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十里景同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9部分(第1页)

“二小姐有礼。”景宫眉微点头。

初六脸上笑着,额头却冒出一层细密的汗,他笑道,“二小姐,夫人还等着三少奶奶过去……”

“放肆!主子还没讲完话,你一个奴才插什么嘴。”秦幽云一脸戾气,狠狠瞪了初六一眼,看向景宫眉时又漾起一股笑意,“叫表嫂见笑了。这等奴才不敲打就爬咱们头上来了。表嫂今日既是受奶奶之邀前来,想必奶奶是有要事。幽云还是不打扰了。”

她笑了一声又看向初六,“仔细长眼了!莫要把外人随随便便领回府,咱秦府家大业大,也吃不消一个个穷亲戚爬进门来!”

说完她若有所思地看了眼景宫眉,然后翩然转身径自离开。景宫眉心中虽恼,却也不适合发作,只是皱了皱眉头继续让初六带路。

“初六,二小姐是……”

初六讪讪笑道,“回三少奶奶,二小姐是大夫人嫡亲的嫡孙女儿。”

大夫人的孙女?景宫眉暗道,这秦府当家秦仲国有三房妻妾,大夫人王氏生有一子一女,想来着二小姐秦幽云是王氏的儿子秦优的嫡女。这秦优的妹妹是秦水儿,据紫环查来的消息,秦水儿便是宇庆宁的亲娘。那秦幽云和宇庆宁不就是嫡亲的表兄妹了么。

秦府布局甚广,府邸深而大。老太君住延寿院,在府邸最北。秦仲国住清心院,在延寿院正南。西面的仙荷院住着秦仲国的正房大夫人王氏,西面往南依次是楚氏的月辉院和韩氏的瑾瑜院。西面再往南是秦家三位孙小姐的园子,幽园,暮园同西园。府邸东面则是秦仲国的几个儿子女儿的园子。园子与园子之间种着翠竹茂树,亭台楼阁水榭走廊。乍一眼望去,绿树掩映下,只能瞧见白墙黑瓦,或是一角斜飞的屋檐。

景宫眉三个人在初六带领下走了一刻钟仍未走到。

“初六哥,请问多久能到?”紫环笑问道。

初六嘿嘿一笑,原本灵动的脸浮上了一丝憨厚,“快了,过了这片园子,便是大夫人的仙荷院了。”

紫环笑,“你可别诓我们啊。”

“小的哪里敢。”

不消一会,果真到了一处洞开的绿漆门前,初六同门边站着的丫头细细说了几句,便对着景宫眉作揖离开了。临走前,紫俏塞了点碎银子给他,他一张脸喜得红彤彤的。

“三少奶奶请里边走。”小丫头微笑地走在前方,“夫人恰好礼佛毕了,三少奶奶来的真巧。”

景宫眉笑笑,不知道说什么好。

“绿禾姐姐,宇家三少奶奶来了。”小丫头站在门外,对着门内一名十七八岁左右的女子说道。

名为绿禾的忙不迭跨出了屋子,圆圆的脸,细长的眼睛,笑起来颊边梨涡淡现,甚为甜美。她打了个眼色,小丫头便匆匆告退。

“三少奶奶里边请,夫人正念叨着,您便来了。可真是巧。”她扶了景宫眉一把,然后挑起了房内的一处八宝门帘。

紫环与紫俏也跟了进去。

“夫人,人可来了。”绿禾笑道,将景宫眉迎进了屋,然后站到了王氏的旁边。

屋内有一张雕花大床,靠门倚着一张美人榻。王氏梳着高高的发髻,穿着一身满福团花的锦袍,正斜斜倚在榻上,白皙的手捧着一只青花瓷茶杯,她肤色白腻,眼角有淡淡的细纹,全然不似近甲子的女子。同绿禾穿的差不多的一名女子正坐在一边替她捶着腿。

景宫眉忙不迭福了福身,“宫眉见过夫人。夫人安好。”

瞧见景宫眉进来,王氏慵懒的眸子多了一丝温和,她笑着让绿禾搬了凳子,“来来,坐吧。我都一把骨头了,不兴那些礼数。”

景宫眉笑着坐下,“夫人哪里话。夫人是长辈,宫眉是小辈,这是该做的。”

王氏笑得更开了些,“绿禾,还不快些泡了茶来。”

绿禾笑嘻嘻地应了声,打了帘子出去沏茶。王氏便温和地问了景宫眉一些琐碎的问题。景宫眉含笑一一答来,气氛还算轻松。

“孙媳啊。”王氏直接抹掉了外孙的“外”字,“庆宁呢?他怎的不陪着你来?”

景宫眉此时接过了绿禾递来的茶,笑道,“相公今日早早有约,故而不能陪着孙媳来。不过相公托宫眉带来了一品堂的燕窝,说是孝敬夫人您的。”

她说着,紫俏便将手上托着的黄花梨木盒子递给了绿禾。

王氏笑得更欢了,“庆宁这孩子,想见他一面真是比登天还难。难为他还记着我这个老婆子。”

景宫眉笑笑,心中有些气恼,他不陪她来拜访,她还得帮他做足面子。真真可恼。

王氏笑着,眼睛却一直落在景宫眉身上,半响,她挥了挥手,“绿禾绿水,我准备的那些东西可都在库房备好了?”

绿禾笑,“回夫人,早早便备好了呢。”

王氏点头,“绿禾,你们带着孙媳的两个丫头一道去点点吧。我同孙媳有些知心话要讲。”

绿禾乖巧地应了声,随即带着紫环她们打帘子出去了。一时间,房间内就只剩下王氏同景宫眉两人。

王氏看着她,面色渐渐有些疲惫,她淡笑,“孙媳啊,庆宁他|娘亲的事,往后你总会知晓的,我也懒得叙述一遍。当初庆宁娘亲铁了心要嫁到宇府去,我这个做娘的也是无可奈何。我晓得,庆宁在宇家是庶出的三少爷,而你是景家嫡出的四小姐,论起门当户对,庆宁还有些配不上你。但在我这个老婆子心里,庆宁是独一无二的。他是我嫡亲的亲外孙,是秦府嫡出小姐的长子。凭这个,他并未委屈了你。”

王氏说了几句,渐渐严肃起来,一双眸子退去了慵懒,多了几丝精明,“先前老爷有所顾忌,如今秦府孙辈里子嗣单薄,老太君便动了让庆宁记进宗谱的打算。他若进了宗谱,便是名正言顺秦家的嫡外孙!可是不能被人小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