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漂泊家传奇--漂魂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6部分(第1页)

不过,幸好现在大家都沉浸在美好的感觉里,没有意识到这种对性格可能产生不良发展的微妙变化。但是,也许正是这种暂时美好的人生短暂瞬间,恰恰对这些正处在急于成熟成长的少男少女产生了积极的作用。因为,他们提出了更高的人生命题,那么,就让他们自己探索,去寻找到超越现实人生的一条道路。本来人生就没有绝对安全、十全十美的成长之路。

肖骁霄基本上掌握了这次谈话的绝对主动权,一是因为刘梅对他某种程度上的“景仰”,或者说“好奇”。二是因为肖骁霄观点和看法确实在这个时候已经达到了“让刘梅不但意外而且惊喜”的效果。

但是肖骁霄没有丝毫的得意,他已经把自己融入到这个工作当中去了,已经觉得自己和刘梅站在了同一个命运线上,刘梅必须成功,他也必须成功。所以,他认真而诚恳地说:“一般说来,在我们现有的思维里,可能只是把这件事情当做开拓视野、得到锻炼,增加能力的好机会来看待,带来某种虚荣心的满足。其实这个目的并没有错,而是我们现在要变换一下思路,争取有新的突破。”

刘梅美丽的大眼睛清澈明亮,仿佛纯净的心海里终于开始掀起了人生必须面临的风浪。驾驭这个风浪人当然是他,而风浪的来源,就是肖骁霄给她打开了潮水的闸门。

看着刘梅静静的倾听,肖骁霄问她:“现在,你能够有些什么启发,有一些新的设想,你是这次活动的执行主任,你一定要思考这个问题了。”

刘梅有点茫然,说:“哎,你说的都有道理,也是对的,但是我就是没办法把握住什么一样,要不――”刘梅停顿,笑着面对肖骁霄。

肖骁霄赶紧问:“要不怎么?”

刘梅调皮说:“你能者多劳,全部搞定算了!”说罢,黑亮的头发一甩,往前快速走了几步。

肖骁霄连忙追上她,说:“好、好、好,一切包在我身上了。”

这时候,肖骁霄和刘梅已经感觉到相当自然了,这就是人们通常说的“和谐自然”的美好生活吗?自然,身处其中者,乃当局者迷。不过,来来往往过路人,也未必能够关注到这些美好的瞬间。一直到上晚自习的钟声响起,肖骁霄和刘梅才依依不舍地隔开一段距离,一前一后地回到了教室。

此后,刘梅和肖骁霄再经过两次沟通,便召开社委会会议,综合各位社委成员的意见,就联谊会的具体实施进行最后的敲定。刘梅说:“在这次和志愿者的交流中,我觉得肖骁霄一句话说的非常好,一个高尚的活动,是不会拒绝世俗的内涵的。所以,文学在理想的本质内涵当中,应当是纯粹高尚的。但是文学生活在现实社会中,它就离不开世俗的组成部分。所以,这次我们联谊会活动,一定要化腐朽为神奇,把世俗的组成部分变成高尚活动的有益补充!”

()免费电子书下载

这个新颖的观点在社委们当中引起不小的兴奋效应,照刘梅这样说来,先前回避领导的做法可能带来的负面效应将完全避免。也就是说,同学们组织活动的底气将十分地充足了。大家议论了一会儿,纷纷表示赞同按照这个思路搞下去。

既然大家对思路没有异议,刘梅将这次活动期待能够达到的目的抛了出来。她清清爽子说:“这次活动我期待能够达到三个目的。第一个目的是,既然县主管领导都要莅临,那么,县文联每年的活动经费非常之少,我们能不能在这个活动中表达一下这个愿望,能够让领导知道县文联需要县政府的大力支持才行。为什么我们表达的效果可能会有效果一点?因为我们是学生,领导看见了,可能会同情我们,说不准,会给县文联增加一点拨款。当然,尽管这些拨款可能不能够惠及我们,但是也算是我们这次对县文联最好的回报,因为县文联第一次将这样的活动给我们同学自己来办,对我们的成长是非常有意义的。”说道这里,刘梅看了看大家,期待他们能够发表一些看法。

但是,社委陈丰云说:“我说主任,你还是把所有的目的都说出来我们再发表意见也不迟啊。”其他社委立即附和,觉得还是把目的全部说出来再讨论比较好。

刘梅感觉到,这是一个有效的沟通方式,假如大家纠缠于第一个目的,不能决定,那么后面的目的就没有办法说了。于是,她就滔滔不绝地说出后两个目的。“第二个目的是,我们必须向姐妹学校展示我们雪峰中学的风采。而这个风采要从组织工作的完善、参加同学的素质和文学作品的优秀上得以体现。”

刘梅接着说出第三个目的:“最后一个目的是,在这次活动中,我们的能力得以提升,为将来走入社会学会一些各方面打交道的能力。”

刘梅接着看了看大家,再说道:“完毕!”

袁丹凤笑着看了看大家,接下话头,说:“我就快人快语,第一个说吧,我觉得后面两个目的很好的,我们无非也就是做这么一些工作。但是我觉得第一个目的可能有点不现实,这个我们能做的到吗?”

场面停顿了一会儿,没有继续表示反对的或者支持的。刘梅看了看陈丰云,似乎期待他说点什么。此时的陈丰云似乎老谋深算,不愿开口。他迎着刘梅的眼光,在揣摩她的心里,他明白,自从肖骁霄参与到这件事情里面来了之后,刘梅几乎对肖骁霄言从听计。此时是迎合她这种兴奋而不能自主的心里,还是反对或者是中肯呢?可是怎么反对?怎么中肯?陈丰云无从说起。可是,这个掩盖不住他心中的点点情绪,陈丰云也喜欢刘梅,不过,因为自己过早地肯定了这种喜欢充其量只是单方面的行动之后,他不好太多地表达出来,免得自我尴尬。如果这一切要是刘梅自己的想法,他肯定是要迎合的。

想到这里,在刘梅再三期待他发表意见的眼光下,陈丰云终于发话了:“我觉得,我们本身不会对这件事情本身产生太多的利益问题,既然我们的目标很明确,那就要采取一种注重过程而不太看重目标的心态,在这种心态下,我们往最好的目标去努力就是。所以,我认为我们太关注这个目标的终极问题没有太大的意思。”

既然这个组织里面的核心人物都能够通过这三个目的,其他的同学也就没有什么意见了。剩下的事情就是执行。这个时候,刘梅才发现,其实这样的活动也没有什么。自己和自己的队伍要作的事情其实很简单。各个学校的召集工作,县文联早就行政通知了。自己无非就是布置会场什么的。而各个社团的老师和学生,都是当前早上赶到,下午返回原籍。这不是一个屁大的事情吗?刘梅很泄气,筹划了半天,就这么一丁点事情。多少有点郁闷,于是就找肖骁霄。

肖骁霄也感觉到自己的意见好像没有对这次活动产生什么太大的实际影响。毕竟思路可能有突破的地方,但是上级领导可能还是出于一些不影响学生学习的目的,这样的活动充其量也就是做做样子,弄弄也就过去了,没有谁回来关注实际的效果,实际的效果还是每年的高考榜。

但是,看到刘梅认真的模样,肖骁霄决定还是尽力想办法突破这个瓶颈。症结在于,执行者要不要和领导的思路一致。但是在肖骁霄这里,和领导思路一致,是一件很羞耻的事情。可是完全和领导的思路南辕北辙,在当前这个环境下,事情根本就办不下去的。顺着领导的思路,尽量寻找新的亮点。肖骁霄明白,先前那三个目的,创意上还是很高的,但是现在看起来不免是“乌托邦”。现在紧急的事情就是要能够做好一件事情,让大家有一种满足感和成就感。

刘梅仿佛看出了肖骁霄的无计可施,不免有点泄气,但是还是宽慰肖骁霄,说:“骁霄,算了吧,现在做点事情是很难的,老师不支持,领导只抓升学率,什么都可以放弃的,我们还是算了吧。”

肖骁霄很矛盾,在这个年龄,都是血气方刚,毛头小伙,什么都是老子天下第一,所有领导都是“混八蛋”,就我能。而自己总不能放手一搏啊,那么,学业要是有了一些差池,这个祸就大了。看来寻找亮点还得从大家本身的工作当中来寻找。本身的工作?本身的工作?肖骁霄赶紧转动自己的大脑,研究起本身的工作。刘梅是《雪峰文学》的头,这就是她的本质工作。而文学爱好者无非就是自己的作品得以流传。那么,《雪峰文学》不就是一个很好的载体么?想到这里,肖骁霄眉头舒展开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