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狮心国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一 历史(第1页)

很多年后,当我们再次回顾这段历史时,会不会想起那被“屈辱”缝就的岁月。

故事的开端发生在一个清晨,飘扬着三色国旗的钢铁舰队像一群幽灵般从雾蒙蒙的海上袭来。炮火如战鼓轰鸣,环绕在丘陵地带的老旧城墙瞬间被粉碎,主城区熟睡的人们还以为是天边的响雷炸在了耳边。等到划着舢板的士兵上岸,守城军民才惊呼,这是一场战争的开始。

马蹄声往返于海岸与京师之间,行将就木的老皇帝向东南沿海发布一道道“增兵”旨意。朝堂和市井中人们不断诉说战争的进程,敌人的舰队在兵部快马往来的捷报声中沿着海岸一路北上,炮火从天边近到了眼前。帝国后世君主把这一场战争称其为“第一次局部战争”,西洋史则命名为“圣女号战争”。

关于本次战役的具体详情。除却西洋历史,本国很多珍贵的史料都消散在老皇帝对自己死后庙号的追求中了,唯有一些留学文人刊登在国外报纸上的随笔还能让后世窥探一二。

“我看见天幕坠落,流星裹着火焰划破天空,乌云密布,尘烟滚滚。地上的生物叫嚣着,残酷且沉默的存活。地脉流动着银白色的液体,像是血管中的血液不断汹涌。我觉得我心中的雄狮该醒来,对着坠落的天幕咆哮,又觉得一切的秘密应该选择埋葬,自己把握着自己的钥匙,不去说明,不想理会,化为枯骨。

很多画面在我脑海中不停出现,它们基于现实,拥有着普通的笑容,说着大家都能听懂的话语。我希望这些画面能在我身边真正的存活下来,如同我在路边喊你名字,你能回头或招手呼应。

但有根刺插在这中间,理想与现实不停运作的所有,都在这根刺面前无能为力,显得特别苍白。我仔细回想着这根刺的由来,不像之前只是自认为它出现哪里又假装不会存留很久。

我分析着它的成分,观察着它成长的土壤,品味着这一年以来的风雨雷电。大气里所有的成分都该被拿去分析,关于它生长的种种都应该被记录。它却正如我之前所料,只是凭空出现,细长的身体里却蕴含着巨大的能量。

一阵迷茫袭来,我觉得一切无能为力。这细小的尖刺戳伤了我的筋骨,血液流出汇聚的图案标记着年年岁岁的样貌,多么可恶。

倒是想直接把它拔除掉,连带着它根茎紧紧咬住的土壤。地面虽会留下一个大洞,但对长久的时间来讲,并不算什么。可改变时间竟也变得有限,我能品位的一切气候,一切所有的都有定数。我得好好分配这些,把一些留给自己,还要奉送朋友,讲究爱情,膜拜金钱,所求人生的价值和社会地位。

这根刺就留在这,笔直的矗立在那,在海平线的一端,稳如一座大山。我不知该用什么词语去描绘,也没法形容。在真正的人生悲剧面前,能拿起纸笔记录的才是真正的勇士。惨淡与鲜血,转折与坦途,相伴相生。我就该背负着这根刺,这能戳伤我筋骨,使我流血的东西。

这样想,豁然开朗,这根刺在我心里也被赋予了神圣的意义。可我知道不是,借口总比逃避来得巧妙。选择有借口的逃避,才是大众选择的真正的“勇士”。

我渴望着鲜花与掌声,被人群包围,被人群淹没。我觉得这天幕应该崩塌,这刺也随着世间崩塌而自我滑落。我又觉得这刺也是一个借口,言不由衷是你我通病。”

文化是政治选择的结果,历史是政治延续的寄托。我们试图改变,又怕守旧的屠刀悬于头顶;我们企图交换利益来保全自身,却还是被时代的洪流裹挟;我们选择愤怒地痛斥过往,又迷茫地不知未来通往何处。

老皇帝终究在下臣的“歌功颂德”声中躺进陵寝。新皇帝即位的第二年,即史书上记载的元成元年,议和大臣带着新皇帝的旨意与敌方代表在棠邑签订和平条约。敌人的钢铁舰队在碧海上鸣响凯旋的汽笛,京城的大街小巷又回到战前的繁华景象。

朝野上下的人们以为这是一场动乱的结束,却不曾想这是一个时代的开始。

很多年后,当我们再次回顾这段历史时,会不会想起那被“屈辱”缝就的岁月。

故事的开端发生在一个清晨,飘扬着三色国旗的钢铁舰队像一群幽灵般从雾蒙蒙的海上袭来。炮火如战鼓轰鸣,环绕在丘陵地带的老旧城墙瞬间被粉碎,主城区熟睡的人们还以为是天边的响雷炸在了耳边。等到划着舢板的士兵上岸,守城军民才惊呼,这是一场战争的开始。

马蹄声往返于海岸与京师之间,行将就木的老皇帝向东南沿海发布一道道“增兵”旨意。朝堂和市井中人们不断诉说战争的进程,敌人的舰队在兵部快马往来的捷报声中沿着海岸一路北上,炮火从天边近到了眼前。帝国后世君主把这一场战争称其为“第一次局部战争”,西洋史则命名为“圣女号战争”。

关于本次战役的具体详情。除却西洋历史,本国很多珍贵的史料都消散在老皇帝对自己死后庙号的追求中了,唯有一些留学文人刊登在国外报纸上的随笔还能让后世窥探一二。

“我看见天幕坠落,流星裹着火焰划破天空,乌云密布,尘烟滚滚。地上的生物叫嚣着,残酷且沉默的存活。地脉流动着银白色的液体,像是血管中的血液不断汹涌。我觉得我心中的雄狮该醒来,对着坠落的天幕咆哮,又觉得一切的秘密应该选择埋葬,自己把握着自己的钥匙,不去说明,不想理会,化为枯骨。

很多画面在我脑海中不停出现,它们基于现实,拥有着普通的笑容,说着大家都能听懂的话语。我希望这些画面能在我身边真正的存活下来,如同我在路边喊你名字,你能回头或招手呼应。

但有根刺插在这中间,理想与现实不停运作的所有,都在这根刺面前无能为力,显得特别苍白。我仔细回想着这根刺的由来,不像之前只是自认为它出现哪里又假装不会存留很久。

我分析着它的成分,观察着它成长的土壤,品味着这一年以来的风雨雷电。大气里所有的成分都该被拿去分析,关于它生长的种种都应该被记录。它却正如我之前所料,只是凭空出现,细长的身体里却蕴含着巨大的能量。

一阵迷茫袭来,我觉得一切无能为力。这细小的尖刺戳伤了我的筋骨,血液流出汇聚的图案标记着年年岁岁的样貌,多么可恶。

倒是想直接把它拔除掉,连带着它根茎紧紧咬住的土壤。地面虽会留下一个大洞,但对长久的时间来讲,并不算什么。可改变时间竟也变得有限,我能品位的一切气候,一切所有的都有定数。我得好好分配这些,把一些留给自己,还要奉送朋友,讲究爱情,膜拜金钱,所求人生的价值和社会地位。

这根刺就留在这,笔直的矗立在那,在海平线的一端,稳如一座大山。我不知该用什么词语去描绘,也没法形容。在真正的人生悲剧面前,能拿起纸笔记录的才是真正的勇士。惨淡与鲜血,转折与坦途,相伴相生。我就该背负着这根刺,这能戳伤我筋骨,使我流血的东西。

这样想,豁然开朗,这根刺在我心里也被赋予了神圣的意义。可我知道不是,借口总比逃避来得巧妙。选择有借口的逃避,才是大众选择的真正的“勇士”。

我渴望着鲜花与掌声,被人群包围,被人群淹没。我觉得这天幕应该崩塌,这刺也随着世间崩塌而自我滑落。我又觉得这刺也是一个借口,言不由衷是你我通病。”

文化是政治选择的结果,历史是政治延续的寄托。我们试图改变,又怕守旧的屠刀悬于头顶;我们企图交换利益来保全自身,却还是被时代的洪流裹挟;我们选择愤怒地痛斥过往,又迷茫地不知未来通往何处。

老皇帝终究在下臣的“歌功颂德”声中躺进陵寝。新皇帝即位的第二年,即史书上记载的元成元年,议和大臣带着新皇帝的旨意与敌方代表在棠邑签订和平条约。敌人的钢铁舰队在碧海上鸣响凯旋的汽笛,京城的大街小巷又回到战前的繁华景象。

朝野上下的人们以为这是一场动乱的结束,却不曾想这是一个时代的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