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左手智慧右手爱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1部分(第1页)

吓得她赶紧往岸上跑,一直跑到他跟前。

“咦,你怎么睡着了,快跟我一起下海呀!”她推他,他一动不动,再推,还是不动。她做梦也不会想到他已经永远地闭上了眼睛,他手里的相机只拍下一张关于大海的照片……

原来,一周前他感到身体不适,去医院检查,得知自己患了肝癌,已是晚期,癌细胞大面积扩散,医生断言他至多还能挺一周时间。

他黯然流泪了,倒不是惧怕死亡,而是怕她……毕竟他和她都那么年轻,还有很多美妙的梦幻没有实现呢。于是,他这几天除了加班加点地上课,回到家里还抢着下厨房,为她做了几顿可口的饭菜。又找医院领导特批了她的假,然后匆匆地带着她来看大海……

在临终前,他终于完成了一个酝酿已久的美好心愿,微笑着走了。

在大海喧嚣的涛声中,她泪雨纷飞:他该是忍着难以想象的剧痛,才陪伴着她完成了他们生命中的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远行,那一步步向大海走去的,是岁月无敌的挚爱深情啊……

此后,每当有人赞叹起大海,她的眼前总会浮现出他的音容笑貌,总要由衷地在心底感慨——人世间有一种爱,远比大海还要壮阔、还要神奇、还要美丽……

电子书 分享网站

远近都是爱

在她一次次把爱的缤纷思绪交给绿衣信使时,在她跋涉崇山峻岭赶赴心灵的约会时,那是她爱得激情澎湃如滔滔江河;在她蓦然回转身来,重新走回都市时,却是她爱得理智果决如无语的长堤。

东北与西南间横亘着多少高山大川啊,可她用手指在地图上那么轻轻地一比划,天堑亦是通途,天涯亦是咫尺了。

就在一次西南之旅中,极其偶然地,她结识了那个不知名的小学校里唯一的老师——那个让她莫名地心动的男孩。仿佛遇到了寻觅多年的梦中伊人,仅仅几语简短的交流,她顿觉有一种热切的召唤从心底涌起——她要义无反顾地走向他。

蜿蜒起伏的盘山路,将他挥手的背影和那缕缕升腾的炊烟模糊成一体了,他的音容笑貌却仍在她眼前晃动着,越是努力地驱赶之,相逢时的点点滴滴,越是无比地清晰起来,以至面对着神往已久的美丽的九寨沟,她怎么也无法激动起来了。回到家中,她依然魂不守舍,脑海里面总是萦绕着他。

她也揽镜自嘲——都近而立之年了,怎么还像一个清窦初开的18岁小女孩似的,情感的潮汐一起,转瞬间便汹涌澎湃呢?

竭力自我压抑的结果是适得其反,她不由得抓起电话,但又立刻哑然——身处闭塞之乡的他,并没有给她留下一串接通情感的数码啊。于是,她开始给他写信,一任汩汩的情思泻满那久违的信笺。然后便是长长的期盼,度日如年的滋味莫过于此了。

终于,收到了他那穿山越岭的回信,无边的幸福立刻簇拥了她。以后的日子里,她关了手机,疏远了电脑,与他频频地鸿雁传书起来。遥遥的时空,非但没成为阻隔情感的障碍,反成了拉近心灵的桥梁。

第二年夏天,她再次急切地踏上了向西南行进的列车,倒换了三次汽车,在凸凸凹凹的山道上颠簸了十几个小时后,她终于又来到了那个让她魂牵梦萦的小山村,站到了那个依旧很破烂的小学校前。

对她的突然到来,他先是愕然,继而脸上浮起一抹苦笑:“你都看到了,许多地方比我在信里向你描述的还要糟糕。”

“可是因为你,这里有了一道迷人的风景。”看着危房内暗淡的光线,和他那比初见时还要消瘦的面颊,她的心不禁猛地一沉——那是现实与梦幻不可避免的冲撞。

她固执地留了下来,和他一起教书、种菜、砍柴、盖房……

一年后,他和她还是分手了。

可以山高路远的爱情,何以夭折于近切的相处之中呢?绝对不只是物质生活贫瘠这样一个简单因素的缘故,可能世间许多爱情的美丽,就在于隔着一段距离,才有了种种浪漫的情节,才有了种种引人遐思的情趣,而一旦消失了中间那不可或缺的距离,无论是时空的还是心灵的,都可能破坏那份相望相寄的美好,这也正应了那条人们熟悉的美学原则——距离,产生美。

没有人会怀疑她曾爱得怎样的痴迷、怎样的炽热如火,在她一次次把爱的缤纷思绪交给绿衣信使时,在她跋涉崇山峻岭赶赴心灵的约会时,那是她爱得激情澎湃如滔滔江河;在她蓦然回转身来,重新走回都市时,却是她爱得理智果决如无语的长堤。

清风明月里的爱情瓜语(1)

那么多的人生风雨过后,他依然怀抱着大学校园里特有的那份清纯,怀抱着诗意的痴情,在苦苦地期待着她能够读懂他的心语。

自从男友东渡扶桑以后,无边的落寞就追随在她的左右,直到最担心的结局终于发生——曾经海誓山盟过的爱情,就那样轻飘飘地说走就走了。炎炎夏日,于她已是彻骨的寒冬,她欲哭无泪。

邂逅同窗谭谈,她抛却了所有的矜持,向他倾诉了一个畅快淋漓。她知道他曾暗恋过自己,只是当年孤傲的她正被卓尔不凡的男友吸引,根本没心思阅读谭谈偷偷塞给她的那些情诗,甚至没在意学业一向平平的他怎样发愤,在老师和同学们惊讶中考上研究生,并留在了那所著名的林业大学做了老师。

谭谈默默地倾听着,偶尔插一语:“都是缘分啊,也许感觉失去时正是得到的开始。”

“你也相信世间真的有所谓的缘分吗?”望着谭谈,一缕怅然拂过她的心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