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我靠农业系统在古代当国师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55节(第1页)

&esp;&esp;世子虽然这么说着,但是言语里还是有几分犹疑不定,“那么,是要将此事隐瞒住吗?”

&esp;&esp;明先生却摇了摇头,“不,世子正应该主动将此事告知陛下。”

&esp;&esp;他的声音并不大,此时说出的话却让世子有些不解,“成安愚钝,还请先生教我。”

&esp;&esp;眼前之人一反常态,根本不像往日寡言少语,一说就是戳心窝子的话那样,开始长篇大论讲了起来。

&esp;&esp;“正因当今是个好肚量的人,才应该主动说出这件事,世子需得记得,告知此事的时候,不必说那么多,只需讲昭王在封地闲不住,做的许多事倒误打误撞让庶民得了些利,因此百姓对昭王才会如此。”

&esp;&esp;“与今上相处交谈时,你也可将其当成亲近长辈,不必拘束太多,甚至还可偶尔讲些昭王不着调的糗事来。”

&esp;&esp;“其他人对于昭王,自然也该如此。不能多说昭王在封地如何好,又是如何得民心,但是也不能不说,只把对方当成一个还算和善的主家便是。”

&esp;&esp;“陛下是个好人,但是却不能瞒骗于他,否则再温和的人也会心生怀疑来。”

&esp;&esp;“而且他这样的千金之躯,安坐如此高位,缺少的正是寻常人家那般的亲近,但是这其中的度却要把握好,既不能过于谄媚,也不能过分疏离。”

&esp;&esp;世子其实也正纠结于该如何对待宣文帝,对方虽然与父亲关系十分之好,但是这毕竟已经是年少时的事了。

&esp;&esp;现在父亲又走了,自己虽然喊对方一句皇伯父,但是他们此前可都没见过,更别提亲近不亲近了。

&esp;&esp;明先生的这番话却是为他指明了些方向,虽然他犹有不解,但是也已解了大半疑惑。

&esp;&esp;“昭王去后,圣上与昭地的关系就又远了一分,但是日后世子继位,依然要仰仗他,如今正好趁此时机,与对方打好交道才是。”

&esp;&esp;世子也已明白了,他在陛下面前需要尽量毫无隐瞒,展现出自己的无害来,和宫中交好。

&esp;&esp;他也知道,其实父王虽然分到了这样偏僻的地方,但是每次都会朝陛下求些帮助援手,因此才能有财力物力,将昭地建设成如今这番模样。

&esp;&esp;另一位兰王,却没有这样好的运气,往日里与陛下关系也不亲近,分封的地方虽然不算偏远,但也不是什么富庶地方,根本不受重视,地方土人即便闹得凶了些,只要不要太过,朝廷一般都睁只眼闭只眼,懒得管他封地上的事。

&esp;&esp;“世子可会觉得,昭王尸骨未寒,我便教你以他的名号,去求宫中的恩泽,太过凉薄了些。”

&esp;&esp;明先生一向是个想什么就说什么的人,他便直接这样开口问了。

&esp;&esp;世子摇了摇头,“不,还要多谢先生教我。如今父亲已去,成安自该主持大局,若父亲尚在,想必也不会有什么异议。”

&esp;&esp;他还是

&esp;&esp;由于昭王是宣文帝最为看重的弟弟,在他的示意下,其他人也不敢有所怠慢,他的丧葬仪式举办得极尽哀荣,随葬的一应物品也基本都是按照亲王所能拥有的最高规格来的。

&esp;&esp;京中的人也一贯会见风使舵,他们意识到昭王虽说其封地偏远,但是皇帝依然对他一家印象不错,甚至可以说是极为看重的情况下,昭王的那些子女也收到了许多人的关注。

&esp;&esp;只不过碍于他们这些日子都居住在宫中,寻常人家也很难上门送帖子,世子才少了许多烦心事。

&esp;&esp;饶是如此,还是会有许多人借着向太后请安的名义入宫来,顺便见一见他们兄妹几人,说些攀交情的话,扯些七拐八拐的亲戚关系出来。

&esp;&esp;世子宣泽在这些日子里,已经逐渐习惯了在宫中的生活,皇帝和太后都极为和善,太子兄长也怜惜他们父亲早逝,对他们也多有关照。

&esp;&esp;而且他按照明先生的吩咐,只多提些父亲不太着调的趣事来,勾得宣文帝也常常回忆起年少时二人的过往,对他也就更加慈爱几分。

&esp;&esp;世子也松了口气,虽然他心底里觉得这个皇伯父是个不错的人,但君威难测,即便父亲与他年□□好,那毕竟也是许久之前的事了。

&esp;&esp;因此几人在父亲下葬之后,原本是准备再过两天便回昭地去的,但是太后实在是舍不得他们,和皇帝一说,宣文帝听闻也是如此想法,便让他们在京中多留些时日。

&esp;&esp;毕竟他们还是第一次来京城,太后怜惜他们以往一直住在那么偏远的昭地,想留他们下来,多见识见识京城的繁华。

&esp;&esp;太后是世家贵女出身,这一辈子都还算顺风顺水,因此也极为心疼几个孩子,住在那交通不便,甚至连京城周边镇子都比不上的地方。

&esp;&esp;以往昭王被封到那儿去,她再心疼,也拗不过先皇去,如今她已是太后了,自然有能力留几个小儿在京中过过富贵日子。

&esp;&esp;再者说,他们几人的婚事也当提上日子了,除了京城里,哪儿还能有那么多的大家闺秀,名门公子呢,难不成还要在昭地挑吗?

&esp;&esp;这个理由一说,原本有去意的世子也不由得犹豫起来。

&esp;&esp;他自己倒还罢了,妹妹们的婚事确实是该上心,若是能在京中得到一门好婚事,那确实是比在昭地好多了。

&esp;&esp;在向母亲去信,同样得到如此回复之后,他们几人便暂时留在了京城,准备住上一些日子。

&esp;&esp;太后也是颇为喜悦,这些日子里来因为昭王的去世,心中所生的愁绪哀情,也被他们冲淡了几分。

&esp;&esp;虽然养子去世了,但是他留下了这几个孩儿都这般出色,世子才华出众,风姿英华,几个小的也颇为贴心,瑶儿更是嘴甜的很,有她在总是不会闷的,太像她那个父亲了。

&esp;&es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