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解开一切红楼梦之谜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一贾敏的嫁妆62(第1页)

《红楼梦》第三回,贾母对林黛玉说,“我这些儿女,所疼者独有你母”。到了《红楼梦》第七十四回,王夫人也说,“只说如今你林妹妹的母亲,未出阁时,是何等的娇生惯养,是何等的金尊玉贵,那才像个千金小姐的体统”。

以前我看见王夫人的这番话,以为王夫人是在妒忌贾敏。后来才知道,王夫人的话,其实说的是实情,王夫人其实是说贾府的景况大不如以前。

王夫人的话和冷子兴的话“如今的这宁、荣两门,也都萧疏了,不比先时的光景”、“如今外面的架子虽未甚倒,内囊却也尽上来了”,和脂砚斋的批语“可知书中之荣府已是末世了”、“‘甚’字好!盖已半倒矣”——这些都是说,贾府(曹雪芹家)的景况已经大不如前了。

【《红楼梦》第三回,

丫鬟们斟上茶来。不过说些黛玉之母如何得病,如何请医服药,如何送死发丧。不免贾母又伤感起来,因说:“我这些儿女,所疼者独有你母,今日一旦先舍我而去,连面也不能一见,今见了你,我怎不伤心!”说着,搂了黛玉在怀,又呜咽起来。】

【《红楼梦》第七十四回,

王夫人叹道:“你说的何尝不是,但从公细想,你这几个姊妹也甚可怜了。也不用远比,只说如今你林妹妹的母亲,未出阁时,是何等的娇生惯养,是何等的金尊玉贵,那才像个千金小姐的体统。如今这几个姊妹,不过比人家的丫头略强些罢了。通共每人只有两三个丫头象个人样,馀者纵有四五个小丫头子,竟是庙里的小鬼。如今还要裁革了去,不但于我心不忍,只怕老太太未必就依。……”】

【《脂砚斋重评石头记》第二回,

子兴叹道:“老先生休如此说。如今的这宁、荣两门,也都萧疏了,不比先时的光景。”[甲戌侧批:记清此句。可知书中之荣府已是末世了。]

冷子兴笑道:“如今生齿日繁,事务日盛,主仆上下,安富尊荣者尽多,运筹谋画者无一,其日用排场费用,又不能将就省俭,如今外面的架子虽未甚倒,[甲戌侧批:“甚”字好!盖已半倒矣。]内囊却也尽上来了。……”】

虽然《红楼梦》一开头就通过冷子兴的话“如今的这宁、荣两门,也都萧疏了,不比先时的光景”、“如今外面的架子虽未甚倒,内囊却也尽上来了”来告诉读者们,贾府(曹雪芹家)的景况已经大不如前了。

但是就是这样每况愈下的荣国府,给贾探春准备的嫁妆,居然还能达到“一万银子”。

那么在荣国府景况好时出嫁的贾敏,嫁妆会有多少呢?贾敏的嫁妆又在哪里呢?

【《红楼梦》第五十五回,

凤姐儿笑道:“我也虑到这里,倒也够了:宝玉和林妹妹他两个一娶一嫁,可以使不着官中的钱,老太太自有梯己拿出来。二姑娘是大老爷那边的,也不算。剩下三四个,满破着每人花上一万银子。环哥娶亲有限,花上三千两银子,不拘那里省一抿子也就够了……”】

荣国府景况不好时,为贾探春准备的嫁妆就有一万银子。那么贾敏出嫁时,贾府的家境比现在的情况,还要好。那么贾敏的嫁妆必定比贾探春的嫁妆多很多。贾母又特别疼爱她的女儿贾敏。贾敏的嫁妆按道理来说,不说是贾探春嫁妆的十倍,那么二三倍、三四倍,还是有的,那么贾敏的嫁妆起码价值二三万两银子。

然而,贾敏起码价值二三万两银子的嫁妆在哪里?为什么没有交到林黛玉的手里?

如果贾敏的嫁妆,交到了林黛玉手上,林黛玉会“一无所有”吗?

嫁妆是古代女子分割家产的一种体现。从唐代开始,古代女人的嫁妆是出嫁的女人的私人物品。而这个女人去世后,她的嫁妆只能由亲生子女继承。贾敏只有林黛玉一个亲生女儿,她的嫁妆应该全部由林黛玉继承。

但是林黛玉在荣国府里,却过着极为拮据的生活,连“一草一纸”都要靠荣国府供给。令人不禁要问,贾敏起码价值二三万两的嫁妆,哪里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