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大明小卒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37章大首领不是人137(第1页)

榆林城,被蒙古人称为骆驼城,意思是望之便惧怕。

榆林兵,被蒙古人称为天下雄兵,意思是很能打。

故而,曹文诏和左良玉都觉得这位大首领不招惹榆林城便罢,若是招惹榆林城,那就是自讨苦吃。

看到曹文诏和左良玉颇有些得意的样子,李定国便说道:“尤家三兄弟,已经战死了一个,剩下的两兄弟,一个已经渡过黄河去了山西。现在,榆林城里面只有老二尤世威在……”

尤家三兄弟三总兵,可见,这尤家三兄弟有多厉害。

其中,更以老二尤世威最为厉害。

左良玉原先是昌平副总兵,而尤世威先前的官职就是昌平总兵。也就是说,左良玉曾是尤世威的手下。

尤世威也是奉了兵部来的檄调,来陕西剿寇的。

只是,他本身就是榆林卫人,且比左良玉出发晚很多,到了陕西以后,便得知大部分贼寇都已经渡过黄河去了山西。

于是,他就在榆林这里防守,防备贼寇从这里渡过黄河,去往山西。

尤世威的哥哥尤世功,与建奴打仗的时候战死,死前也是总兵官。

弟弟尤世禄,是宁夏镇总兵,已经带领军队去了山西。

榆林城里,有号称天下雄兵的榆林兵,还有一门三总兵之一的榆林镇总兵尤世威坐镇。

曹文诏和左良玉都认定,李定国的好日子终于到头了。

特别是左良玉,他以前是昌平副总兵,尤世威是总兵,他自然觉得李定国肯定不是尤世威的对手。

尤世威打仗有勇有谋,可不像贼首李定国这样,就会搞一些小动作,胜之不武。

所以,左良玉看向李定国的眼光,就更是有看热闹的意思。

看到左良玉有幸灾乐祸的意思,李定国就突然说道:“嗯,我已经想好了,若是尤世威不肯给东西,我就让昌平兵攻打榆林城。”

“啊?”

左良玉懵了,心说这算什么本事,让昌平兵去打他们曾经的总兵官,他们能干这事嘛?

干不干,那得李定国说了算。

李定国派了一人,去榆林城送信。

信是写给榆林总兵尤世威的。

虽说是信,实际上是公文,因为盖了两位总兵官的大印。

信上说,昌平总兵良玉,协同绥德总兵文诏,一起去往山西剿寇,无奈军中钱粮俱以耗尽,请榆林镇总兵官见此文后,立即拨付粮米多少,银子多少,骡马车辆多少,棉布多少,火药多少,衣甲多少,谷种多少,三刃骅犁多少,草席多少,耕牛多少,三眼铳多少,五眼铳多少,弓箭多少,随军伕役多少……

反正,三页纸的信,除了第一页第一行以外,剩下的写的都是索要的东西。

尤世威看完信以后,又仔细看了看那两颗红色的四方大印,发现大印对,确实是绥德总兵曹文诏和昌平总兵左良玉的大印。

只是,这上面要的这些东西……

“娘的,这二位莫不是变成鞑子了吗?”

鞑子,就是榆林军民对蒙古人的蔑称。

榆林人痛恨蒙古人,以前两边还没有互市的时候,鞑子也是索要无度,什么也要,用得着用不着的都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