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开局盘点悲情文人[历史]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99章(第1页)

第99章

李清照

【其实许多文人对李清照的评价略有偏颇,李清照并非只会写一些闺怨之作,对于国家大事她也有自己独到的见解。】

公元1130年,建炎四年。

已经重用岳飞的赵构觉得一切都顺利起来。

毕竟幕中女子除了岳飞之事都没再提到过他,他跟其他人的想法不一样,他觉得没提到自己反而是个好消息。

若是能有秦皇汉武那样的称赞当然好,可显然自己没有,便也不用强求太多。

至少他在后世是南宋开国皇帝,这等称呼已然不错了。

听了幕中女子的话,他不由得感叹,“所幸此女并没有进宫。”

他是知道李清照的,确实是才女。

若是她进了宫,在后宫惹出些乱子怕是难以平息。

莫想重用此女之事了。

【说起这个又要从安史之乱说起了,公元755年,天宝十四载,安禄山以讨伐杨国忠为由,自范阳起兵,安史之乱,此次反叛来势汹汹,打了唐王朝一个措手不及,不久后洛阳失守,第二年长安失守,直到公元757年至德二年,才又收了回来。】

公元744年,天宝三载。

李隆基近来遇到了不少嚼舌头根子的奴才。

一开始气得不行,可久而久之却发现有些奴才就是拿他的事自己充脸子,他也不责怪他们,只是轻咳两声盯着那些奴才看几眼,对方自然就唯唯诺诺地话都不敢说了,甚至还有人被吓尿了裤子。

自从看到那场景,李隆基对这点事完全失去了兴趣,他越活越回去了,居然以此为乐。

然而把这乐子丢掉之后,他惊奇地发现自己再听到此类事情已经可以完全不在意了。

若是不是怕宫内变得乌烟瘴气,他都懒得管。

故而听到幕中女子再说起这些话,已经完全没了什么反应。

该做的他都做了。

虽然事情还没完全解决,但都朝着自己设定的方向在发展,这就行了。

【对于安史之乱,许多文人都有不同的看法,在公元761年,上元二年的时候,唐代学者元结写了一篇《大唐中兴颂》以歌颂大唐中兴。】

【这篇文章其实并不是很出名,真正出名的是颜真卿刻在祁阳浯溪悬崖上的作品,因为有了颜真卿的石刻,这篇文就被许多文人注意到了。】

自从上次被幕中女子提及,颜真卿写字便更加勤奋。

果然,没过多久,圣人的召令就来了,召他入长安定是有不错的待遇。

他得多谢这巨幕。

而幕中女子这话,也是在夸自己吧。

因自己而使文章有名,听起来挺不错。

【后来到了北宋时期,张耒为这碑文写了一首《读中兴颂碑》,在这首诗中,他并不像元结一样赞颂唐玄宗父子的功绩,而是夸赞当时为收复两京而立下赫赫战功的郭子仪,但是他真正表达的是对自己的仕途不顺的感慨。】

李隆基已经给郭子仪以及幕中女子所提及的一些功臣加官进爵。

这其中也有为李亨求情的,还不少,他一概没理。

李隆基一向没把太子放在心上,当然了该有的教导也没少,只是没想到他背着自己倒也干了不少的事。

然而现在李隆基也明白了,若是连自己都看不上,那他定然是有问题的。

所以现在对李俶,他得费点心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