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老板娘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23部分(第1页)

李玉芝说:“刘主任,反正俺一个老百姓,没啥见识,就指望你帮忙了,俺心里有数。这件事呢,往小里说,是俺想干点事,往大里说,也是为了咱双井镇的‘第三产业’!要是能办好,余情后补!”

小姜也说:“姨夫,你就帮帮忙吧,俺老板娘心眼好,到时候,忘不了你!”

刘主任说:“我趟趟水吧。”

书包 网 。 想看书来

11。典型的一般意义(1)

中央的“一号文件”又下来了。这些年,“一号文件”年年都有,都是针对农业的,往年对罗永刚没有啥大影响,但今年的“一号文件”对罗永刚产生了影响,影响还不小。本来,过了春节,罗永刚就应该去城关镇上任的,但是,元旦后地委下了个文件,要求各县督促各乡镇进一步贯彻今年中央“一号文件”精神,发展农村经济,同时落实“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的典型。地委的文件下得急,下得死,要求一个乡镇上报一个典型。地委的文件下来之后,县里的文件也跟着来了,任务内容一样,另外附加一条,原定乡镇干部调动暂时搁下,等这一项政治任务完成之后再到新岗位。罗永刚只好继续留在双井镇。国道建设拆迁指挥部撤销后,赶上罗永刚工作调动,镇里就没有给他分配新的分管工作,抓“典型”的任务一下来,自然就落在罗永刚头上。镇党委研究通过,说罗镇长年轻能打硬仗,这个任务非他莫属,这时候正是接受考验的时候,罗永刚不好推辞,只好领命。反正,县里有规定,一时也走不了,再干一件大事,还能为自己的政绩再添一笔,对罗永刚来说,说不定是件好事。

罗永刚留下来抓“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的典型工作,对罗永刚是不是好事且不说,对李玉芝是好事却是肯定的。罗永刚认真地研究了一下文件,突然眼前一亮,马上想到一个解决李玉芝贷款的好办法来。但是,罗永刚就是罗永刚,没有马上动。上次镇政府的工作会议上,刘主任把李玉芝的贷款报告递上来了,但是没有通过,说明这件事在镇党委政府里还是有阻力,需要慢慢引导。罗永刚认为,这样的事,最好是水到渠成,既办好了事情,又不让别人看出来,岂不是一举两得!

关于申报致富先进典型的文件,是罗永刚以“典型”领导小组的名义下发的,让各村各单位往上报典型,忙了半个月,报上来了十多个,不是养猪就是养鸡,要不就是养鱼,拿到镇党委会上研究,“一把手”看了直摇头,认为报上来的没有新意,还是前两年的老一套,让罗永刚再沉下去摸一摸,罗永刚遵照执行。

这时候,罗永刚觉得火候拿捏得差不多了。实事求是地说,李玉芝关于“第三产业”的想法,虽说有点简单粗糙,但是放在报上来的项目中,绝对是有新意,而且,以罗永刚对“一把手”的了解,只要把事情逼到最后的期限,肯定就能通过。一旦通过之后,报到县里就没问题,贷款的事情就好办了。关键是,要把李玉芝的“第三产业”想法结合实际,整理得更有说服力。这一天晚上,罗永刚把手头的事情忙完了,打算去一趟胜利饭店,找李玉芝把事情好好商量一下。

这一段时间李玉芝很少来找他了,因为罗永刚要避嫌。李玉芝在这一点是听话的,再有,贷款的事一直没有着落,李玉芝为年后盖房的事愁得也没心思想那事了。所以,差不多有十来天才见一回,还都是在饭店吃饭的时候,也说不上话。对罗永刚来说,见不到李玉芝,就意味着见不到双喜。说来也怪,几天不见双喜,忙的时候不觉得,闲下来的时候怪想的。罗永刚去买了些小孩子吃的东西,去了胜利饭店。

李玉芝正在招呼客人,见罗永刚笑嘻嘻地来了,没有马上迎上来,倒是冯家安迎出门去。罗永刚一进门就说:“哎呀,一个人吃饭就是麻烦,懒得做,就来这里来,改善改善。”冯家安说:“这么近,抬脚就到,来这吃多方便,正好咱俩还能一起弄两盅。”罗永刚说:“酒是不能再喝了,肚子弄饱就好了。”冯家安说:“那不能,来了就要喝两盅,你先坐着,我去安排菜。”

11。典型的一般意义(2)

这时候,李玉芝走过来,端来一杯茶递给罗永刚,说:“来了。”罗永刚看看李玉芝,问:“病了?”李玉芝说:“没事。”罗永刚打开包,拿出给双喜买的吃的东西,李玉芝说:“双喜在家。”罗永刚笑笑,说:“他咋样?”李玉芝说:“瘦了。”罗永刚说:“为啥?”李玉芝说:“没奶了。”罗永刚又问:“为啥?”李玉芝说:“我这一病,奶水就回去了。”罗永刚说:“为钱急出来的病吧。”李玉芝苦笑一下,没说话。罗永刚说:“别急了,有头绪了,吃完饭再慢慢说。”

李玉芝听说贷款的事有了眉目,精气神一下子提上来了,眼神也亮了许多,抬手把冯家安招过来了,说:“你先陪罗镇长喝几盅,我回家一趟。”冯家安正忙着安排菜,说:“现在正忙着,回家干啥!”李玉芝说:“双喜干爸给双喜买了吃的,想双喜了。”冯家安说:“那好那好,快去快回!”然后又对罗永刚说:“你看你,来看看就行了,还花钱干啥!”罗永刚说:“那不能,干爸是那么好当的?”二人一起笑了。

李玉芝一路小跑着回到家,没进门就听见双喜在哭,进门一看,双喜从床上滚到了地上。李玉芝心疼得心啊肝啊地叫。李玉芝本来是让小燕子在家看着双喜的,不知道这会儿小燕子跑到哪里去了,气得李玉芝牙根直痒。仔细看了看双喜,除了小脸蛋子上蹭青了一块,别无大碍,便放了心,抱着双喜回了饭店。一路上,双喜还是委屈得哭个不停,李玉芝把两只空荡荡的*塞进双喜的嘴里,也止不住,就把罗永刚买的面筋糖咬下一块儿来,嚼黏糊了,抹进双喜的嘴里,双喜马上不哭了。李玉芝笑了,对双喜说:“你爸买的糖,甜吧。”糖一定是很甜的,双喜咂着嘴,吃得很香。李玉芝又说:“好了,双喜乖,双喜要去见爸爸了。”

来到饭店,冯家安见双喜脸上青了一块,问咋回事,李玉芝说:“这个死小燕儿,让她看双喜,她跑出去疯了,我回去一看,双喜从小床上滚掉地上了,你看这小脸摔的。”冯家安马上站起来看,心疼得不得了,说:“这疯妮子,看我回去好好揍她!”罗永刚说:“没事,小歪歪不怕摔,摔着长!”说着,伸出手来要抱双喜。李玉芝把双喜递过去,说:“双喜,干爸来看你了,笑一个!”双喜不笑,嗷嗷地挣着要李玉芝,李玉芝又接过来,陪着罗永刚说话。

这顿酒喝得很慢,等饭店里的其他客人都走完了,罗永刚就把“典型”的事一说,又把他的计划一说,李玉芝听了很来劲儿,冯家安却有点不放心,问:“人怕出名猪怕壮,咱成了‘典型’会不会有后遗症?现在‘红眼病’多!”李玉芝一听这话,马上来气了,说:“你以为这‘典型’是好当的,一般人想当都当不上!”冯家安说:“这个事儿,要好好琢磨琢磨。”李玉芝把桌子一拍,说:“有啥好琢磨的!就这么定了!”冯家安看看罗永刚,罗永刚说:“冯老板担心也是正常的,但是,这事儿,应该说是好事儿,全镇就定一家,定上了,贷款没问题,将来还会有其他配套政策,文件上都写得清清楚楚,好机会啊!”冯家安还想说什么,李玉芝手一划拉,说:“别说了,就这样办!”冯家安不说了,端起一杯酒,嗞溜,喝下去了。

事情果然像罗永刚所说的一样,李玉芝的“第三产业”想法被罗永刚改造成“双井镇国道餐馆服务公司”之后,在镇党委会上顺利通过,报到县里之后,又被定为全县三个“典型”之一。由镇政府协调支持,贷款也顺利办下来,不仅比原来贷的还要多,而且十年期限,还是无息的。本来,李玉芝不敢贷那么多,罗永刚说国家愿意借给你钱,你不要,你嫌钱扎手?李玉芝说:“一下子借那么多,我怕!”罗永刚说:“国家不怕,你怕啥!”有罗永刚这句话撑腰,李玉芝胆子就大了,就是就是,我怕啥!书 包 网 txt小说上传分享

11。典型的一般意义(3)

按照罗永刚的设计,李玉芝到县工商局注册,成立“国道大酒店餐饮服务公司”,法人代表是冯家安。本来,李玉芝想当法人代表的,罗永刚不让,说法人代表谁当都一样。李玉芝问法人代表是啥。罗永刚说:“法人代表就是老板。”李玉芝说:“他当老板,我当啥?”罗永刚说:“你就当老板娘。”李玉芝不同意。罗永刚说:“做生意不在乎谁是法人代表,在乎谁说了算。你就是美国总统,说了不算也没用!”李玉芝问:“谁说了算呢?”罗永刚说:“谁掌握钱谁说了算!你躲在后面,管住钱就行了!”李玉芝还是不太明白,但是知道罗永刚说的是对的。罗永刚说:“法人代表要负法律责任的,办贷款要让法人代表签字。”李玉芝这时好像明白了,说:“好,让冯家安去办。”

二月二,龙抬头,双井镇“国道大酒店餐馆服务公司”挂牌暨工程动工仪式举行。这个日子是李玉芝定的,要的就是这个吉利!

仪式很隆重。作为全县第一个个体餐馆服务公司的典型,县里来了分管副县长,镇里一二把手当然都来了,地委报社的记者和县广播站的记者都来了。在仪式上,罗永刚作为镇“典型”领导小组组长代表镇党委政府介绍了这个“典型”的诞生,副县长也讲了话,要求县及镇有关部门多多支持这个“典型”,把这个“典型”培养成全县乃至全地区的“典型”。仪式之后,记者要采访法人代表。冯家安没见过这个场面,不敢接受采访,怕说不好,罗永刚就教了他两遍,结果到场面上一说,还是结结巴巴的。李玉芝在一旁听了很来气,忍不住帮腔,结果记者就让李玉芝说,李玉芝很大方,按照自己的思路,一二三,说得头头是道。记者说老板娘可以,比老板说得好!

县广播站第二天就广播了现场报道,中间还有李玉芝的录音。李玉芝第一回从广播里听到自己的声音,觉得不像自己,倒像姐姐李玉兰的声音,很是奇怪,不过心里还是美得很。第三天,地委报纸的报道也出来了,上面写的明明都是李玉芝说的话,但是都叫记者写到冯家安的头上,李玉芝很不服气,又不好说,便只好作罢。

李玉芝成了双井镇的红人,走到哪里都有人跟她笑,都会问,都会夸。李玉芝会很谦虚,不多说,只是笑,让人觉得她更不得了。

自从成立了公司之后,李玉芝养成了一个习惯,这个习惯在冯家安看来,却是一个毛病。这个习惯是,李玉芝喜欢征求冯家安的意见,却永远否定冯家安的意见。换句话说,冯家安的意见在李玉芝看来永远不正确,但是她还要永远地征求。比如,李玉芝跟冯家安说盖房子的事,说完盖房子的事之后,说将来生意的事,说完生意的事,说的都是她自己的想法,有的不错,有的不一定好,就问冯家安对不对。冯家安知道自己说了也白说,说出块金子也是进废品站,所以,一般都是点头,但是头点多了,李玉芝又烦,说:“你咋就只会点头呢!你这个法人代表是咋当的!”冯家安于是开始行使法人代表的职责,对李玉芝提的一些生意上的想法提出一些意见,话一出口,李玉芝马上手一划,说:“你不懂!”冯家安还不能解释,一解释,李玉芝的话更多,说:“你这个人咋这样呢,咋就不能有一点儿新想法呢!你要知道,你是法人代表啊!”冯家安没有办法,说:“算了算了,这个法人代表我不当了,你自己当吧,反正我也代表不了啥,想咋弄你咋弄吧!”这话一说,李玉芝也能挑出毛病来,说:“你看你,你咋不识抬举呢,真狗屎粑粑扶不上墙,给你机会你咋不知道珍惜!” 电子书 分享网站

11。典型的一般意义(4)

李玉芝这里仿佛设了一个巨大的废品回收站,冯家安的意见一出来,无论孬好,就被李玉芝收进来,冯家安没有废品还不行。李玉芝打算新店开业定在十月一日国庆节,问冯家安好不好。冯家安说:“人家开业都是挑双日子,十月一日是单日子,应该找个双日子。”话没落地,李玉芝马上把他的话堵住了,说:“你懂啥好不好,当年毛主席就挑这一天给国家开业,这日子咋就不好了!你能比毛主席还有眼光!”一句话噎得冯家安直瞪眼,一时找不着话来反驳李玉芝,气得想扇自己两巴掌。冯家安还能咋办呢!

楼,当然是按照李玉芝的想法盖的,六间四层,功能也是李玉芝设计的。冯家安不是没意见,也想帮她完善一下,但是,李玉芝不听,搞得冯家安一点儿也找不到“法人代表”的感觉。

到了六月份,李玉芝的楼封顶了。这时候,县里下了文件,罗永刚要调到城关镇当镇长。虽说是罗永刚的喜事,可是因为有双喜这层关系,李玉芝觉着也是自己的喜事。既然是喜事,就当做喜事办,李玉芝考虑来考虑去,决定给罗永刚置办一身穿戴。按理说,这应该是罗永刚老婆小宋做的事,但是李玉芝觉得自己也应该,而且觉得自己的眼光不比小宋差,弄不好还要比小宋强。于是,李玉芝专门进了城,给罗永刚买了一条裤子,是藏青蓝的,一件短袖衬衫,白色的,还买了一双黑皮鞋,三十九码的。李玉芝也穿三十九码的,试了试,觉得鞋码有点儿大,怕罗永刚穿上不跟脚,又买了一双薄鞋垫儿。买完了这些,李玉芝又想起来,当领导的都有一个皮包,又买了一个时兴的人造革包,一共花了四五百,一点也不心疼。

从城里回来,天渐黑了。李玉芝直接去了镇政府罗永刚的宿舍。刚到门口,从屋里出来几个人,也是来看望罗永刚的,都认识李玉芝,问:“老板娘恁晚了来干啥?”李玉芝一点也不怕,说:“来看望看望领导呗。你们不也是来看望领导嘛!”人家说:“对,对。”李玉芝说:“罗镇长为双井镇做了那么大的贡献,这下子,说走就走,咱双井镇人民还真舍不得!”人家不怀好意地说:“是老板娘你舍不得吧。”李玉芝说:“俺是双井镇人民,俺当然也舍不得。你们也是双井镇人民,你们就舍得?!”李玉芝的嘴很厉害,人家说不过她,当着罗永刚的面,只好点头说舍不得。

那几个人走了,李玉芝进了屋,随手关了门,让罗永刚试一试衣服。罗永刚怕会来人,不想试,李玉芝就让他试一试鞋子,罗永刚同意了,一试,有点松,李玉芝把鞋垫儿放进去,罗永刚再一试,正好。李玉芝笑了。

因为是高升,没走之前,镇里请罗永刚的人很多,大多数都安排在胜利饭店,李玉芝回回陪着,回回都喝得晕乎乎的。有一回,是晚上,其他的人都走了,罗永刚喝多了,头重脚轻地走不了路。冯家安刚把罗永刚扶到门口,李玉芝撵上来了,让冯家安回去,由她送罗永刚。李玉芝也喝了不少,冯家安不放心,就不让她送,李玉芝火了,上去搡了冯家安一把,冯家安没站稳,一屁股蹾到地上。李玉芝看着还直笑,冯家安气得浑身直抖,但是考虑到李玉芝喝多了,跟她说不清道理,咬牙忍了。

李玉芝扶着罗永刚回镇政府宿舍,一路上歪歪扭扭,走了个把钟头。等到了门口,罗永刚找不到钥匙了。两个人实在太累,腿一软,靠着墙坐下来。李玉芝坐在门东边,罗永刚坐门西边,说了一会儿酒话,酒劲上来,慢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