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繁荣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62部分(第1页)

对于交战双方来说,有的时候并不符合木桶原理,即最短的那块桶板决定了成败,事实反而恰恰相反,最长的那块桶板决定了成败。眼前的事实就是绝好的说明,而这个例子却是以“基维”人的种族覆灭为代价展示出来的。

对于“蝗虫”来说,尽管它们在很多方面是落后的,不只是武器系统,甚至可能包括社会结构、经济结构、文化结构等等,但它们有一项非常强大的技术——发达的“元素透析”技术,正是这一技术成为了这场毁灭战的主导因素,正是这一技术导致发达的“基维”人也摆脱不了覆灭的命运,正是“蝗虫”能够意识到这一点才会毫不吝啬先期的牺牲。

实际上,在第一颗行星被毁之前,也就是当那束红光出现在实时监控设备中的时候,崇永光的眼中就再也没有一丝生机。好战的种族必然懂得战争的基本规律,实际上战争本来就是最大可能地发挥自己的优势,同时压抑对方的优势,并在压抑的同时尽可能地利用对方的劣势来消灭对方或者让对方屈服的过程。

现在看来,“基维”人是绝对不会屈服的,这是“基维”人作为种族的民族性决定的。而且,客观地说,从“蝗虫”所使用的手段来看,它们恐怕也从来没有考虑过让自己的对手屈服,很可能它们的目的就是掠夺,现在的摧毁一定是为了更好、更方便地掠夺而已。

站在崇永光旁边的战斗队总司令发现了崇永光那绝望的眼神,这个时候的他心里不由得咯噔一下,有着这么多年战斗经验的他也知道了灭亡的结局是不可避免的。虽然“基维”人的历史上不乏威胁,包括各种各样的来自其它智慧、非智慧种族的威胁,但“基维”人都顽强地走过来了,而且还变得越发地强大。这是“基维”人得以自豪的地方!

即使在面对宇宙的“筛选”——那次让人回想起来仍然心有余悸的红巨星事件,“基维”人最后都以胜利而告终,虽然胜利的代价是沉重的,是以70%人口和50%以上物种的毁灭为代价的。但不管怎么样,“基维”人都活下来了,但现在呢?虽然现在的科技水平比当时要发达得多,但由于当初的决策失误,“基维”人根本没有进行任何后续的“恒星透析技术”的研发,自然也就不可能针对它的优劣势来采取适当的措施。

苦笑着的崇永光缓缓地坐了下来,他知道:现在的“基维”人已经根本不可能和“蝗虫”对抗了。在几千万年的霸主似的强大过程中,虽然“基维”人的祖先也曾经考虑过与敌同毁的壮烈死亡,但长期的强大让“基维”人早已经忘掉了这方面的吩咐,以至于在最近的几千万年里“基维”科技人员根本就没有考虑过这方面的可能,更不要说这方面的研究开发了。

显然,“基维”人的过度自信也是导致今日恶果的一个重要原因,只不过这个原因是隐藏着的,直到今天才显露出来的。或许历史就是这样子的吧,在崇永光的心中,不知道为什么,现在的他居然可以平静下来,安心地思考着这些往日根本不会考虑的历史哲学问题。

难道不是吗?历史的发展往往就是这个样子,一个强大的种族、或者国家、或者家族、个人等等,实际上最终的毁灭往往是毁在自己的手里,而不是什么它者。发展往往是不平衡的,不平衡性一方面造就了成功者的辉煌,另一方面也为成功者的灭亡埋下了伏笔;当然,反过来说也是如此,没有这种不平衡性,也就不会有挑战者的存在。

看到自己的领袖居然有闲情逸致在那里沉思,总司令的情绪却无论如何平静不下来。和崇永光作为“基维”人整体的领袖不同,总司令是直接负责战斗队的,相比之下,他更加地关心战争的局部状况。在他看来,这个时候既然已经注定要失败,那么至少应该为“基维”人留下一点能够反击的力量。

不过看到崇永光的样子,总司令知道他的精神世界已经垮掉了。虽然总司令知道自己的想法也是极其幼稚的,在现在这种星系震荡、一片混乱的情况下,就算是“基维”人的科技再发达,恐怕要想逃离也是非常困难的。

毕竟外围行星被毁导致所有行星、卫星和小行星的轨道都发生了变化,没有了固定的轨道记录,又怎么能够保证飞船可以顺利地离开“太白星系”,并进行超距离宇宙航行呢?

不管怎么样,都必须为“基维”人留下一点种子。虽然总司令也知道,按照“基维”人固有的观念,仅有极少数的“基维”人逃脱并不意味着为“基维”人留下种子,而是很可能这些人在短期内就灭绝了,当然,还有一种可能就是他们演变成了其它的种族,并生存下去。

可无论是哪一种情况,都比现在这种呆在这里等死强吧。凝望着监视屏中无数的“基维”人战舰不顾危险地从各个星球上起飞,他们虽然没有接到崇永光和总司令发出的命令,但是好战和为了种族能够延续所激发的斗志让他们自发地采取了行动。

如果从外太空看去,这个时候密布的“基维”人飞船看起来反而更像是蝗虫群一样扑向“双向重元素透析罩”。可惜的是,尽管“基维”人的科技非常发达,尽管大功率、超大功率的激光和各种武器密集地冲向“双向重元素透析罩”,由于“蝗虫”形成的“双向重元素透析罩”区域具有明显的引力坍塌效应,因此这些攻击绝大多数都失效了。

强大的引力坍塌效应让激光偏离了自己的轨道,更恐怖的是,对于那些超大功率的激光来说,它们甚至在引力坍塌区域绕了半个圈,向另外方向的“基维”人战舰群扫去,并带来了相当多的战舰毁损和伤亡。

相比之下,那些功率较小的激光则是在视觉下可以明显地发现它们螺旋着陷入到“双向重元素透析罩”中,然后和来自恒星的光芒汇为一体,最后仍然化作毁灭之光,向着“基维”人居住的各个星球奔去,带来的是耀眼的火光和灼烧后的青烟。

到了这个时候,总司令才知道崇永光洞烛先机的水平,当然,这样的洞烛先机还是有点晚了。原来在这些发生之前,崇永光就已经认识到了,否则他也不会那么萎靡不振。不过不管怎样,在总司令看来,无论如何也要让崇永光逃出去,只要他能够逃走,“基维”人就有希望,有了崇永光的远见,那么“基维”人就可能延续,虽然可能不再是完整的“基维”人。

想到这里,总司令偷偷地向旁边的侍卫人员使了个眼色。于是侍卫长偷偷地和总司令来到了监控厅的外面,听着总司令的吩咐之后,不顾整个星球正处于强烈的地质震荡之中,侍卫长还是秘密地呆了一队人进来,同时命令准备好一队战力最强的战舰。

回到大厅来的侍卫长朝着总司令微微地点了点头,示意他一切都已经准备妥当,就等着他一声令下了。

这个时候总司令来到了崇永光的身边,轻身问道:“领袖,你看,现在这种情况我们应该怎么办?是不是应该为‘基维’人的延续留下一下幼苗,总不能就这样放弃吧?”

显然,这是在晓之以情、动之以理。以崇永光的智慧,又怎么会猜不到总司令话里隐含的意思。只听他说道:“我知道你的意思,你可以带一队战力最强的战舰,护送大概10万左右‘基维’人离开这里。我估计由于超距离航行启动时引发的短暂黑洞效应可以暂时压制引力震荡的负面作用,因此你们逃生的机会还是很大的。”

凝望着总司令的眼睛,崇永光没有给他插嘴的机会,继续说道:“这是一项艰巨的任务,根据我对‘蝗虫’的观察,他们一定不会轻易放过你们的,甚至可能未等完全摧毁‘太白星系’的情况下就会对你们进行追捕。因此,你完全可以向几个方向同时派出舰队,哪怕有一个能够逃出去,至少‘基维’人也不算在我们手中完全毁灭了。”

“领袖,”知道这个时候,总司令才来得及插上一句话:“我看还是你带着他们走吧,我留下来继续指挥,至少可以拖延一段时间。从‘蝗虫’的表现来看,他们的超距离航行技术还非常落后,只要我们能发挥出正常速度,就一定可以摆脱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