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解开一切红楼梦之谜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十六曹雪芹是曹珍的儿子(第1页)

曹寅的奏折“臣有一子”,不能证明曹寅在康熙四十八年只有曹颙这一个儿子。因而我们可以继续进行“曹雪芹是曹珍的儿子”的研究。

曹珍的父亲曹寅在康熙辛卯年三月二十六日,听到他的死讯——“辛卯三月二十六日闻珍儿殇”。可见,曹珍是死于康熙辛卯年三月的。

康熙辛卯年就是康熙五十年,即公元1711年。那么曹珍在康熙五十年(1711年)三月早夭时,他多少岁了,到留下儿子的年龄了吗?

可惜的是,由于当时我看到的与曹珍有关的资料,就只有曹寅在康熙四十八年所写的“臣有一子”以及他在康熙五十年所写的“辛卯三月二十六日闻珍儿殇”这一句,就是想进行研究一下,也无从下手,无可奈何之下,唯有暂时搁置了。

【胡适《胡適红楼梦研究论述全编》,

《楝亭诗钞》别集卷四,有一题云:“辛卯三月二十六日闻珍儿殇,书此忍恸,兼示四侄,寄西轩诸友三首”。】

后来,又过了一段时间,我想研究《红楼梦》的另一个问题,就又去翻阅了胡适的《胡適红楼梦研究论述全编》,想找的内容没找到,但居然发现了在“乙酉年(康熙四十四年)”担任江宁织造的曹寅的“幼子”的一条信息。

【胡适《胡適红楼梦研究论述全编》,

《耆献类征》与《碑传集》都没有曹寅的碑传。只有宋和的《陈鹏年传》(《耆献类征》卷一六四,页一八以下)有一段重要的纪事:

乙酉,上南巡……车驾至江宁,驻跸织造府。一日,织造幼子嬉而过于庭,上以其无知也,曰,“儿知江宁有好官乎?”曰:“知有陈鹏年。”时有致政大学士张英来朝,上……使人问鹏年,英称其贤。而英则庶人之所傅,乃谓庶人曰:“尔师傅贤之,如何杀之?”庶人犹欲杀之。织造曹寅免冠叩头,为鹏年请。】

“乙酉”就是康熙乙酉年,即康熙四十四年。“上南巡”、“上以其无知也”,这两个“上”,都是指今上、皇上,即当时的康熙皇帝。

从“乙酉,上(康熙)南巡……车驾至江宁,驻跸织造府”及“织造曹寅免冠叩头,为鹏年请”可知,“嬉而过于庭”的“织造幼子”即指当时担任江宁织造的曹寅的小儿子。

我大致翻译原文如下:

康熙乙酉年(康熙四十四年),康熙南巡到江宁县,住在江宁织造署里。一日,江宁织造曹寅的幼子嬉笑玩耍着从庭院中走过(“嬉而过于庭”)。康熙觉得他年幼无知,就问他,“你知道江宁有好官吗?”曹寅的幼子回答说:“陈鹏年是好官。”……“庶人(废太子)想杀陈鹏年,江宁织造曹寅摘下官帽叩头,为陈鹏年求情请罪。

我大概估算了一下这个“织造幼子”的年龄。如果年龄大些,就会更懂事一些,不会在康熙皇帝来时,“嬉而过于庭”。年纪若小了,就不能听懂什么是“好官”。因此,年纪幼小,却知道“好官”,还能答出“陈鹏年是好官”,曹寅的这个幼子,当时应该是六七岁,或者是七八岁。因此,康熙乙酉年(康熙四十四年)时,曹寅幼子的年龄当在六至八岁之间。

曹寅共有三个儿子,这个康熙四十四年才六至八岁的“织造幼子”,是曹寅的哪个儿子呢?

首先,这个“织造幼子”不是曹顒。

曹顒在康熙五十一年给康熙的奏折上写“奴才年当弱冠”。“弱冠”指男子二十岁左右的年纪。倒推回去,曹寅在康熙四十八年写的“臣有一子”时,曹颙才十七岁左右。那么再倒推回康熙四十四年时,曹颙已经13岁左右了。

一个13岁左右的大孩子,是不符合“织造幼子嬉而过于庭”的,康熙也不会觉得一个13岁左右的大孩子年幼无知——“上以其无知也”。

因此,曹寅的大儿子曹顒,不是这个“嬉而过于庭”的“织造幼子”。

其次,从称呼上看,“织造幼子”也不可能是曹寅的亲生大儿子曹顒。

幼子、幼子,这很明显就是小儿子了。“织造幼子”怎么可能会是曹寅的亲生大儿子曹顒呢?

第三,这个“织造幼子”不是曹頫。

曹頫是曹寅的继子,曹頫在十年后的康熙五十四年才过继给曹寅做儿子,因此,这个“嬉而过于庭”的“织造幼子”也不是曹頫。

所以,“织造幼子”必然是曹寅的亲生二儿子曹珍,当时,曹珍在六至八岁之间。

而曹珍在康熙五十年三月夭折,那么曹珍逝世时,他已经12到14岁了。12岁不能留下孩子,但14岁也能留下孩子了,虽然这种情况很少见。

○○

我原以为有关于曹珍的年龄的记载,就仅仅只有“乙酉,上南巡……车驾至江宁,驻跸织造府。一日,织造幼子嬉而过于庭”这一条。

我原以为,我最多就能凭借“织造幼子嬉而过于庭”这条信息,证明曹寅的亲生小儿子曹珍在康熙四十四年大概是六到八岁,并推算出曹珍早夭时才12到14年,从而“不够严谨”地证明出:曹雪芹就是曹珍的儿子。

不想,后来我竟找到了另一条能确定这个“织造幼子(曹寅小儿子曹珍)”的年龄的资料。

【王葆心《续汉口丛谈》第116页,

时素《读陈沧洲虎邱诗》序云:“先生守江宁日,值圣祖南巡幸苏,左右求贿不得,谗以行宫不敬,下狱议死,方待命,会织造曹公寅之子(原注:失名,后为盐运使,早卒),方八岁,捧一扇来献,上喜其慧,问地方事,以陈鹏年真清官对,因释其狱,命仍守苏州。”】

“圣祖”即康熙皇帝。

从“值圣祖南巡幸苏”、“会织造曹公寅之子”、“上喜其慧,问地方事,以陈鹏年真清官对”,可知,时素《读陈沧洲虎邱诗》序所记载的这件事,和宋和的《陈鹏年传》所记载的“织造幼子嬉而过于庭”,是同一件事。

因此,时素《读陈沧洲虎邱诗》序里所说的“织造曹公寅之子”和宋和的《陈鹏年传》所说的“织造幼子”,是同一个人。

我们再看“(原注:失名,后为盐运使,早卒)”这一句。

“失名”,即不知道他的名字。

“早卒”指的是江宁织造曹寅的这个儿子没成年就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