佛门僧人。只因亲眼目 睹近世以来佛道二教过盛过滥,预感任其下去不仅将成国家百姓之祸患。因水满必溢之 故,最终佛教本身也会因此滋生灾厄,受到连累。于是,他在师父的支持下毅然去寺还俗并开始 游说于天下。

武帝从这份《省寺减僧疏》奏折中,发觉此人文采过人、胸襟不凡。于是令 来和亲自传旨,召卫元嵩进宫。

卫元嵩奉旨进宫觐见时,引经据典,畅所欲言,并当面奏请武帝以国家百姓为重 ,立即削减二教。同时还提议:以朝廷之名召集三教名流成立一个信道观,专门研究释、道、 儒三教的精髓义理,以博采众家之长,从中撷取出可以辅佐朝廷治理国家、教化百姓的一套 要策。

这个提议也令武帝觉得耳目一新,因为三教中的许多名流其实都是博学多才之士。

如此一来,他们的才学便可拿来为朝廷治理国家所用了。

与卫元嵩的一席叙谈,武帝发觉这个其貌不扬、一身布衣的游方贤士,不仅上通天 文、下知地理,对宗教义理和治政方略上也有一套过人的见地,决计破例晋拔为大周文治的 辅臣。并即刻召宫尹和内史官拟诏下去:立即成立信道观,任卫元嵩为掌管信道观的要员, 同时晋封卫元嵩为蜀郡公,邑两千户。

◇欢◇迎◇访◇问◇虹◇桥◇书◇吧◇BOOK。

第94节:第二十五章(1)

第二十五章

统阅了一番百官和三教名流论说佛道二教的奏折后,武帝已经成竹在胸了。

他又令内史官下诏:召集大周文武百官和境内黄老名士、释迦高僧和儒家名流,就释 道儒三教于百姓国家的功过利弊进行廷辩。

浩阔的大德殿前隐隐透出一种肃穆而焦灼的气息。今天,众人似乎都有了一种预感 ,此番廷辩极可能关乎着各教的存亡去留。廷辩开始后,各教首领之间争辩甚是激烈。道教 首先攻击佛教奢华不净,佛教则揭露黄老之玄虚不实。儒家名流则从维护朝廷政权、国家 稳定和中夏正统文化为本,不仅对佛教的“捐六亲,舍礼义”给以无情驳斥,也对道教的 虚幻荒诞发起了激烈的抨击。

三教各自虽引经据典、据理以争,但佛道二教明显已感到了某种不祥的征兆渐渐逼近… … 廷辩结束后,释老二教几家大寺庙的住持不甘罢休,私下的争辩仍在激烈持续 着。

后来,两教中几家名寺大庙的掌门和住持竟然向对方公开挑战,最后决定摆下擂阵 以决胜负! 此番擂阵不以武力制胜,也不以论辩而服人,而是以两教共同修炼的功课——坐 禅斗法一决雌雄。

斗法的擂台设在嵩山大法王寺前的开阔地上。

两教各自将本教的主要经卷并排摆列在草地上,封上树枝,周围架上柴堆,然后点 火焚烧。

火把投入柴堆后,一股山风骤然而至,风卷火舌呼啸着一下扑向了两教成捆成摞 的木竹经卷或是纸绢经卷法物之上。

中岳少室、太室两山七十二峰各寺庙道观的两教住持和弟子数千人,在各自教主的 带领下,环围火阵,道徒居东,僧众居西,开始阖目跏趺禅坐,各自或是念咒或是持号。

四处围观的百姓和看客约有近万人之多。众人眼见柴堆上的火苗腾天而起,巨大的 浓烟挟着柴草树木的哔剥炸裂声滚滚入云。

每个人的心都提到了喉咙眼里—— 人们眼见着那熊熊大火中一串串的黑蝴蝶随风而舞飘向半空,也听见那些用竹木 所写的经卷书册在火中令人心惊的哔剥炸响声。

整整一个时辰后,众人才把燃烧已尽的烟灰扒开,一齐围上前去瞅时,只见灰烬下 面所有佛教经卷法物竟然全部安好无恙!其余各经卷器物全部化为乌有。

周围的观看者和两教徒众无不为之感到惊骇!觉得冥冥之中似有一种无以言说的神 秘气息笼罩在这片圣山佛林和神仙福地…… 目睹了两教斗法的全部场景和过程,慧忍陪师父回少林寺的路上,对刚刚发生的一 切感到一种不可思议的神奇。他询问大禅师何故? 大禅师沉默良久后问他:“柴火点燃时,徒儿心想何事?” 慧忍道:“徒儿一心默诵佛号,祈求佛祖佑护那些珍贵的经卷法物。” 大禅师点头道:“众僧一心,心诚则灵啊。” 武帝志在废黜佛道,独尊儒术。

在决定断除二教之前,武帝先自躬省沉思了数日:佛道二教如此泛滥,朝廷国家其 实也有不可推脱的责任。一是这些年来朝廷对宗教过于放任;二是国家为了积蓄财力对齐开 战,使民间赋役过重。加之瘟疫、旱涝、疾病和其他灾难,百姓们自然 想要寻求借助神佛的力量保佑自己并释放身心的压抑和沉重,寄托梦想于来世来生。

然而,黎民百姓想要安居乐业,首先要保证国家不被他国入侵掠夺。而不被他国侵 略,必得有足够的兵力抗敌御寇。抗敌举兵,自然会加重民间百姓的赋役;去国伐兵,当然 会有生死离别。大周士兵皆是百姓子弟,自从军征战的第一天起生死便系于一旦了。如此, 对于前线杀敌的将士,朝廷今后要对其家中格外减免赋税,以解除他们的后顾之忧,使 百姓不再惧怕子弟出征打仗甚至流血牺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