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荒地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5部分(第1页)

得梅子不应该轻易离开荒地。何况家里的日子又不是过不去。

紫飞不想给梅子泼冷水,便说:“你先别急。我这边替你找打听一下工作,等富才回来,我和你哥一起去一趟荒地。再说也快过年了,要工作也得等春节后。”

梅子说:“这样最好。我想富才也不会不同意吧。嫂子,我呆在家里真的感到没意思,你一定得帮我。”

紫飞给她的回答是肯定的。

紫飞还留梅子吃饭,梅子撒了个小谎说:“我好久没回娘家了,想回去看看。饭不吃了。哥那边你也一定替我说说。”

梅子还说:“其实家里就你和哥的话最有用。”

紫飞拍拍梅子的肩头说:“知道。你放心吧,只要你有这个心思,嫂子我一定让你满意。”

紫飞的话让梅子吃了颗定心丸。

除了在紫飞那里得了个满足的答复,今天梅子还有一门心思藏着。梅子走出校门就哼起小调来。梅子会唱很多歌,即使能完整唱来没几首,但哼哼只需要熟悉其中一些的调子就行。

窄小的庙地墙弄是学校去街市最便捷的一条通道。四季没有什么阳光,两边是明清时代遗留下来的建筑。那些建筑是这条墙弄的特点,也是固湖老镇子的特点。梅子熟悉这里的一切。

墙弄的出口,也是和老街交叉的路口,原本有固湖镇的邮电所,以前经过时总能听到里面接线员喊话声,接插线路声;或者是电报员的“咚关、咚关”之类报码声。要说这里的变化,也许就是邮电所的搬迁。邮电所迁往新街,靠近自由市场那边,好多年了。其实不光是邮电所,整个固湖的很多单位如今都在往新街搬。

兴奋着的梅子脚步轻迈,也不怎么留意老街的那些铺子。老街还是有很多铺子,起码那些传统的店铺都还在。弹花店、棕棚店、秤店、老理发店、打铁店、染布坊……咸货店也没搬。走过咸货店时,梅子鼻歙了一下,咸货店里的咸鱼气味,豆瓣酱气味,干海带气味……诸多的气味混杂在一起,产生一股特殊的气味。这是吃不饱又吃不好年代特别受刺激的气味,今天闻着依旧敏感。

新街在南凉亭外。凉亭塌了一半以后,如今已经被拆除。早年,凉亭旁边还有一座庙,叫下山庙。固湖镇有上山与下山之分。但其实镇内并没有什么山,谁知道这上山与下山是怎么得来。

到了新街,右边一开始便是供销社收购站的房子。一长溜,里面有收购废品,收购茶叶,收购蚕茧,也收购可以做药物的山野杂货。收购站对面,过去是一个村子的晒谷场,如今还是空闲着。边上的房子,现在成了木业社的锯板厂。锯板机“吱吱嘎嘎”声音刺耳。

下去是供销社商店大楼,对面是卫生院和生产商店。再往下去是镇政府,市场,还有一些新盖的民居。镇子到北溪上游的降渚溪为止,再过去便是水稻田和桑果园了。

()

供销社商店隔壁有条弄堂,弄堂比起街道来要窄,但足以通过汽车。镇服装厂就在这弄堂里面,进去没多少路。

梅子来到弄堂口时,好些人正从弄堂里面出来。其中大部分是女孩子。梅子猜想,那些人可能是服装厂新招的工人了。之扬昨天说过,今天报名。

进厂尽管要交押金,但来这里的人大都脸上还是挂着欢喜。

从进入新街起,梅子就在注意过往行人,她的目标是之扬。梅子要去服装厂,也是想见到之扬。昨天他说过,今天要陪妹妹之瑛来厂里报名,付押金。

梅子边走边留意过往行人,也朝厂里的大门口张望。没有发现之扬,也没有发现之扬的妹妹之瑛。梅子并没有因此气馁,继续往前走。

服装厂有两幢三楼,大楼是新盖的,外墙撒了一层由碎玻璃和白色碎石混合起来的末子,乍看是浅绿色,在四周建筑中很是显眼。进入工厂大门,梅子没见到斑鸠毛,却迎面遇到了夜开花和她的妹妹海红。姐妹俩看到梅子就喊起“婶子”来。

“阿欣,阿红。你们也来了?”梅子和姐妹俩打招呼。

姐妹俩脸上也显着几分喜色,看样子她们是来招工,而且可能是被招了。

“运气还真不错。”夜开花尚未走近梅子就说开了:“我是带阿红来碰碰运气,没想到来巧了。”

“婶子,你也来吗?”海红问梅子。

梅子说:“我是瞎凑热闹。来看看……”

“婶子,你不是有顺才叔吗,想找份工作还不是小事一桩。”夜开花说。

梅子说:“这事我还没想好。先来看看,如果合适,回头再跟他说去。”

夜开花见梅子也要去看看,于是说:“婶子,你先去看看,我们在这里等你。还有之瑛也在里面。她和之扬一起来的。等会我们一起回去吧。”

听夜开花说之扬也在里面,梅子心里倒起了几分紧张。这紧张来得有道理,又似乎没有道理。然而到底有没有道理,梅子自己也说不清楚。反正是紧张了。

“哦。好。”梅子回答着,回答的声音有点乱。好在夜开花根本不在注意。

姐妹俩往弄堂外走,梅子进了大门口。

大概是过了报名的高峰期,大楼下报名处的人已经不多了。梅子过去,一眼就把之扬兄妹俩给认了出来。之扬正在给妹妹之瑛填表格,之瑛站在一旁看着哥哥写字。见到之扬的背影,一种亲切感顿时漾了上来,梅子没犹豫就走了上去。

梅子尚未走近之扬兄妹俩,突然听到有人喊她。

“梅子。”

梅子先是一怔,然后顺着声音来的方向看喊自己名字的人。

楼梯口,有人冲着自己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