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解开一切红楼梦之谜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二十八八旗满洲氏族通谱中没有曹雪芹这个名字61(第1页)

曹雪芹是《红楼梦》的作者,他是贾宝玉的原型,他原名曹霑?。而周汝昌先生找到的资料显示,《八旗满洲氏族通谱》没有“曹雪芹”一项,也没有“曹霑”这一项。

【周汝昌《红楼梦新证(增订本)》。

《八旗满洲氏族通谱》于元年开始征集档案资料时不曾载入“曹雪芹”一项。】

【周汝昌《红楼梦新证》,

雪芹如生于雍正二年,到乾隆元年为十三岁,还未成丁,所以《八旗满洲氏族通谱》于元年开始征集档案资料时不曾载入“曹霑”一项。就得到了合理的解释。如果他是生于康熙五十四年,到乾隆元年即已二十二岁,早达成丁之年,那么《氏族谱》为何已载曹天祐而不载曹霑其人?】

然而《八旗满洲氏族通谱》里没有曹雪芹的原名“曹霑”这个名字,最主要的是,曹雪芹写下了《红楼梦》这部伟大的著作。

作为外人可能会不知道《红楼梦》里真正写的是什么,作为曹雪芹的继兄的贾琏(曹天祐)肯定知道《红楼梦》里所写的事情。

正因为曹雪芹在《红楼梦》里写的就是他们曹家,而他们曹家是因为曹頫“亏空公款”而被雍正罢官抄家的?,但曹頫被罢官抄家后,查抄得的财产实际上只有“银数两,钱数千”?——合起来价值不过是十两左右的银子。因而曹天祐为了避免雍正皇帝的猜疑,为了避免别人的举报,为了避免曹雪芹的书《红楼梦》影响到他的仕途——曹天祐官至州同(同知),那么曹天祐最好也是最简单的办法,就是把曹雪芹驱逐出族,曹雪芹被驱逐出族后就不再是曹寅这一族的人了,而族谱是可以更改、涂抹、烧毁、毁坏、重抄的。

曹天祐把曹雪芹驱逐出族后,抄写了新的族谱,把旧的族谱烧毁了,因此自那以后人们在曹寅家的族谱上就再也看不到“曹雪芹”的名字了。

●●

?【胡适《胡適红楼梦研究论述全编》,

曹雪芹名霑。】

?【《胡適红楼梦研究论述全编》(上海古籍出版社)第237页。

《永宪录》续编(排印本三九○)记雍正五年十二月,“督理江宁、杭州织造曹頫、孙文成并罢”条下说:

(曹)頫之祖□□(当作“曹玺”)与伯寅相继为织造,将四十年。寅字子清,号荔轩,奉天旗人,有诗才,颇擅风雅。母为圣祖保母,二女皆为王妃。及卒,子颙嗣其职。颙又卒,令頫补其缺,以养两世孀妇。因亏空罢任,封其家赀,止银数两,钱数千,质票值千金而已,上闻之恻然。】

就算曹頫(贾政)极厌恶曹雪芹(贾宝玉),恨不得曹雪芹早早就去世,把曹雪芹打得半死,但贾政(曹頫)也没在物资待遇上亏待过曹雪芹。当然,这也是因为贾宝玉(曹雪芹)的嫡祖母贾母(李氏)的存在。

曹雪芹的继兄曹天祐官至州同,大概相当于今天的副市长。当时,对同族的兄弟叔伯有帮扶的义务,更不要说是堂弟弟(继弟)这么亲近的亲戚了。比如《红楼梦》里的贾政帮扶宗侄贾雨村,就属于一种对同族的帮扶。贾雨村还不是贾政的正经宗侄,而是钻营来的靠名,还尚且如此,更不要说从亲属关系上曹雪芹是曹天祐嫡亲的堂弟了。曹雪芹还是他们曹家唯一与曹寅是亲祖孙的男丁。曹天祐把曹雪芹驱逐出族,真可以说是无情无义之举。

如果曹雪芹不是被曹天祐逐出了家族,身为州同(副市长)的堂弟弟(继弟)的曹雪芹哪里需要沦落到“茅椽蓬牖,瓦灶绳床”、“风晨月夕,阶柳庭花”、“潦倒不通世务”、“贫穷难耐凄凉”、“寒冬噎酸虀,雪夜围破毡”的地步?

【《红楼梦》第一回,

虽今日之茅椽蓬牖,瓦灶绳床,其风晨月夕,阶柳庭花

《红楼梦》第三回,

后人有《西江月》二词,批宝玉极恰,其词曰:

……潦倒不通世务……

……贫穷难耐凄凉……】

【《脂砚斋重评石头记》第十九回,

彼时他母兄已是忙另齐齐整整摆上一桌子果品来。袭人见总无可吃之物,[庚辰双行夹批:补明宝玉自幼何等娇贵,以此一句留与下部后数十回“寒冬噎酸虀,雪夜围破毡”等处对看,可为后生过分之戒。叹叹!]因笑道:“既来了,没有空去之理,好歹尝一点儿,也是来我家一趟。”说着,便拈了几个松子穰,吹去细皮,用手帕托着送与宝玉。】

【周汝昌《红楼梦新证》,

可喜这一条“某笔记”,已被蒋瑞藻收在《小说考证》里(卷七页八十九),原是《续阅微草堂笔记》,原文云:

《红楼梦》一书脍炙人口,吾辈尤喜阅之。然自百回以后,脱枝失节,终非一人手笔。戴君诚夫曾见一旧时真本,八十回之后,皆不与今同。荣宁籍没后,皆极萧条,宝钗亦早卒,宝玉无以作家,至沦(原作论)为击柝之流;史湘云则为乞丐,后乃与宝玉仍成为夫妇,故书中回目有“因麒麟伏白首双星”之言也。】

【“击柝”-搜狗汉语,

击柝,[jītuò]

释义:

敲梆子巡夜。】

按周汝昌先生的考证,“宝玉无以作家,至沦(原作论)为击柝之流;史湘云则为乞丐”——贾宝玉的原型曹雪芹沦落到以做更夫“敲梆子巡夜”为生,史湘云的原型脂砚斋则做了乞丐。

曹雪芹在他们家因曹頫被罢官抄家,在曹天祐做了州同后,却那么潦倒、生活无着、沦为打更的更夫,都是因为他的继兄(堂哥)曹天祐把他驱逐出了族谱,因此在《红楼梦》里,曹雪芹借平儿的话指桑骂槐地骂曹天祐这个过继来的继兄是“半路途中那里来的饿不死的野杂种!认了不到十年,生了多少事出来!”。

【《脂砚斋重评石头记》第四十八回,

平儿咬牙骂道:“都是那贾雨村什么风村,半路途中那里来的饿不死的野杂种!认了不到十年,生了多少事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