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解开一切红楼梦之谜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二真假宝玉下(第1页)

甄宝玉和贾宝玉同名、同貌、年龄相同、为人处世相同、处境相同,甄宝玉和贾宝玉一共有二十个相同之处,因而甄宝玉和贾宝玉就是同一个人。

作为同一个人的甄宝玉和贾宝玉,他们两个就连思想也相同。

甄宝玉所说的“这女儿两个字,极尊贵,极清净的,比那阿弥陀佛,元始天尊的这两个宝号还更尊荣无对的呢!”,其实就是源自于贾宝玉说的那句的“女儿是水作的骨肉”。

【《红楼梦》第二回,

但这一个学生,虽是启蒙,却比一个举业的还劳神。说起来更可笑,他说:‘必得两个女儿伴着我读书,我方能认得字,心里也明白,不然我自己心里糊涂。’又常对跟他的小厮们说:‘这女儿两个字,极尊贵,极清净的,比那阿弥陀佛,元始天尊的这两个宝号还更尊荣无对的呢!……’】

【《红楼梦》第二回,

独那史老太君还是命根一样。说来又奇,如今长了七八岁,虽然淘气异常,但其聪明乖觉处,百个不及他一个。(贾宝玉)说起孩子话来也奇怪,他说:‘女儿是水作的骨肉,男人是泥作的骨肉。我见了女儿,我便清爽;见了男子,便觉浊臭逼人。’】

而贾宝玉所说的“女儿是水做的骨肉”,则是出自于“上善若水”。

“上善若水”出自老子的《道德经》。此后水在我国古代文化中,就一直有“上善若水”的说法。

【上善若水,汉语成语,出自《道德经》:“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

请大家注意“上善若水”中的“水善利万物……故几于道”这一句——因此,“水”,“故几(近)于道”。

“道”,先有“道”的概念,才有“道家”和后来的“道教”。因此,“道”高于道教至尊元始天尊,也高于和元始天尊同等地位的阿弥陀佛,这是毋庸置疑的。

而“上善若水”中的“上善”,就是至善、最好的意思。既然“水善利万物……故几(近)于道”,那么作为至善的、最好的“几(近)于道”的水,它是接近于“道”的——因此,水的地位当然是高于元始天尊和阿弥陀佛了。

贾宝玉说“女儿是水作的骨肉”,既然“女儿”是“水作的骨肉”,那么以至善的、最好的“故几(近)于道”的水做成的“女儿”——她的地位当然是高于元始天尊和阿弥陀佛了。因此,甄宝玉说“这女儿两个字,极尊贵,极清净的,比那阿弥陀佛,元始天尊的这两个宝号还更尊荣无对的呢!”

此证,

甄宝玉的话“这女儿两个字,极尊贵,极清净的,比那阿弥陀佛,元始天尊的这两个宝号还更尊荣无对的呢!”来源于贾宝玉的话“女儿是水作的骨肉”。而贾宝玉的话“女儿是水作的骨肉”,源自于“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近)于道。”因而,贾宝玉和甄宝玉的思想相同。

因此,脂砚斋才特意在甄宝玉的“这女儿两个字,极尊贵”这句话后写下批语“故此处极力表明,以遥照贾家之宝玉,凡写贾家之宝玉,则正为真宝玉传影”来暗示,贾宝玉和甄宝玉就是同一个人。

脂砚斋批语里的“故此处极力表明,以遥照贾家之宝玉”,就是指甄宝玉的“这女儿两个字,极尊贵”这句话就是来源于贾宝玉的那一句“女儿是水作的骨肉”的。

【《脂砚斋重评石头记》第二回,

但这一个学生,虽是启蒙,却比一个举业的还劳神。说起来更可笑……又常对跟他的小厮们说:‘这女儿两个字,极尊贵,极清净的,比那阿弥陀佛,元始天尊的这两个宝号还更尊荣无对的呢![甲戌侧批:甄家之宝玉乃上半部不写者,故此处极力表明,以遥照贾家之宝玉,凡写贾家之宝玉,则正为真宝玉传影。]……’】

如果贾宝玉和甄宝玉不是同一个人,他们能说出“女儿是水作的骨肉”、“这女儿两个字,极尊贵,极清净的,比那阿弥陀佛,元始天尊的这两个宝号还更尊荣无对的呢!”这么刁钻古怪而又思想一致的话吗?

不能。

因此贾宝玉和甄宝玉就是同一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