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解开一切红楼梦之谜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十一曹顒的子嗣二王熙凤的混乱称呼44(第1页)

第十一节,曹顒的子嗣(二)——王熙凤的混乱称呼

熟悉《红楼梦》的我们都知道,“大老爷大太太”、“老爷太太”作为亲属关系上的尊称时,相当于大伯父、大伯母、父、母。

比如贾宝玉在《红楼梦》里,被作者曹雪芹设置成贾政和王夫人的亲生儿子,贾赦)曹宣长子被曹雪芹写成了是贾代善的长子,因此贾宝玉叫贾政为“老爷(父)”、叫贾赦为“大老爷(大伯父)”。

【《红楼梦》第十七回。

贾政听了道:“无知的蠢物!你只知朱楼画栋,恶赖富丽为佳,那里知道这清幽气象。终是不读书之过!”宝玉忙答道:“老爷教训的固是,但古人常云‘天然’二字,不知何意?”】

【《脂砚斋重评石头记》第七十回。

宝玉等听了,也都出来看时,宝玉笑道:“我认得这风筝。这是大老爷那院里娇红姑娘放的,拿下来给他送过去罢。”】

暂时先不论人物的原型,单以《红楼梦》里的关系来说,在《红楼梦》里王熙凤作为贾赦和邢夫人的儿媳,她居然叫王夫人为“太太(母)”,叫贾赦为“大老爷(大伯父)”。

【《红楼梦》第三回,

熙凤道:“月钱已放完了。才刚带着人到后楼上找缎子,找了这半日,也并没有见昨日太太说的那样的。想是太太记错了?”王夫人道:“有没有,什么要紧。”】

《红楼梦》第五十五回,

凤姐儿笑道:“我也虑到这里,倒也够了:宝玉和林妹妹他两个一娶一嫁,可以使不着官中的钱,老太太自有梯己拿出来。二姑娘是大老爷那边的,也不算……”

如果王熙凤真的是贾赦的儿媳的话,那么王熙凤只能叫贾赦为“老爷(父)”,王熙凤绝无叫贾赦为“大老爷(大伯父)”之理,也绝无叫王夫人为“太太(母)”的道理。

作为任何一个正常的成年人都不会弄混大伯父和父亲,也不会弄混大伯母和母亲,更不要说像王熙凤这么精明的人了。如果王熙凤会弄混这些称呼的话,那王熙凤就成了一个傻子了。

王熙凤是一个傻子吗?很明显不是。

而有些人就会觉得,那是因为《红楼梦》人物太多了,红楼梦世界太宏大了,《红楼梦》字数太多,事情又太晦隐了,作者曹雪芹自己有时未免也糊涂了,从而搞错了。

那些人是以自己普通人的心态去忖度曹雪芹。

我们都知道,贾宝玉的原型就是曹雪芹,而贾宝玉能“过目成诵”。贾宝玉能“过目成诵”,就是《红楼梦》的作者曹雪芹能“过目成诵”。

【《红楼梦》第二十三回,

宝玉听了,笑道:“你这个呢?我也告诉去。”林黛玉笑道:“你说你会过目成诵,难道我就不能一目十行么?”】

一个能“过目成诵”的人,他整整写了十年的《红楼梦》,他会写错“大老爷(大伯父)”、“大太太(大伯母)”、“老爷(父)”、“太太(母)”这些最亲近的人的称呼?

就是一个普通人也不可能把父母叫成伯父伯母。而在《红楼梦》里,以精明著称的王熙凤居然把她的“家公”贾赦叫做“大老爷(大伯父)”、把她的“婶母”王夫人叫做“太太(母)”,可见是作者曹雪芹有意这样写的。但作者曹雪芹的原意,大家单看《红楼梦》里的人物关系是无解的。

但是只要大家清楚明白这些人物的原型之间的关系,那么大家就会豁然开朗了。作者曹雪芹就是要用王熙凤对贾赦和王夫人的混乱的称呼,引导读者们去思考、去发现——王熙凤的丈夫贾琏的原型曹天祐,是被贾赦(曹宣长子)替代了的曹顒的继子。

“贾政”的主要原型是曹雪芹的二伯父曹頫,但曹雪芹出于“故将真事隐去”的目的,把他自己的主化身写成了“贾政”的儿子。也就是说,“贾政”的主要原型是曹頫,但贾政偶尔也身兼了曹雪芹的生父(曹珍)和“贾琏”的继父(曹颙)两职。

因此《红楼梦》里“贾琏如今只在乃叔政老爷家住着,帮着料理些家务”,王熙凤叫王夫人“太太”,王熙凤张口闭口就称呼邢夫人“我婆婆”,而贾母和王夫人在王熙凤面前也是以“你婆婆”来称呼邢夫人;这些其实都是《红楼梦》的作者曹雪芹引导读者们,通过这些奇怪的称呼,去思考问题,从而发现“贾琏”的过继,发现“贾琏”的原型是曹颙和马氏的继子曹天祐。

【《红楼梦》第十二回,第165页。

王夫人道:“就是咱们这边没了,你打发个人往你婆婆那边问问,或是你珍大哥哥那府里再寻些来,凑着给人家。吃好了,救人一命,也是你的好处。”凤姐听了,也不遣人去寻,只得将些渣末泡须凑了几钱,命人送去,只说:“太太送来的,再也没了。”】

【《红楼梦》第二十二回。

贾母亦笑道:“你们听听这嘴!我也算会说的,怎么说不过这猴儿。你婆婆也不敢强嘴,你和我嗙嗙的。”凤姐笑道:“我婆婆也是一样的疼宝玉,我也没处去诉冤,倒说我强嘴。”】

【《红楼梦》第五十七回,第787页。

因贾母去瞧凤姐儿时,凤姐儿便和贾母说:“薛姑妈有件事求老祖宗,只是不好启齿的。”贾母忙问何事,凤姐便将求亲一事说了。贾母笑道:“这有什么不好启齿?这是极好的事。等我和你婆婆说了,怕他不依?”因回房来,即刻就命人来请邢夫人过来,硬作保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