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眼可见心难收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三十章30(第2页)

“身体真有特别反应?”叶帆用左手的拇指和食指分别抵住自己的两个太阳穴,使劲地揉着,“不会抽羊角风吧?”他突然不怀好意地抬头看着朱暮彤,一脸坏笑。

朱暮彤本就和叶帆没那么熟络,虽然刚刚她也想调节一下两人谈话中过于认真的学术氛围,但没想到对方“变脸”那么快,不禁有些矜持,又回到了认真的态度,“哪有?”不过她很快也意识到对方在开玩笑,于是也逐渐放松下来,故弄玄虚地说,“你应该知道大脑处理信息变多了人体会怎样反应啊?”

“你是说,消耗热量变多了?你觉得瘦了?”刚刚叶帆也看出了朱暮彤的一丝不自在,所以这次他是一本正经说的,可是朱暮彤还是以为他又在拿自己开玩笑。

“要能瘦就好了!我是变得能吃了!”说完她自己就乐了,而对面叶帆刚喝的一口咖啡差点儿没呛到气管里。

“你这是看到吃货被呛到了吧?”暮彤那极为灵动的丹凤眼就那么冲着叶帆眨了一眨,然后略带戏谑地说:“确实如此,自从我有了这个预见技能后,就发现自己比之前要更容易饿,而且随着这个提前量越来越长,尤其是最近这两天我的头脑逐渐适应了对这个叠加态信息的分辨与处理后,就愈发感到明显,每天的实际饭量都比之前增加了30%。说出来也不怕你笑话,起先我还怕自己长胖,特意压抑这股饥饿感,尽量不增加食量,但到后来发现根本控制不了。而且我自己也开始纳闷,明明最近没有什么运动量,怎么会经常感到如此饥饿呢?不过这两天我几乎想明白了,因为随着食量的加大,我并没有感到自己的身材变得臃肿,反而一直维持得很好,甚至感觉体脂率还略有下降,所以猜测是因为大脑处在极度活跃的状态,故而消耗了更多热量。”

叶帆听到暮彤这番详细地分析后,连连点头,同时也给出了自己支持她这一假设的充分论据。

原来在他和张教授之前的研究中,也有案例出现了同样的情况,其中7个人都提到过自己比以前能吃。尤其是那个听力出现提前感知的刘女士,一度以为自己得了暴食症。因为她原来特别在意自己的身材,晚上从来不吃晚饭,但自从耳朵有了“幻听”之后,每天晚上如果不吃东西,那简直会让她百爪挠心。特别是随着她的听力提前量达到几分钟之后,她更是吃完就会饿。不过由于其他案例大多数只有短短几秒的提前量,这种饥饿感增加都不是特别显著。

“这个我要记一下,你提供的情况是一个新的证据,也很合理。不过饥饿感只是一个现象,本质问题是:这种提前感知,随着提前量的增加,以及随着对叠加态的处理越来越复杂,需要调动更多的脑力,也就会消耗大量的热量。甚至我猜测,你们的大脑这时可能都已经产生了一些奇异的变化!”叶帆边总结边在早已准备好的本子上记录着,还时不时抬头看看朱暮彤,并从他那金丝眼镜的镜片后流露出啧啧称奇的目光。

不过朱暮彤一听这话倒显得有几分紧张,“叶博士,你……可得替我保密,现在就你和张教授知道吧?我可不想让人研究我的脑子……”她脑海中瞬间出现了自己被剃光头发,脑袋被扣在一个类似头盔的罩子下,然后安装上各种传感器,再由各种导线连接到各个设备上的情景,不由得后背一阵发凉。

“我说朱博士,你一个学数学的博士,难道就没有一点点的探索精神?”就算是眯起了眼睛,叶帆眼镜后的双目也依然神采飞扬,他的坏笑暮彤倒没在意,反而是他那自以为是的语调让暮彤本就绷紧的神经感到不得不纠正一下眼前这个有一点自负的男人。

“叶博士,你还是叫我小朱吧。很遗憾,你猜错了,我不是学数学的,而是学物理的。”简单的几个字,可是一个一个认真从暮彤嘴里吐出来的,就看她当下的气色,虽然不算怒气,却也带着几分愠色。

叶帆那反应,立刻意识到朱暮彤对自己托大的不满,神情收敛,带有歉意而又礼貌地说:“哦,是我看走眼了!物理……闹了半天,呵呵,物理博士?我看我也别叫你小朱了,你不介意的话,我可以叫你暮彤么?”

看到叶帆那满是真诚的眼神,本来也没多介意的朱暮彤自然表情也放松了下来,点了点头。但紧接着,叶帆脱口而出的一句——“我也是学物理的”——则让她着实吃了一惊。

原来叶帆竟然是1999年北京大学物理系本科生,2003年以物理、心理学双学士毕业。然后他在北大留校做了两年辅导员,2005年9月进入北大心理系读研究生,一直到2008年夏天博士毕业。说起来,叶帆可算是朱暮彤的师兄,比大师兄还大的那种。而叶帆没有告诉朱暮彤的是,他还真认识张文晶,而且哥俩关系还很好,别看他们之间相差了7岁。这年龄上的差距自然也让朱暮彤不曾想到对方竟会是自己大师兄的大师兄。当然,叶帆也并不知道这朱暮彤竟然就是张文晶跟自己提起过的小师妹,毕竟天下之大,他又怎会想到世界如此之小呢?

关系近了,谈话也就显得更加轻松愉悦了,他们把话题岔开,在校园旧闻方面找了很多共同话题,什么吐槽食堂,夸赞导师什么的。这一聊八卦,时间一下子就过得快了!星巴克的服务员一边上楼来收拾桌子,一边提醒他们还有二十多分钟打烊,而此时他们才注意到,这里只剩下他们这一桌客人了,窗外原本的湛蓝天空现在也已经逐渐变为暗红透金,除夕的夜幕已经悄然待垂。

“既然是师妹,那我也没什么隐瞒的了。关于你这种提前感知,包括之前的这些案例,我已经有了一些自己的想法,虽然还不成系统,但不妨先跟你说说。尤其是你的这个视觉上的预见技能,给我提供了很多新思路和新论据。”叶帆看时间不多了,便一下子把话题扯回到主题,而暮彤此时也认真地聆听起来。

在叶帆的思考与理解中,提前感知是一种突破了维度的异变能力,这一点和朱暮彤前几天联系起《三体》中的维度观察类似。本来该有的瞬间感觉,变成了有提前量的叠加态感觉。那具体怎么理解呢?

以朱暮彤这个视觉上的“预见”技能为例,无论是提前19秒,还是提前23秒,或者未来甚至可以提前到几百秒,都可以用视力来比喻。每个人有不同的视力,有的可以看到两米内的字,有的看到五米远的字,甚至有的可以看到更远。那这个提前量也是如此,可以认为普通人这个提前量就是零,也就是没法提前看到。那具备这种“预见”技能的人,其提前量和视力一样也会有所差别。

而叠加态怎么理解呢?假如一个人的视力可以看清5米内的字迹,那他一眼看去不可能只看到5米处的那些字,而应该是5米内视角范围内的所有字,只不过人们可以通过“聚焦”这个能力来选择锁定自己去看清楚处于5米还是处于3米的字。提前感知的叠加态也是如此,比如朱暮彤今天这个提前量已经达到了29秒,她能看到整个提前于当前时间29秒范围内视线中的所有景象,但她之前所谓的提取某一个时刻,则像是我们所有人都会做的“聚焦”,也就是在刚才那个例子中,那个可以看清5米内字迹的人,一旦聚焦,他可以忽略周围的字迹,只读取他面前3米处的字迹。当然,无论是拥有提前感知还是提高提前量,又或者是熟练进行这种“聚焦”提取,都会增加大脑的消耗,甚至带来大脑的升级。

而最后还有一个叶帆所猜测的结论,那就是如果这种提前感知一旦影响了真正的现实,或者说改变了本身提前感知到的事情,甚至只是影响了这原本应该发生的事情,都可能造成提前量的下降,就好比让自己的视力下降一般。叶帆把这个称为一种自我保护,因为提前量越大,可能影响已经感知的事件概率也越高,但如果真做了这样的举措,会造成时间线的改变,引发未知的风险,毕竟时空穿梭的概念虽然诱人,但也同样蕴含可怕的后果,而一旦发生影响时间线的因素,就造成提前量下降,甚至一而再的影响造成一而再的下降,当提前量下降到底,也就是丧失这种提前感知的能力,这样也就不再会“扭转时空”了。

“难怪那些在触觉方面提前感知的案例都没法大幅度提高他们的提前量呢,尤其是那个味觉可以提前感知的谭先生。”朱暮彤听完叶帆这一整套思路后赞叹不已,并很快就“推导”出了这个结论。

“没错,就是因为他们一旦提前感知,就会不由自主地做出一些反应,导致原本该发生的事情受到影响,从而让他们的提前量进进退退,始终没办法大幅度提升。”此刻,叶帆看向朱暮彤的目光中满是赞许。

同样,朱暮彤何尝不对叶帆的思辨能力与哲科头脑叹为观止呢?叶帆甚至提出了一个关于“扭转时空”的惊人假设。

“今天在你的眼里,看到的是提前量为29秒在时间轴上的叠加景象,可以类比于你放眼望去一百米直线所见,然后你的提取能力就好比现实中的聚焦,分辨出这时间轴上叠加态里的某一时刻,就好比是你聚焦在这一百米直线上的具体某一点。而我们都知道,在现实中,这一百米直线上就算是刀山火海,如果光凭借视力,你只能看到,不能改变。那提前感知也是如此,你虽然突破了维度,看到了时间轴上的叠加景物,甚至也可以聚焦提取某一时刻,但想改变,理论上是不能的,除非做功。在我们现实中的物理世界,普遍认为是三维空间加上一维时间构成的四维时空,做功是一种改变事物在空间排列的方式,动能与势能转换,造就了空间上的位移,而动能本身就包含了速度这个变量,即在时间这个单一维度上物体的位移变换,所以整个能量转化就是在时空这个四维空间里进行的。而所谓想要扭转时空,正是技能拥有者对提前感知事物以特殊方式做功,但会让原本预知的时间轴上的景象发生变化,就好比你看到一百米直线上有一块石头,现在要把它挪动开一样,但这个挪动不再是空间上的位移,而是时间上的位移,这便牵扯出了时间的矢量,也就是会有另外的时间线存在,即平行世界的观念,因此可以认为,如果发生时空扭转,一定是在五维世界里做功。这不一定不可能,但一定需要施加一种超越于我们四维时空的作用力。”

因为已经临近闭店,叶帆上边这一大段惊世骇俗而又富有逻辑的假想推论一气呵成,如果换成是别人,恐怕早已是瞠目结舌或者干脆昏昏欲睡,可是对面的朱暮彤却听得津津有味,醍醐灌顶,此时脸上充满了聚精会神的表情,仿佛回到了她刚上大一时上专业课时的神态。

而就在店员不断催促他们即将闭店的最后五分钟,叶帆在自己的本子上,协助朱暮彤把她最早总结的“预见”技能九定律,修订为“预见”技能十定律:

“第一,技能拥有者确定可以看到比现在提前的事物,姑且称其为预见技能,或者视觉上的提前感知。第二,这个预见范围是t,从开始有这个功能的时候t=2s,正常情况下会按照素数排列增长,即2,3,5,7,11,13,17,19,23……;第三,技能拥有者瞬间捕捉到的景象不仅仅是一个瞬间,而是这t秒时间范围内景象的叠加态;第四,这个‘预见’技能不适用于手机、电脑或电视这样的电子设备,除了时钟,同时对镜子中的事物是不会触发‘预见’技能的;第五,通过训练或者适应,技能拥有者可以对这种叠加态带来的重影变得习惯,甚至可以在大脑中分离并处理其中的某些瞬间信息,这一点可以和我们视觉上的聚焦能力类比;第六,技能拥有者看到自己的身体部位运动时,不会触发这种‘预见’技能;第七,无论是由于和技能拥有者身体接触而产生运动的东西还是由技能拥有者造成其运动的东西,只要是在其大脑可‘预见’的范围内,似乎都被这‘预见’技能所忽略了;第八,本身并不运动的物体,如果仅仅是因为技能拥有者自己的视角变换而在视界中发生相对运动时,不触发‘预见’技能;第九,大脑如果要适应甚至掌握这个‘预见’技能,需要消耗更多热量;第十,通常来说,技能拥有者不能通过‘预见’技能改变事件的发生,如果由于这个技能改变了现实世界中的事件结果,则这个技能提前量会发生退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