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我和久美子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61部分(第2页)

“谁能怎么表示,听到这儿大家就赶紧散了,难道谁还能鼓掌叫好不成,这种事情躲都躲不及呢。”

事情至此也终于水落石出,大白于天下。我认为先不论是否有其他的“从犯”听信了他的蛊惑后付之于实际行动,但元凶的他肯定是真出手了。这一次他是来真的了。

原先的每次行动他都躲在幕后扮演着策划组织者的角色,真的到了关键时刻,他就嗖地钻入地下隐遁身形潜伏起来,以待下一个时机的到来;而这次,他也可能觉得再如以往那样光动嘴不动手有些说不过去了,人民群众的眼睛也越来越亮,只有身先士卒这一招可以扭转败局。

经过更深一步的分析后我又得出了一个新的结论,他家楼下那个院子中的垃圾可能全是他一个人所为,楼上的邻居们没有跟从。为什么这么说,我是依据现在躺在那里的垃圾做出的结论,算是用事实来说话。因为我发现所有的垃圾都不会变质*而生成难闻的气味,都是些纸屑、口袋、塑料,这一来就引起了我的注意。既然是随手一扔,怎会将手中的物件遴选得如此精心,如果不是担心窗外的垃圾会变质*而生成污染源给自己的生活带来不便,躺在那里的垃圾绝不会是现在这个成分,瓜果皮核什么的,鱼头鱼尾什么的,骨头棒子剩饭剩菜什么的,谁家每天不生产出一大堆,狠狠心的话,随手这些东西就飞出去了,怎会把机会留给芭比娃娃。

而如果上述“污染型”垃圾被随手扔出去的话,谁会最受伤害最痛苦呢,答案显而易见,就是一楼一号家自己。谁喜欢自家楼下就是垃圾堆,苍蝇嗡嗡地成群飞舞,臭虫横行,污水横流。综上所述,这些被丢弃在那里的垃圾就是他自己精挑细选后故意扔出去的,既不给自己的生活带来太大的危害,也能起到杀敌的效果,其心不可谓不阴险,其招不可谓不毒辣。

我再次郑重地宣称:我服了!真的服了!

至于电视台记者是被谁找来的,就不得而知了,也许是某些看不惯的住户,也许是某些环境保护主义者。反正我是实实惠惠地上了一次电视,而且脸上还没有被马赛克遮挡住,这下全市人民都认识我了,也终于由人名变成了名人。生活就是最好的教科书,不要小瞧躺在路边的一个小小的烟头或者一处小小的痰迹,也许那背后就是一段神奇莫测的故事……

这个新年久美子要在中国度过了。其实她也可以回日本与家人团聚,但由于牵扯到元旦过后的正式的求职面试,所以她还是决定不要来回折腾了,既费时间又费金钱,尤其是当下这个钱不好挣的年代,事事都要学会节省和精打细算。

日元又贬值了,久美子愈发忧郁。比起久美子当初刚来中国的时候,日元在近两年的时间里不知不觉地贬值不少。久美子说学校里不少靠积蓄生活的日本同学都在叫苦,同样的日元两年后的购买力却下降不少,一一过起了居家生活,自起炉灶生火做饭,再也不舍得随随便便到外面聚餐消费奢侈了。

“很多日本人也都开始打听寻找工作,教日语成了最热门的临时工。”久美子还帮着别人推荐过日语学校的职位。

“日元贬值,人民币升值,是不是说中国的经济越来越好了?”久美子问。自从闹起了日元贬值危机以来,她也开始关心起了宏观的中国经济,张口闭口都离不开这类话题;不是昨晚在电视上看了某个经济类节目,专家学者是怎么说的,就是日本当下正流行某本有关中国经济走向的时髦书,净跟着操那没用的心。

“你操那心?经济的走向跟咱们有什么关系,别听那些专家在那儿瞎白活;再说了。你能听得懂吗,听懂了人家还能是专家吗!”

“白活”又是一句方言,意思和之前的“泡”差不多,文绉绉的解释就是“天马行空地说,一个劲地说,不停地说。”

“可是要是经济不好了,像这样日元贬值了,我不也遭受损失了嘛。”久美子不愧是学校里教出来的汉语,比我说得还“正规”。“遭受损失”——说“赔”不就完了!这都怪我,还是没有调教好。

“你就更不用担心了。你在这边挣了人民币再拿到日本花,这不就赚了嘛。”

“那要是日元和人民币都贬值了怎么办。”

“负负得正嘛!保持原样呗。”

“万一中国和日本的经济都不好了怎么办。”

这心操的,没边了。

“不会出现这种情况的。真要是出了这种事,咱俩也没什么可怕的,因为到时候全世界也剩不下几个国家的人能吃香喝辣的了。”

“真的?”

“真的。你呀,别没事听那些屏幕里的专家泡,听我的准没错。我就是专家!”我没有告诉久美子我这个专家是自封的,连证书都是自己颁发的,印章都是自刻的。

据久美子讲最惨的还不是日本留学生,韩国留学生的境遇比她们还要惨。韩元最近确实跌得厉害,反正我对经济一窍不通,搞不懂一个国家的货币为何会跌成这样,难道是在证明这个国家的经济自由度高吗?久美子说原来特别爱聚会的韩国留学生都开始过起了庶民生活,再也不敢上顿烤肉下顿烤肉的狂吃海喝了,一份套餐,一碗米线也都吃得下去。

确实,工作上我接触过一些韩国人,都是好酒量,特别喜欢宴会,喝起白酒一点儿也不逊色于中国人。我也稍稍对比了一下,如果将中国人和日本人化为两极的话,韩国人给我的感觉是处于两极之间,两边的某些特质都占有一些,又自成一派。

出门前我都会犹豫一阵儿,拿不准是否要戴帽子出去。因为我已经是上过电视的名人了,好像不戴顶帽子挎副眼镜啥的有些说不过去,对不起自己的名头;但我又有些后怕,怕刻意的打扮往往更可疑,而且人家认出我来一张嘴就是:快来人啊!这就是往楼下扔垃圾的那个小子。签名不要钱哪……

你说,我该怎么办。

四十九下 炕尾炕头汗淋漓 神乎其技隐市井

“买的保暖裤穿了吧。”

久美子拎着出门旅行时必备的那只米黄色旅行包从校门口的传达室中走了出来,紧跑几步来到车前拉开副驾驶的车门钻了进来,不愿在室外多呆一秒钟。这是元旦的清晨,今天我要和父母还有第一次上门的久美子回姥姥家探亲。我先来到久美子的大学接她,然后再返回去接父母,从家里一齐出发。

“穿了穿了。真暖和。”久美子说着拍拍上身,一脸的幸福。

我昨天紧急拖着久美子去商场买了一套保暖内衣,打六折,据说是名牌,价格能接受质量,做工也可以,所以就买下了。这是来自母亲的命令,不容违背。这几天姥姥家地区的持续降温让母亲很担心久美子能否挺得过来,她那小身板基本没什么脂肪御寒,陡然经历这零下七八度的未知世界怕她冻坏了。

其实久美子已经见识过这边的冬天是个什么样子了,可母亲就是不放心,再加上平时只要天气条件允许,久美子就会急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