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老板娘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22部分(第1页)

产房一样,一股子腥臊味儿。刘主任拿她没办法,去找罗永刚劝他老同学李玉芝回去,罗永刚一听头直摇,说自己有事急等着出去,就躲开了。

李玉芝抱着双喜,像来上班一样准时,不吵不闹,有说有笑,一连三天,刘主任坐不住了,看不下去了。堂堂镇政府办公室里,坐着一个奶孩子的女人,又哭又闹,又屎又尿,还成何体统,还咋办公!刘主任被弄得没办法,就去跟镇长汇报,镇长一听是李玉芝来结饭店的“白条儿”,也不敢见,饭吃了一年多,不给人家结账也没道理,就让刘主任到财政所去想想办法。财政所没有这笔费用开支,不想掏钱,李玉芝就抱着双喜到财政所来“上班”,财政所无奈,只好请示镇长,镇长也烦了,让财政所看着办吧。财政所就把镇小学和中学教师的工资割掉一块,给了李玉芝。李玉芝拿到钱,抱着双喜这才出了门,到了门口还留一句话,说:“刘主任,俺饭店又添几个新菜,味道不赖,有空来尝尝啊!”

书 包 网 txt小说上传分享

10。传言像刀子一样快(1)

镇上关于罗永刚的传言,突然多起来。

传言无孔不入,像刀子一样快。先是传说,罗永刚在闹离婚。这个传说,李玉芝听到后有点紧张,还有点兴奋,心情复杂得很。关于这个传说的真实性,李玉芝也有她的判断,罗永刚跟小宋关系不好是肯定的,要不然他不会新婚三天就上班,个把星期都不回去跟小宋亲热,而且是在他结婚后不久,他就跟李玉芝那个,还有了现在的双喜。李玉芝听罗永刚说过,他跟小宋之所以没要孩子,是因为小宋习惯性流产,养不住,是地不好,不赖种子。女人不能生孩子,就不是女人了,罗永刚闹离婚也就正常了。但是,传言还说,结婚一年多就闹离婚,原因是罗永刚在外面有人了,是谁没说,但是说肯定有。要想人不知,除非己莫为;没有不透风的墙,纸里包不住火。如果是这样,那么,传言中所说的罗永刚“外面有人”的那个人就是她李玉芝了,只是因为罗永刚是副镇长,大家都碍于面子,没有说出来而已。罗永刚会不会开始想办法离婚,然后再跟她结婚呢?这可不能怪李玉芝这么想,摊上谁也会这么想。这样想来,李玉芝就有点兴奋,还有点害怕。兴奋的理由简单,能跟罗永刚结婚,那是当然好了。害怕的原因比较复杂,不是怕冯家安会把她怎么样,也是怕人家说闲话,反正她也是改嫁的,该说的也说过不少了。李玉芝怕的是,人家都知道是她,就是不说,就像她光着屁股站在亮处,供镇上人指指点点。

李玉芝这段时间不敢再轻易去找罗永刚了,罗永刚也再没来过胜利饭店。听说是在县里上什么学习班。这样正好,腾出时间来,李玉芝静静地观察,想把事情弄清楚。过了半个多月,罗永刚还没回来,传言说得更邪乎:罗永刚闹离婚,小宋不同意,两个人就打起来了,小宋瘦得跟病猫一样,打不过罗永刚,结果就告到舅舅县委李书记那里,李书记就把罗永刚找来了,没有问他为啥要离婚,只问他是不是不想当镇长了。罗永刚马上就老实了,不提离婚的事了。

说来也怪,这个传言一出来,李玉芝反倒觉得更不安了。罗永刚还没回来,她也得不到证实,急得李玉芝的心像猫挠的一样。就在这时候,双喜病了,拉绿屎,在镇卫生院打了针吃了药,就是不见好。李玉芝就要抱着双喜到县城医院去看病。冯家安不放心,也要跟着,怕李玉芝一个人抱着孩子,照顾不过来。两个人都走了,饭店没人照管,李玉芝让冯家安留下,带上小姜一起去了。

县人民医院医生给双喜看了,没啥大毛病,就是积食了,又受了点儿凉,针也没打,开了几片消食的“食母生”,才花了几毛钱。其实,双喜没啥事,李玉芝也是有预料的,吃奶的孩子屙绿屎,本来就不是大事,小燕子小时候也有过这种情况,饿两顿就好了。李玉芝之所以要到县城来,主要是想找罗永刚,想把镇上关于他的传言说一说,也想侧面了解一下罗永刚到底是咋想的。

李玉芝抱着双喜从医院出来,问小姜想不想逛逛,小姜当然想逛逛,但是没说想逛,而是说老板娘我陪你。李玉芝笑笑。小姜也笑笑。

县城的情况,李玉芝比较熟悉,领着小姜转转百货大楼,给小姜买了一双红底蓝花的尼龙袜子。小姜不要,李玉芝生气了,说:“嫌不好,你就不要。”小姜只好收下了。出了百货大楼,李玉芝问小姜:“你去过县委吗?”小姜说:“城里来得少,没去过。”李玉芝又问:“想不想去瞧瞧?”小姜说:“老板娘,我陪你。”李玉芝说:“好,走!” txt小说上传分享

10。传言像刀子一样快(2)

县委是县城人对县委大院的统称,其实是指县委和县政府以及家属大院,连对面的县政府招待所也包括在内。县委是县城里最好的地方,位置环境楼房都是最好的。来到县委大院大门口,看门的老头儿把她们拦住了,问她们找谁。李玉芝说:“不找谁。”老头儿说:“不找谁不能进去。”李玉芝说:“俺们也没说要进去,就是看看。”老头儿说:“看看也要离远点儿,马上领导要下班了。”

李玉芝就离远一点儿朝里面看,小姜也朝里头看。小姜说县委真好看,这里头都是当官儿的吧。李玉芝说:“那当然,不是当官的进不来!”小姜说:“老板娘,你家双喜将来能当官儿,到那时候,人家问咱找谁,咱就说找双喜,就能进去了。”李玉芝说:“就是,到那时候,咱就住在里头了,看门儿的也不敢管咱。”小姜逗着双喜说:“双喜双喜快长大,长大就能住在县委里头了!”

过了一会儿,下班了,有车有人都往外走。罗永刚在县里学习,李玉芝想可能在这里会碰上,可是等人都走得差不多了,还是没有见着。李玉芝让小姜抱着双喜等着,过去问看门儿的老头儿,在县里学习的镇领导在哪里。老头儿正在炉子上热饭,看了看李玉芝说:“你是告状还是上访?”李玉芝说:“不告状也不上访,打听个人。”老头儿想了想说:“县里的学习班多,不在县委里头,都在对面宾馆里。”李玉芝谢了老头儿,就领着小姜到对面的招待所。小姜问干啥,李玉芝说吃饭。小姜说这里多贵,李玉芝说:“咱开饭店,就要学习学习人家宾馆的菜。”

来到宾馆,一进门,李玉芝就看见一块牌子,上面写着:“全县乡镇领导干部短训班在三楼”,李玉芝马上断定,罗永刚一定在这里。宾馆的餐厅在一楼,李玉芝找了僻静位置坐下,点了菜,让小姜抱着双喜,说去上茅厕。

李玉芝先去上了茅厕,然后又上了楼,到了三楼,就听见有人说话,很吵,像是刚散会,伸头朝里看一眼,一群人从一个大会议室里走出来,又等了一会儿,就看见罗永刚了。李玉芝没有喊罗永刚,确定他在这里,转身下了楼。来到餐厅,双喜在哭闹,小姜摇来晃去地哄也哄不好,李玉芝抱过双喜,解开怀,侧个身,把*塞进双喜嘴里,双喜马上不哭了,一口一口地吸奶,头还直往李玉芝怀里拱。小姜说:“看双喜饿的,啥毛病也没有。”李玉芝说:“就是,就是。”

双喜吃过奶,菜也上来了,李玉芝就跟小姜一起吃。李玉芝点的都是胜利饭店没有的菜,好看,也好吃。李玉芝让小姜多尝点,回去说给大厨听,让大厨也做出来。小姜觉得这个任务比较重,吃起来成了负担。李玉芝心神不定,吃了几口,说:“双喜可能要屙屎了。”就抱着双喜去了茅厕。

双喜其实没有屙屎,李玉芝也没抱他去茅厕,而是上了三楼。一上三楼,碰见一个人,李玉芝问:“双井镇的罗镇长住哪一间屋?”人家就指给她看。李玉芝就抱着双喜过去敲门,门开了,罗永刚抬头看见李玉芝一愣,说:“你咋来了?”李玉芝说:“双喜想你了。”罗永刚本来把门关上了,想了想,又过去把门打开了。李玉芝说:“开门干啥?”罗永刚说:“没啥,透透气。”

罗永刚脸上和脖子上有几道血印子,还没褪尽。李玉芝猜是人抓的,小宋抓的,就问罗永刚咋回事,罗永刚说是喝醉了街边上的树枝划的。李玉芝想恁矮的个儿,要多矮的树枝才能划着!但是没有说。又说了几句闲话,李玉芝就把镇上传言的事跟罗永刚说了,罗永刚没说话,点点头。李玉芝还想说些啥,罗永刚站起来,说:“我都知道了,回头再说吧,我还有事。”李玉芝话没说完,心里不舒坦,但是没有办法,只好抱着双喜下楼了。书包 网 。 想看书来

10。传言像刀子一样快(3)

吃完饭,李玉芝让小姜把宾馆的菜单偷一份带着,回去学习。小姜怕人家发现,不敢拿,李玉芝趁人家找钱的时候,把菜单往双喜的屁股底下一垫,大声对小姜说:“快快,双喜又要屙屎了,快抱出去!”小姜心领神会,伸手抱着双喜把菜单压在里面,小跑着出去了,跑出大门才停下来。李玉芝慢慢地走出门,一步一步地,一点也不心慌。

罗永刚是三天后回到镇里上班的。跟他一起来的,还有小宋。算起来,小宋才是第二回来双井。当天,小宋没走,住了两天。上班的时候,小宋坐在罗永刚的宿舍门口看报,下班的时候,小宋挎着罗永刚的胳膊到老街上散步、买东西,也去了胜利饭店,吃了一顿饭,罗永刚自己付的钱。

镇上的人被搞糊涂了。只有李玉芝明白,罗永刚这是故意做给人家看的。

传言有时像传染病,一个跟着一个。离婚的传言刚刚平静一些,关于罗永刚的另一个传言又出来了,说罗永刚要调动了,是升,到城关镇当镇长,过了年就去上任了。这个消息,李玉芝从罗永刚那里也得到证实,不管咋说罗永刚是双喜的爸,官儿当越大越好,所以李玉芝也高兴。罗永刚更高兴,虽然他强装着不让人看出来,但是还是跟以往不一样,别人看不出来,但李玉芝能看出来。说起来,罗永刚的官运不错,几年内接连提拔两次,上了两个台阶,这在全县乡镇干部中是不多见的。传言中还说,罗永刚之所以能爬这么快,是因为“上边有人”,他老婆小宋的大舅就是现在县委书记李书记,这是公开的秘密,别说别人这么说,李玉芝也这样认为,亲帮亲,邻帮邻,家狗还护三家门呢。罗永刚是外甥女婿,李书记不帮他才邪怪呢!不过,话又说回来,罗永刚的升迁,也不全依仗“上边有人”,工作干得也不赖,尤其是在国道建设拆迁和双井镇新规划建设的工作成绩更为突出,得到地委和县委的表扬,地委报纸上还报道了,这些都是“秃子头上的虱”,明摆着的。当然,传言里还对罗永刚的未来作了预测,说罗永刚将来肯定能干上县长,时间不要多长。

比起上一个传言,李玉芝对这个传言的兴趣不大,因为她了解的真实情况比传言要多得多,也要准确得多。李玉芝现在关心的是她的银行贷款,罗永刚能不能帮她办好,啥时候能办好。眼见着其他人家,盖平房的盖平房,拉围墙的拉围墙,冯家安忍不住了,要动手盖他的小二楼。李玉芝还是不同意,两个人又吵了一架,冯家安撂下话来,说,过完年,就是盖猪圈也要动工!李玉芝也说,过完年,要是再筹不来钱,你盖茅房我也不管了!

离过年也就一两个月的时间,李玉芝找过罗永刚,罗永刚说还在问,情况不明。李玉芝真急了,一急,奶水就回去了,两个“大香瓜”瘪了,双喜的口粮就少了,又哭又闹。双喜这小东西嘴刁,吃惯了李玉芝的“香瓜”,给他喂饭,喂一口吐一口,眼见着就瘦了一圈儿。冯家安心疼得不得了,李玉芝也心疼,但是没办法,奶水回不来了。

李玉芝又去找罗永刚,把双喜抱给他看,罗永刚还是那句话,事情不好办。罗永刚没有办法,就等于李玉芝没有办法。但是,李玉芝实在不甘心,该想的都想到了,就差没去卖血了。冯家安倒是安静了,这样,他的二层小楼的计划就能实现了。 txt小说上传分享

10。传言像刀子一样快(4)

就在这个时候,李玉芝病倒了,发烧,说胡话,两天两夜,把冯家安吓得不轻。李玉兰两口子就问咋回事,冯家安把情况一说,李玉兰就劝李玉芝说,这是何苦呢,非盖恁高的楼干啥,一个镇上,大部分都是二层,还有平房呢,你非要逞能!范三友说,想法好,但是一下子盖四层六间,步子太大了。李玉芝不吭声,心里却就是放不下。

贷款办不下来,李玉芝并不全怪罗永刚。李玉芝相信罗永刚不会故意不帮忙,之所以办不下来,可能贷款确实不好办,还有,罗永刚这段时间正在忙着调动,升官儿可不是小事,心思当然要放在当官儿的事上。况且,李玉芝也能感觉到,罗永刚这段时间也在有意回避她,可能是怕传言太多吧,替罗永刚想想,这样做也是对的。

在床上躺了几天,稍稍好了一些,李玉芝躺不住了,爬起来到国道边上宅基地上去看看。好多人家都动工了,有的地基已经起来。李玉芝看着更是心急。在自家的宅基地上转一圈儿,李玉芝突然想起当初罗永刚给她办宅基地的事来。宅基地也不是小事,罗永刚居然顺顺当当地办成了,那是因为罗永刚分管,自然好办,但是当时罗永刚还替她写过一份报告。报告想来一定很重要,要不然罗永刚还费那个心干啥呢!想到这,李玉芝来了精神,好像打开了窍门,眼前一亮,赶紧跑回家,她找来纸和笔,又拿来小燕子的字典,坐下来写报告,忙了一个上午,报告写好了。报告是模仿上次罗永刚帮她写宅基地的报告写的,一段一个意思,她能想到的都写上了,总归一句话,请镇政府帮忙贷款,愿意拿胜利饭店做抵押。写好报告,李玉芝病好了许多,头也不疼了,赶紧把小姜找来,买了好烟好酒,让小姜带她去刘主任家。

刘主任是小姜表姨夫,小姜常来常往。听说能帮老板娘办点事,小姜高兴得很,当天晚上,就领着李玉芝去了。来到刘主任家,李玉芝把烟酒奉上,说上回结算镇政府的“白条儿”,刘主任帮了大忙,特意来感谢感谢。刘主任有点不好意思,说:“我也就是一个跑腿儿的,帮不了大忙,耽误你家用钱了。”李玉芝说:“本来,也没想急着跟政府结账,反正都拖一年多了,都是因为盖房子急等着用,就这还差一大截儿呢!”刘主任说:“你们家也缺钱?不信。”李玉芝这才把报告递给刘主任,刘主任一看,咂咂嘴,说:“一下子贷恁多,可能不好办。依我看,这事应该找罗镇长,他现在还是副镇长,又分管建设,让他把这事拿到镇政府会上去研究,说不定好办。”李玉芝说:“罗镇长不好找呀,刘主任你还多帮忙。”刘主任说:“你们不是老同学嘛,那关系硬,比找我好说。”李玉芝能听出来刘主任话里的意思,说:“正因为是老同学才不好找呀,我一个女人,往他那跑多了,人家更会说闲话了!”刘主任点点头,说:“就是,就是,人多嘴杂。这样吧,你就在这里把报告抄两份儿,我送给罗镇长一份儿,另一份儿送给镇长,这样,要是会上研究,我跟罗镇长一起说话,分量重一点儿。”李玉芝觉得这个方法好,罗永刚至少不会帮倒忙,事情说不定真有门儿了。

李玉芝说:“刘主任,反正俺一个老百姓,没啥见识,就指望你帮忙了,俺心里有数。这件事呢,往小里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