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中国经济崛起的背后:了不起的中国人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2部分(第1页)

《时代》周刊的评价,以及无数这方面的事例,其实都反映了当下中国人的某些精神气质。可以说,正是这种精神气质,造就了中国目前的经济奇迹。

任何一个经济体的竞争力,都是由无数个单个经济单位的竞争力所累积构成的。正是由于中国有着比其他地方更勤劳的民众,也就是说我们有着更勤劳、更进取的工人、农民、商人、企业家,等等,加上又拥有了合适的经济制度,因而我们就有了比其他地方更有竞争力的企业,也就有了更具竞争力的产品。这些具有强大竞争力的企业和产品,也就是我们的产品和劳务总是可以大量出口,又总是能够飞快地替代大量进口的根本原因。这是支撑中国经济的脊梁。

在同等情况下,我们往往可以做得更好。

我还曾听一名浙江的企业家讲述过一个故事。在浙江,有许多生产类似割草机或者是高尔夫球场输送车这种相当边缘的设备的企业,而且很多效益都非常不错,在行业内有着霸主一般的地位,成为“隐形冠军”。他说,很多这样的浙江企业家都有一个认识: 当他想要进入一个新行业的时候,总是会先去考察下这个行业有没有中国公司已经参与。如果没有,他就会进入;如果有,那他就坚决绕过。因为,其他国家的企业,无论是什么样的,哪怕实力再强大,他们都不担心,相信自己的竞争力会很快超越这些企业。只有“中国的公司实在太难缠了”。

我们可以从这个例子所透露出的信息中找到不少值得探讨的问题。但至少它应当反映出一点,那就是它足以说明中国企业竞争力的强大和顽强,它的竞争力甚至连同样出身中国的公司都感到麻烦和头疼。

我还曾经在网上看过据说是一名印度人所写的帖子,里边说的问题很实际:“一些合资企业为什么到中国办厂?并不是因为别的,而是因为中国人最能吃苦、工资最低。而这样的外国工厂在印度根本开不起来,因为印度人要的工资这些老板给不起,印度人也没有中国人牛马般吃苦耐劳的精神……印度的农业技术比中国落后,这主要是印度农民懒造成的。要是印度农民有中国农民这么能吃苦,印度农村肯定要比中国富裕。”

但问题是,恰好中国有这样一群能吃苦,极其勤劳、坚忍的人民。

比较中的结论(1)

本书是一本探讨中国经济奇迹原因的书。不过除了在前言部分有所交代之外,本书并不多谈制度方面的问题,因为关于这方面的问题,相关的记述已经汗牛充栋,讲得太多了。因此本书也就不再用大量笔墨对此进行渲染论述,而是更多立足于中外生活形态和状态的比较,从中发现问题关键之所在。

正如前文所说的,我当然相信,中国的经济奇迹是多方面原因综合的结果,并不是说仅仅有中国人的勤劳就一定能创造出这样的经济奇迹。如茅于轼老师所说,中国人一直都很勤劳,这从来没有改变过,但是在以前却总是很穷,过得朝不保夕。后来我们的制度改变了,改革开放,走市场经济道路,然后中国人便开始变富了,并且创造出了如今的奇迹。

如果要严谨地解释中国经济奇迹产生的原因,我认为可以归纳为两点,即中国人坚忍勤奋的精神,再加上远较过去开明的市场经济政策!

哪怕其他国家拥有比中国更好的经济制度,他们的发展也都不如中国,除了上面举出的中国工人令人惊叹的工作效率之外,中国人也实在太能干了,实在太能“见缝插针”了,只要政策制定者和执行者能够放开中国人的手脚。实际上,我们的改革开放,其实就是一步步地放松管制、束缚,给民间更大空间的过程。

中国改革开放以来,民营企业所造就的一个个奇迹大家都有目共睹。可以说,虽然国有企业仍然占有大部分的资源,但是,是谁在与国际上那些强悍对手面对面的死拼中不断地进取并获胜的?是谁造就了我们绝大多数的出口的?是谁在最残酷的市场第一线血拼,冲杀出一条血路的?我们看到的几乎都是民营企业!虽然民营企业有很多问题,但是相对而言,他们的贡献更大!而国有企业却基本集中在那些资源更充足的、有更高门槛的领域中。

有这些能自发成长的民众,我们完全可以对中国的经济充满信心。

本书主要讲述中国人的勤奋和这种勤奋精神产生的原因。

在本书第一章里,主要介绍了中国企业和产品非常强大的竞争力,以及这种竞争力的由来,即中国人有着让外人无比惊讶的勤劳;在第二章里,我对中国人的勤奋精神产生的原因进行了一些分析。我个人认为,中国人的勤奋是被一种非常强烈的发财和成功的欲望所驱使的。因此,我从中国人对成功学的热衷延伸到这种勤奋精神的由来。另外,渴望发财、追求财富并不是什么坏事情,其实这正是是中国人取得如此经济成就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实际上,上两个世纪里,美国之所以能够从最初还是一片蛮荒的殖民地一跃成为世界上最强大、最富有的国家,与同时期美国人渴望获取财富,因而分外勤奋坚忍有非常大的关系。同时我还认为,中国人的这种勤奋主要与儒家的励志传统有很大的关系,并且儒家思想在中国有着根深蒂固的影响力。

另外很突出的一点是,受儒家思想影响的国家的民众都特别注重学习和教育。古代中国曾经非常繁荣发达,但缺陷是没有尊重科学和技术的传统,导致西方在科技水平迅速提高的时候,中国的发展逐步落后了。但是,受儒家思想影响的现代国家都克服了这些缺陷。中国人已不再像过去那样不尊重科技了,而注重学习和教育的传统却很好地保留了下来。

比较中的结论(2)

中国人的勤奋,加上注重学习和教育的传统,使得中国在科学技术上取得巨大进步,这也使得中国的经济能够以极快的速度追赶上来。

注重学习和教育的传统,以及渴望发财、成功、出人头地的欲望,也让个体的中国人在各种竞争性的场合都取得了成功。无论是温州人在欧洲、美国快速积累起来的财富,还是中国企业技术水平的快速提升、竞争力的急速增强,以及中国劳动力素质的迅速提高,根本上都出于以上因素。

在前两章,我们主要从理论上分析了中国人这种勤奋精神产生的根由;后面的几章则从一个个具体的事例中,特别是与其他国家国民行为的比较中,我们可以进一步看到中国人的勤劳智慧是多么令人惊叹。比如在第三章,你将看到,这种勤劳不仅仅只存在于某一个特定的阶层中,而是在我们所有的国民身上都有体现。其中还有让德国人都为之惊叹不已的中国工人所创造出的辉煌业绩。在第四章中,还可以看到温州人在欧洲商业市场上的扩张行动,在欧洲的重要城市里,温州人已经成为当地商业阶层的重要一员,并不断地“挤压”着传统的犹太商人的领地,显示了中国人的聪明才智、勤劳作风在曾经最发达的国家都能取得极大的成功,这是真正的了不起。在第五章中,介绍了在改革开放之后,大量中国人来到了非洲,在白手起家的情况下,怎样一步步地成为非洲的富裕阶层。百万中国人都已经成为非洲当地上层社会中的一员。其中我们还可以看到一群来自河北,既没有文化,也没有任何经商背景的土生土长的农民如何在非洲的土地上致富——归根结底来自于他们的勤劳。第六章介绍的是,在传统的东南亚国家里,华人所取得的巨大财富,以及这些财富获得的原因。中国人总是能够在异乡他国取得如此大的成功,这足以说明中国人是多么的了不起。

这一个个鲜活的事例都说明了,在公平的市场经济条件下,中国人具有多么强大的经济发展能动性和活力。这是我们的经济发展最靠得住、最可以倚重的力量。

显然我在本书中重点强调了中国人的种种了不起的行为,但这绝不意味着中国人就不存在缺点。在第七章中,就集中介绍了发生在中国人身上的一些总是为其他国家国民所诟病的行为,包括中国人的暴发户心态,中国人不讲究公德之心,中国人总是过于贪财,等等。在海外,虽然中国人大都获得了经济上的成功,但却没有获得足够的尊重。因为,在我们身上的确还存在着大量让人眼红的种种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