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解开一切红楼梦之谜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十五对臣有一子的思考下(第1页)

现在我们知道,曹寅的奏折里所写的“臣有一子”,不能单独拿出来看。不能单凭曹寅的“臣有一子”这一句话就断定,曹寅在康熙四十八年就只有曹颙(曹连生)这一个儿子。(当时曹頫还没有过继。)

那么曹寅的“臣有一子”这一句话是什么意思?

曹寅的话“臣有一子,今年即令上京当差”是要连起来看,笔者猜测曹寅的“臣有一子,今年即令上京当差”这句话的意思是:

曹寅有一个儿子(曹顒),(今年——即康熙四十八年就成年了),曹寅今年就让他去北京(为皇帝)做事。

那么,按照我的猜测,曹寅的话“臣有一子”的意思是:他的一个儿子(即曹顒)今年成年了。

然而,这要怎么去证明?

清朝时,男子成年的年龄是十六岁。

【《清史稿》志九十五《食货一》户口田制,有规定:

凡民,男曰丁,女曰口。男年十六为成丁,未成丁亦曰口。】

笔者翻译一下《食货一》的这句话。按《清史稿》志九十五《食货一》户口田制所记载的规定:清朝的人,男的叫做“丁”,女的叫做“口”。男的到了十六岁就成年,未成年的男童也叫做“口”。

《红楼梦》第七十五回,也写到当时的男子十六岁成年。

【《红楼梦》第七十五回,

此间伏侍的小厮都是十五岁以下的孩子,若成丁的男子到不了这里,故尤氏方潜至窗外偷看。】

“孩子”,说明没有成年。

“成丁的男子”,说明成年了。“成丁”,就是成年。

所以,按《红楼梦》“此间伏侍的小厮都是十五岁以下的孩子,若成丁的男子到不了这里”这句话所写,当时的男子十六岁成丁(成年)。

清朝时,男子十六岁成年。那么如果曹寅在康熙四十八年的奏折里的话“臣有一子,今年即令上京当差”真的是指他的大儿子曹寅曹顒此年已经成年了,那么曹颙在康熙四十八年时,就已经十六岁了。

而曹顒,在康熙五十一年给康熙的奏折上写“奴才年当弱冠”,而“弱冠”泛指男子二十岁左右的年纪,那么即知曹顒在康熙五十一年才二十岁左右。

因此,倒推回康熙四十八年,曹颙是十七岁左右,正好成年了。

【周汝昌《红楼梦新证》,

按曹颙于五十一年曹寅死后上折尚言:“奴才年当弱冠。”

(康熙五十一年)九月初四日曹连生奏折:“曹寅子奴才连生谨奏……奴才年当弱冠……”

曹颙,乳名连生,曹寅长子。江宁织造郎中。妣氏马。】

【《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第1118页,

“弱冠”,ruòguàn〈书〉古代男子二十岁行冠礼,表示已经成人,因为还没达到壮年,所以叫作弱冠,后来泛指男子二十岁左右的年纪:年方~。】

而曹顒,在康熙五十一年给康熙的奏折上写“”,而“弱冠”泛指男子二十岁左右的年纪,那么即知

曹顒在康熙五十一年“年当弱冠”——即二十岁左右,那么倒推回康熙四十八年,曹颙是十七岁左右,正好成年了。

虽然是十七岁左右,在清朝已经是一个成年的男子了,可以去工作了。因此,我的猜测是对的,曹寅所写的“臣有一子,今年即令上京当差”,就是指:曹顒此时已经成年了(十七岁左右了),曹寅今年就让儿子曹颙去北京(为皇帝)做事。

因此,曹寅的奏折“臣有一子”,不能证明曹寅在康熙四十八年只有曹颙这一个儿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