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面孔的故事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6部分(第1页)

从《归心似箭》到《姨妈的后现代生活》,从《党员二愣妈》到《老柿子树》,斯琴高娃一次又一次地向人们证明了自己的实力,取得了令人瞩目的艺术成就。她30年的表演生涯中,囊括了内地的金鸡奖、百花奖,香港的金像奖、台湾的金马奖,甚至包括一些国际奖项。她至今仍然活跃在影视界,她坦言,要“活到老演到老”。

田歌:高娃姐,你有无比宽广的、像草原一样的心胸。我们国家改革开放这30年,你也是一步一个脚印、踏踏实实地去做人,几十年如一日。正因为这样,所以你才能一次一次地获奖。

斯琴高娃:获奖是老师给评分,观众给评分。我觉得是因为自己太走运了。大家老对我那么好,老是好的剧本,好的导演,好的合作者,弄得我就不得不上钩,不停地去演。

田歌:你是一个走运的好人,一个走运的好演员。

斯琴高娃:我希望把我的运气也给大家分一点,让大家都有这种运气,真的。尤其现在年轻的演员,有了运气,有了机会,一定要珍惜!你有了运气有了机会,不珍惜也是白搭。

在银幕上,斯琴高娃塑造了一个个形象鲜明、独具魅力的人物。她长长的获奖经历就像一圈圈耀眼的光环笼罩在她的头上。人们从银幕上了解到她的艳光四射,将她解读为“大牌”、“一线”、“影后”……可是在斯琴高娃的头脑里,自己只不过是个“非常普通”、“活生生的人”。

斯琴高娃(11)

田歌:我也想知道,这样一个卓有成就的女演员,她私下的生活是什么样的,有什么样的个人爱好?比如,她爱吃什么?爱穿什么颜色的衣服?

斯琴高娃:爱吃辣的。穿衣服,就暗一点颜色的。

田歌:平时经常化妆吗?

斯琴高娃:不怎么化妆。我今天这个样子,还是请化妆师给我弄了弄,平常不是这样的。

田歌:觉得自己漂亮吗?

斯琴高娃:不怎么漂亮,也就是个正常人吧。

田歌:我们觉得你像河流一样一往无前地追求事业和爱情,你觉得这么说准确吗?

斯琴高娃:这个有点儿太诗意了,也有点儿夸张了。其实我就是一个非常本分的人,然后去品味我该得到的那份东西就行了。

田歌:你会选择什么样的人做你的朋友?

斯琴高娃:真诚的人,肝胆相照的人。

斯琴高娃幼年丧父,在她的人生道路上,母亲对她的影响无疑是巨大的。母亲的能歌善舞、博学多才和高尚品格,从小就给她树立了一个好榜样。

田歌:我们昨天晚上认真地数了一下你塑造的角色。在镜头里,你演了几十个母亲形象,可以说你是一个千面母亲。虽然你所扮演的每一个母亲,都有她的缺点,但总的来说都有一种奉献精神,一种会让我们中华民族竖起大拇指的奉献精神。

斯琴高娃:是,一种特博大、特伟大的奉献精神,而且每一个母亲都有她的个性。

田歌:那么在生活中你有母亲,同时你自己也是一个母亲。同样作为母亲,你母亲给你更多的是什么,你给你的孩子更多的是什么?

斯琴高娃:她给了我一切!没有我这个宝贝母亲,我真是不可能有今天的这种可能、这种走向。我的父亲去世早,后来有个继父,也是菩萨心肠地把我养大。这三位老人身上的品德,以及严格的作风,比如一定要讲原则,不许去欺负人,要说真话,不要去虚荣……生怕自己孩子犯错误。然后在艺术上,对我们无形的影响。他们太好了,尤其是我妈妈,真是心灵手巧,写得一手好字,还能画画、跳舞、唱歌、弹琴。我妈妈现在都能唱一百多首歌,没问题!郭兰英的《一条大河》,还有李清照的词……什么都会唱,太有意思了!这个老太太也是个不得了。我演孝庄的时候,就从她身上去借鉴一些感觉。

我要感谢我的母亲,说实在的,没有她真是没有我!说不定我去掏大粪了,放牧去了,绝对不是去做艺术了。

田歌:她除了传递给你这些艺术基因,她在做人方面给你留下最深刻的影响是什么?

斯琴高娃:做人很厉害。她常常说别这样啊,别那样啊,对我的要求非常严格。其实想想母亲给我这许多的教育,对我在演戏上、创作上,都有很多有益的影响。

田歌:你在银幕上塑造了这么多形象各异的母亲,是不是她们的身上多多少少也有你母亲的影子?

斯琴高娃:有。那种胸怀,那种胸襟,那种博大的情怀,你想能不影响我吗?影响着我慢慢地、一点点地进步,成长,努力地保持心态的平和。让你学会接受考验,不怕跌跟头。就好比是修行一样,让你学会集中精神,学会善解人意,学会豁达地对待一切人和事。

事业上的成功,生活中的美满,让斯琴高娃觉得很满足。她不怕老去,也不觉得岁月的流逝会让她失去什么,始终让自己保持高昂的斗志,去不断进取。

斯琴高娃:每一个阶段的感受是不一样的,每一个阶段的兴奋点也是不一样的。关键还在于你自己,有没有那个气度。虽然年长了许多,但是我依然觉得有很多很多自己应该努力的方向。我就觉得人这一生真是有学不完的东西。岁月一天天地过去了,有什么不好呢?正因为这样,你才应该对每一天都抱有希望,才应该去珍惜每一天。时间不够用,就要跟时间赛跑,这个想法就把脑子塞得满满的了。所以我不觉得失去过什么,根本来不及去想。有很多事情可做嘛,就算腿不行了,坐着轮椅我也可以画画。没事儿!

田歌:我跟高娃姐谈完话以后,才知道什么样的女人是幸福的。真实、坦荡、热爱自己事业、问心无愧的女人,就是幸福的!今天能跟你谈话,作为一个主持人来说,我觉得也是幸福的。

(编导:王晓宇 王帆)

姜昆(1)

时时刻刻地去倾听、去寻找,搜集各种各样带有喜剧色彩的生活信息,把它演变成相声,不断地为我们老百姓送去欢笑。这就是我们相声演员一辈子的任务,也是我自己一辈子的任务。

出生于1950年11月19日,祖籍为山东省烟台市。1978年底,当选为中国曲艺家协会理事。1985年,当选为中国曲艺家协会副主席。1990年,创立中华曲艺学会。现就职于中国广播艺术团说唱团。国家特一级演员,著名的相声表演艺术家。十几年连续参演春节晚会,创作演出了一系列脍炙人口的优秀相声:《错走了这一步》、《老奶奶看排球》、《虎口遐想》、《电梯奇遇》、《着急》、《学唱歌》、《如此照相》、《踩脚》、《妙趣网生》等。

开场白:眉飞色舞讽时弊,嬉笑怒骂成文章,他用笑声点燃了一个时代的激情,让经历忧患和麻木的人们开怀大笑。说学逗唱,笑慰天下,他把纯净广袤的北大荒注入青春的生命。30年前,他用笑声传播思想;30年后,他用思想传播笑声。他把30年苦乐酿成一杯开怀畅饮,一副笑脸写满中国人的快乐和达观。

田歌:改革开放30年,回想起来有一种时光倒流的感觉。可能姜昆老师已经记不住了,但是对我来说却永远不会忘记,我第一次主持节目就是跟你主持的。

姜昆:是吗?

田歌:那时候我刚到台里,让我去主持一个围棋的节目,是在民族饭店。其实我根本不懂什么叫围棋,我不知道你懂吗?

1972年,日本首相田中角荣访问中国,实现了中日邦交正常化。此次来访,可谓是中日关系的“破冰之旅”。很多人都对中美乒乓外交津津乐道,而知道中日“围棋外交”的却不是很多。其实早在50年代,时任外交部长的陈毅同志就已经开始建议,开展中日围棋等多种多样的交流。围棋,这个在中日两国都有着广泛影响力的古老运动,确实在促进两国人民的友谊中发挥了不可忽视的作用。而姜昆也曾经充当了这场友谊运动中的一位使者。

姜昆:我跟大家介绍一下,我曾经到日本去跟人家比赛过一次围棋。我为什么会去呢?就是这个队伍需要高级的、中级的、低级的,还有最普通级的棋手。人家都凑齐了,就缺一个最普通的、最业余段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