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面孔的故事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5部分(第1页)

《母亲的忏悔》是斯琴高娃和儿子孙铁初次携手之作。孙铁4岁时,斯琴高娃和前夫离婚了,儿子孙铁判给了前夫。赴瑞士再婚后,她和儿子的隔阂一度加深。在戏中,斯琴高娃出演一位遗弃儿子的母亲。因为这一有争议的剧情多少会让斯琴高娃想起自己和儿子的过往,她曾经拒绝过这部戏。

斯琴高娃:这部戏不是为我打造的,但是作者说“非高娃姐不可”!这个东西厉害了!三四年之前他就已经找我了,但是我没有接。蒋少华导演把这个本子给我看了以后,其中有一个让我不能接受的章节:一个母亲,她因为自身的一种命运……可说是为了自己方便吧,她竟然把孩子扔到垃圾箱里去了!有这样的母亲吗?我说真的,我一辈子也不愿意演这个角色。所以当时我放弃了。

后来事隔三年,作者又找到我,我才考虑。我跟导演说:“如果你把这个章节给我改好了,比如说是因为一些不得已的因素,然后把这个孩子包好了,写一封信希望有好心人把孩子捡去。然后这个妈妈走一步看一步,再返回来扑向他的时候,这个孩子已经不见了。”我觉得这样还算说得过去。你硬要故意把孩子扔掉,那这个母亲真该千刀万剐了。

田歌:这是你的价值观。演了这么多年的戏,有空的时候,你会回顾自己的这些作品吗?

斯琴高娃:没时间,所以也没回顾过。其实是有点儿害怕回顾。

田歌:为什么呢?是害怕回顾扮演过的角色,还是角色背后的人和事?

斯琴高娃:角色。我现在再看以前的演出,也不能说都是好的,还都能说出不好来。

2001年,斯琴高娃出演著名导演郭宝昌自编自导的电视剧《大宅门》中的白二奶奶一角。她用高超的演技演活了一个有远见、有气度,在飘摇乱世中一力支撑起偌大家业的女中丈夫。她在剧中的精彩表演不仅受到了专业人士的好评,也迎得了国内外观众的喜爱。书包 网 。 想看书来

斯琴高娃(7)

田歌:这部戏大家特别喜欢。好导演,好剧本,好演员。我不知道这个消息是不是准确,你特别看重你在《大宅门》里的表演,很庆幸自己有这么一次机会。据说有一次聚会,你居然给一个副导演跪下了?

斯琴高娃:这个戏是郭宝昌导演自编自导的,是他说“那我就请高娃了”。你说的磕头那件事是怎么着呢?当时我们在怀柔拍了大概两集戏了,我正好是50岁生日。大伙儿就一定要给我操办这个事,准备了涮羊肉、大蛋糕……然后副导演先到了,郭宝昌导演还没到,我正在跳舞。

副导演提示我说:“高娃,我觉得这个动作再那样一点。”

我说:“我明白了,谢谢你了。”

当场就那样跳了。我那时候腿脚也利索,说弯腰就弯腰了,然后还能低下头来,这就变成我磕头了。这些编造的人也不知道是什么目的,就说成是我为了要上《大宅门》,给郭宝昌导演磕头了,下跪了。有这样的人吗?

田歌:昨天,我们组的人把这件事告诉我。我说:“这是真的吗?”我觉得不可能,因为磕头对中华民族来说是一个多么慎重的举动。

斯琴高娃:我是善于磕头的,因为我知道感恩。但是绝不是因为要上这个戏。如果说没这个缘分,我说死说活郭宝昌导演都是不会用我的。而且也不是他一个人说了算的,是中央台开会研究,然后从三个人选当中选了我来演白二奶奶。我已经解密了吧,就是这么回事。没干那个缺德事,永远不会做那些没骨气的事情。不会!

从善良的小寡妇玉贞,到凶悍的女光棍虎妞,再到大宅门里走出来的白家二奶奶,斯琴高娃带给人们一次又一次的惊喜。她的身上没有既定模式,也没有固定戏路。就算是山圪里土生土长的《党员二愣妈》,她也照样可以演得土得掉渣,朴实得可爱。

田歌:你演一个知识分子,完全就是一个温婉的知识分子,你演一个女市长,完全就是一个气派十足的女市长;你演一个农村老大妈,那完全就是一个淳朴的老大妈,真是神了。在我的记忆中,你也没去过戏剧学院,或者电影学院。

斯琴高娃:我的艺龄,从内蒙古歌舞团算起,已经40多年了。你想我们上山下乡送戏上门,到部队,到工厂,到牧区,到农村……在这个当中你就会体会到很多很多,形形色色的男男女女,二愣妈就是这么出现的。

我们在试妆的时候,拿来很多条农民的围巾,有用钱买来的,也有换来的。后来决定用那条绿头巾,然后脸上故意再加一些风霜感,就是用孔很大的那种海绵,蘸上棕色的颜料,往脸上抹,让皮肤变粗糙。

田歌:党员二愣妈,她是一个改革开放30年里农村的妇女形象。

斯琴高娃:那可是改革开放当中非常典型、非常有说服力的一个形象。还有一个《香魂女》也属于这种题材,是谢飞导演的。

《香魂女》展现了改革开放对中国农村经济、伦理道德的冲击及其带来的深刻变化。斯琴高娃在影片中饰演精明能干的香油坊老板香二嫂,将这个既令人同情,又令人赞赏,也令人憎恶的角色刻画得入木三分。影片享誉国内外,斩获多项大奖,斯琴高娃个人也获得了柏林国际电影节金熊奖最佳女主角提名、美国芝加哥电影节最佳女演员银雨果奖、中国电影表演艺术学会特别贡献奖。

田歌:在这部戏里,你成了当地的富翁了。演完香油坊的老板娘之后,就是这个二愣妈了。我有点小小的怀疑,你当时在歌舞团上山下乡的生活体验和这个二愣妈还是有差距的吧?而且那个时候你已经出国好多年了。txt电子书分享平台

斯琴高娃(8)

斯琴高娃:这是两张让我更熟悉的面孔,两种更深刻的心理,我喜欢。我当时确实出国好多年了,回国后就一下子萌生了想演一个二愣妈这种角色的想法。所以我觉得导演请高娃真是请对了。我真是无比的兴奋,一说这二愣妈就兴奋。你就是得去积极地体验生活,积累人生经历。所以为什么老艺术家们都是说要求体验生活?我们现在很多年轻人只是体验他自己那一点氛围,也不懂得去开阔。就像我说的圆规一样,你不开阔自己的视野,你就会拘谨,这个路子就走不长。

田歌:有的演员是年轻的时候,创作状态非常好;有的女演员就是大器晚成,接近中老年之后,创作状态特别好。只有你,从1978年到现在,一直都在一线,始终保持了旺盛的创作力,而且每一部作品都是响当当的。你塑造的形象包括各个时代、各个阶层、各个职业。你能跟我们说一说,你是怎么做到的吗?

斯琴高娃:我这个脑子还没有什么一线不一线的概念。热爱,还有努力吧。再加上我的人缘好,大家就老是那么认可我、鼓励我、支持我,对我是太好了!我被人重视,这是肯定的。老实说想请我的人也真是不老少,今年也接了很多。我现在除了张艺谋、冯小刚这些四代五代的导演没合作过以外,能跟其他人合作我也挺兴奋的。我跟那些大导演合作真是受益匪浅,所以这个基础打好了以后,我觉得什么都不怕了。

1984年,斯琴高娃在香港导演严浩执导的影片《似水流年》中饰演乡村小学校长阿珍,次年荣膺第四届香港金像奖最佳女主角,成为内地首个获此殊荣的女演员。时隔23年,她又以一部《姨妈的后现代生活》刷新该纪录,成为首个两度在香港金像奖上封后的内地女演员。

田歌:最近看了你的《姨妈的后现代生活》,你喜欢吗?

斯琴高娃:这是许鞍华导演的一个作品。《投奔怒海》、《女人四十》都是她拍的,是非常有深度、非常朴素,也非常可爱的一位女导演。可以这么说,我很爱她。所以她来找我的时候,我就犹豫了,因为一开始不太知道这个剧本该怎么演。但是后来一想,这写的不就等于是我这辈人吗?我其实就是姨妈,都是属于这样一个年龄段。“姨妈”面临的任何困惑,任何不幸,任何高兴或者傻瓜,甚至离谱的事儿……包括对周边的年轻人,对一些新生事物不够理解,不太接受,以至于还有些反对的心态,那不就是写的我们这一代人吗?所以我就接下了这部片子。我觉得又是一次尝试吧!演完了以后就不停地得奖。

田歌:不停地得奖,居然都嫌麻烦了。

斯琴高娃:不是,其实我是害臊,你知道吗?但是“姨妈”毕竟也是个人物,大家喜欢就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