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解读湘人:湖南人是天下的胆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4部分(第2页)

岳阳楼立在阅兵台已风雨千年了。

岳阳楼像一个人。岳阳楼就是湖南人。

一位“梁、柱、檩、椽全靠榫头”衔接,相互咬合,稳如磐石的男人。一位“四柱三层”,头戴盔顶的武士。一位如“飞檐”般个性张扬,“纯木结构”纯粹练达的刀客。一位昂头挺胸,“四柱高耸”,“顶檐牙啄”,金碧辉煌的斗士。一只从洞庭扶摇而起的大鹏。

一个敢为人先,“先忧后乐”的湖南人!

“一楼何奇,吕纯阳三过必醉,杜少陵五言绝唱,藤子京谪守巴陵,范希文两字关情,仙耶,诗耶,吏耶,儒耶,前不见古人,独怆然而涕下……”

岳阳楼上这长联,几乎淘尽了这樽木楼的一切。

“袖里青蛇”的湖湘胆气,“戎马关山”的爱国情操,“政通人和”的政绩工程,“先忧后乐”的人文关怀……

遥想公瑾当年,阅兵台上,发令旗下,那些踩波踏浪的荆楚遗民,那些血性武侠的丐帮弟子,就在这湾水域冲刺、劈杀。

周瑜笑了,拥美女小乔笑了。

是美女美丽了战争,还是战争美丽了美女?都因了小乔,因了这位美女。北方有个自信的男人,专门修筑了春闺铜雀台,只为小乔。那男人带来了一支强悍的中原铁骑,只要投下马鞭,就能将长江堵了,将洞庭湖的出江口堵了。

关于水:隐逸性灵显智慧(4)

于是,荆楚泽国为家园而战,为女人而战。

“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战争将长江洞庭下游的一岸烧红了,那岸叫赤壁。那个北方的男人败走了,那男人叫曹操。

小乔死了,战争结束了,只有爱情活着。

是的,爱情活着,鲜活于在水一方的君山岛上。

浩荡的洞庭湖绵延八百里,湖中就两个岛,君山与赤山。洞庭行船几乎没有什么港湾可以靠泊的,倘若时间没掐好,就只得在湖心抛锚,在月黑风高、浪遏飞舟中过夜了。船伙计们对付的不仅仅是“无风三尺浪”的龙王爷,还有出没于湖泽的水匪。洞庭水匪,与湘西山匪一样浸淫着南蛮的血腥与杀戮。

君山可以靠泊。

4000年历史的君山,面积为祖国千万分之一的君山(平方公里),72座山峰,72座庙宇,72个溶洞,72种植物……“72”在君山是个吉祥的数字。这些物质的东西在与时间的对抗中,很快就变形了,有的消失,有的正在“模糊”。但有一些却留下了,譬如文化,与文化有关的爱情,与爱情有关的一些物质。

离船码头不远的那些伸向洪波中的巨石,传说是秦始皇留下的。君山原不叫君山,叫洞庭山或荆山。山下常有金童*奏出的金石丝竹之声,给楚人以快乐与幸福。在与秦人的争战中,为了楚人的便捷,为了还以秦人水的颜色,洞庭龙王爷从君山岛上开了扇天窗……秦始皇笑到最后,征服者以胜利的姿态用石头将君山龙门堵了,还盖上皇帝老儿的“封山印”。玉玺是不能动的,由此便保留至今2000多年了。40多万年的沉积岩,在文化的浸泡中,寿命如此之短。

楚人是不信邪的,他们仍在石头上留下纹饰,甚至刻上自己的名字,加入自我的成分。双手染有太平军血迹的湘军水师总领彭玉麟来了,他也是胜利者。已是两湖总督的彭玉麟,在封山印上坐了一会儿,越过一座山坎,来到斑竹山西头,在一个土丘旁蹲下来。人们说那是个墓地,葬着两位美女。于是,彭玉麟令人将墓圆形石砌,前立石柱,饰麒麟、狮、象,中竖墓碑,亲题“虞帝二妃之墓”。1918年,一个叫舒绍亮的湖南人写了副对联:君妃二魄芳千古,山竹诸斑泪一人。

过了些年,湖南人毛泽东写下“斑竹一枝千滴泪,白云愁色满苍梧。”4000多年前,禹帝南巡检查对南蛮教化的成效,两个叫娥皇与女英的嫔妃随后纷至沓来,所乘帆船被风浪阻于洞庭山(君山)。大风止息时,却传来了禹帝驾崩于苍梧的噩耗,两个女人抱头痛哭,扶竹南望,涕洒竹枝,一滴,两滴,三滴……在竹枝上慢慢渗透,时间里风干四千年。“禹帝南巡去不还,二妃幽怨云水间。当时垂泪知多少,直到如今竹尚斑。”民间如此唱和。虽说是“两个小蜜的爱情”,却酸到了楚人的心田,悲到了湖南人的脚尖。

人们关注竹子的爱情,竹子爱情的美丽,是因为与自己祈求美好爱情的愿望关联着,与美好爱情希冀关联着。书生也不会例外。柳毅是个书生,一段婚外恋情如期发生了。

故事中心地点是一口柳毅井。N次落第的书生柳毅,在发妻的资助下再次赶考,不料又掮回个“孙山之后”。归途上,他与满面泪痕、年轻貌美的牧羊女相遇。牧羊女自称是洞庭龙王的女儿,因受丈夫虐待而流落此地,祈请柳毅由枯井入海捎信给龙王,企盼早日归家。书包 网 。 想看书来

关于水:隐逸性灵显智慧(5)

柳毅算是对牧羊女一见钟情了,他忘了家里还有位糟糠之妻,不远千里来到君山,找到枯井,直下龙宫,完成传书大业。龙女得救了。于是,龙女与前夫离婚,柳毅也抛下发妻,俩人喜结连理。看看,这梅开二度的爱情,让“柳毅井”两侧虾兵蟹将们笑成了春风中的杨柳。“一口井,只想把两个世界连接起来。人们想了那么多年,信了那么多年,今天,宇航飞船正从另外一些出口去寻找另外一些世界……”这是余秋雨先生说的。这婚姻自由真好,这婚外情真好,这爱情岛真好。

娥皇、女英两姐妹给君山岛带来爱情的同时,也捎上了滋润爱情的几棵茶种。后唐的第二个皇帝明宗李嗣源,头一遭上朝,侍臣为他捧杯沏茶,杯里一团白雾腾空而起,抬头一望是只白鹤。白鹤对明宗皇上点了几下头,翩翩蓝天而去。再往杯子里看,茶叶齐刷刷地悬竖而立,就像破土而出的春笋,一会儿又慢慢如沉鱼落雁,如雪花坠落,如旗枪倒挂……明宗感到奇怪,偏头问侍臣。侍臣说,这是洞庭湖君山岛上的“白鹤泉”泡的“黄翎毛”。白鹤泉就是柳毅井水,黄翎毛就是君山银针。明宗一时兴起,下旨将君山银针定为“贡茶”。

是“贡茶”自然也要让刚进京当主席的老乡毛泽东尝尝。于是,当年湖南人便带了些君山银针见毛泽东主席,当众演示时,杯中的茶如长矛,根根倒悬。毛泽东说,这分明是井冈山的长缨,挂在根地的每一个山头,这叫“革命茶”好了。当君山银针再一次送到另一位吃辣椒的伟人*跟前时,杯中的银针茶根根悬浮着,一上一下,往返三遭。小平同志说:“这叫三起三落撒,湖南人辣里藏刀,有法子的嘛。”

南蛮的湖南人信这爱情之外的爱情,相信物质精神互换。物质能产生政治,政治也就影响着身边的一切。

红色湘江

湘江是红色的。血性的湘江流淌着母亲鲜红的乳汁,她是条革命的河。

856公里的湘江,源于广西兴安县白石乡白石近峰,斜贯湖南省境,由湘阴县芦林潭注入东洞庭湖。湘江是湖南河流中的老大,“三湘四水”之称的湖南简称“湘”。“四水”指湘资沅澧,“三湘”是湘江“三段”。湘江水出溶洞山溪,形成白石河,流至阳朔山。阳朔山立有一块“湘漓分派”大石碑,湘水东北而流,漓水西北而去,其是湘漓二水的分水岭,故称“漓湘”。漓江与湘江相连为灵渠。漓湘为湘江上游,从湘江主流与潇水相汇处止。湘水蜿蜒流入湖南零陵,与发源于九嶷山的潇水汇合后北奔,至蒸水相汇处,这节河段为湘水中游,称“潇湘”。潇湘二水流到衡阳,与蒸水合流,为湘水的下游,称蒸湘。“漓湘”、“潇湘”、“蒸湘”统称“三湘”。湘江温柔婉约,纯净透彻,宁静含蓄,以其红色孔武与力量剥离湖湘大地,水滴石穿般“漓湘”而去。湘水与她1300条支系的博大和厚重,超越水的本身,无所不及无所不容的红色雨水,永恒律动,催化生命,润泽万物,涤荡尘世,净化灵魂。养育了周敦颐、王船山、曾国藩、左宗棠、毛泽东这些杰出的湖南人。

1850年1月3日,云贵总督林则徐告病还乡,道经长沙,月夜泊船湘江,与湖南举人左宗棠彻夜长谈,内容涉及国家吏治,民生疾苦,强势边陲。这次历史性的会晤之后的第22年,左宗棠率兵,抬棺出天山,收复新疆,整治西北,名垂青史。如今在当年夜谈的江堤上,放置着一座林则徐与左宗棠相聚船上情景的铜塑,以“湘江夜谈”为题记之。

关于水:隐逸性灵显智慧(6)

湘水育伟人,湘人平天下。大批哲学思想以及湖湘的血性汉子随这条红色的河流走出,他们“经世致用”,他们实事求是,他们举“星星之火”燎原,他们让“长长的太息”掷地有声。一个湖南男人带着一群湖南人,与一群广西人争战,将金田村的洪秀全彻底打倒,然后小心翼翼洞开国门,让洋风吹进家园,然后让蓝墨水与红河谷汇流成铁路、厂房与坚船利炮,真刀实枪。他们为湖南人也为晚清王朝挽回了面子,他们赚回了大把大把银子,甚至捎回天京城里无数美女。他们买田置地,建起了自己的后花园,抚养着那些烈士们的后代。他们也修桥铺路,兴办小学。他们寻求改变只会耍枪弄棒,寻衅滋事的声名,改变不会玩经济的声名。领头的男人叫曾国藩。

于斯湖湘,继往开来。更多的血加入红色湘水洪流,黄兴、陈天华、禹之谟、宋教仁、蒋翊武、焦达峰、蔡锷……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