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面孔的故事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7部分(第1页)

他山东人,他问我(换山东腔):“怎么回事,改朝换代了吗?”

完了以后老人家出门,我就怕红卫兵把他拦住,因为那个时候你要是出门的话,不会背毛主席语录肯定被拦住了。

他一回来,我说:“您怎么回来了?”他说:“我学会两句,出门的时候我讲,我们应当相信群众,等回来的时候我讲,我们相信党。”这就是当时那种情况。

田歌:太真实了,其实那时候我们上课之前,不都得先跳舞,然后背毛主席语录。而且到哪儿,都得来上这么一段。

姜昆:到食堂吃饭的时候,先鞠一躬,“毛主席教导我们说要斗私批修”,这才能进去。

那个站着:“毛主席教导我们说,抓革命,促生产。”就走了。

然后这个上来:“毛主席教导我们说多思。”也转身走了。

“回来,你说什么呢?多思,毛主席语录哪有多思啊?”

“你这是旧的,得翻新的,新的第324页,多思。”说完还是走了。

这人一看,真的有!“毛主席教导我们说多思。”他也来一句。 。。

姜昆(4)

过去就是这样,吃饭都是这样。《如此照相》确实是把“*”当中,那些把我们基本的生活原则都给你破坏了的“左倾”的东西、那种流毒,全部都总结出来了。还有什么拿起笔做刀枪,集中火力打黑帮,跳忠字舞,大概现场稍微上了年岁的,你们都跳过,是吧?

田歌:姜老师的这个追忆,让我们回到那个时候,可能现在觉得很可笑,但是却能点燃我们生活的一些记忆。这很珍贵。我想问你的是,在那段时间,尽管我们也不是每个人都适应这样的生活,可是真的没有人敢把这东西变成作品,你为什么就敢呢?

“*”不仅对人们的生活方式产生了影响,连同人们的思想灵魂也一起禁锢了。作为中国历史上一场史无前例的浩劫,它对中国文化的摧残比其他任何层面都更深刻、深远。对知识分子的*,对传统价值观的颠覆,“*”把美丽的变成丑陋的,高贵的变成低贱的,独立的变成附庸的,思想的变成盲从的。而改革开放正是基于广大人民物质与精神的双重需求,应运而生。年轻的姜昆敏锐地感觉到了社会和思想的变化,他把他对那个时代的反思大胆地注入到了他的作品当中。

姜昆:改革开放,我觉得最重要的,也应该是大家共同的感受,就是思想的解放。我们过去长期以来的禁锢,把我们锁在了一个思想的牢笼里面。只有改革开放,才真正把我们中国人的思想打开了,让我们中国跟真正的生活接轨,跟世界接轨,跟地球村的所有人类接轨,这是改革开放最大的功劳。所以解放思想这四个字,我觉得在我们这一代人的身上,打下了非常坚实的烙印,印在了每一个人的心里和脑海里。

田歌:尤其是像对你这样搞文艺创作的人,太需要解放思想了。

姜昆:这段相声,并不是所有的人都支持的。我写出来以后,给许多人看。他们看完了以后害怕,跟我说:“姜昆,不能说这个啊,下次‘*’第一个要批的就是你。”

因为那个时候还没有彻底否定无产阶级*,你看我这个《如此照相》里边还有一个词,叫*四人帮疯狂地破坏无产阶级*。那时候还没有彻底否定,还不能否定。现在我们是完全否定了这个无产阶级*,觉得它是一场灾难。但是那个时候思想还没有全部解放,大家还是有点儿心有余悸。所以我这段相声出来时,很多人还在为我担心,很多人还觉得这么讲行不行?

“你把背诵毛主席语录像念经似的得吧得吧,你告诉我这背诵老三篇呢!”

“你这么说是不是对伟大领袖毛主席的亵渎,是不是对毛泽东思想的不尊重。”

他没看到是我们广大人民已经起来,从心里已经深恶痛绝了形式主义,深恶痛绝了这种思想的束缚,大家迫切地需要解放思想,改变我们中国的面貌。从思想上改变了面貌,我们生活才能改变面貌,我们周围的环境才能改变面貌。那个时候我觉得每一个人,虽然没有认识到,没有想到将来的改革开放会有这么翻天覆地的变化,但是要求解放思想,我想应该是我们所有中国人的共同要求。

田歌:当时看了这个作品,可能是笑,有可能还会笑完之后流泪,今天再回头看这个作品,就会觉得它的这种社会意义太突出了。但是说句实话,那时候我们也都去过照相馆照相,但并不是都那么有钱,不能够老去照相的,你这素材怎么来的? 电子书 分享网站

姜昆(5)

姜昆:不,你因为长得太漂亮了,你到那儿去了以后,人家肯定对准你,你没时间想,你就给人家做动作就行了。我是到那儿去了,跟赵炎一起照,赵炎胖胖乎乎特别漂亮,人家老给他照,把我给搁边上,你知道了吗?我没资格照。

我没事了就跟姚金才——我们劳动模范——他的学生在给赵炎照相,我们俩就聊天。结果我有了机会,他给我讲,乐得我前仰后合,然后我还给他讲我在兵团时候的一些经历,等到全部都聊完了以后,我就发现,虽然我们在聊一个照相可乐的事情,但是心中有一点心酸。怎么了,咱们大家伙都怎么了,就是一个普通的照相也不许乐是吧?怎么了,姑娘就把辫子全都剪了,就都剃了光头了?怎么了,俩人结婚在一块儿,就不许挨着照相,非得中间给隔一块是吧?怎么了,老太太在那儿,非得要把腰给直起来,弄根红缨枪在那儿站着?

这就想,这个社会怎么了?多多少少有一点正常的人都会去想,正常的思想已经被一种东西给扭曲了,就想办法要把它给掰回来。真是有这么个想法。

田歌:姜老师,那时候你特别年轻,创作上肯定是充满了锐气,但是我确实觉得应该还是挺忐忑不安的。你首先得想在哪儿演,你得试一下吧?

姜昆:我没有,为什么呢?我当时没名,谁也不认识我!我要是从那草坪拱出来了,噌噌噌就往上长;我要拱不出来,石头挡的话,折了人家也不知道,还是地皮一块!

所以我当时也有点儿初生牛犊不怕虎。完了以后好些人都说:“姜昆,你不能说这相声。”我就不信,我就说!结果一说出来以后,我当时确实也没有想到,老百姓居然这么欢迎。有一句话叫做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那句话在我们那个年代当中,大家的印象都非常深。因为当时,一千条一万条话中真理是只有一个的。但是真理的检验标准是谁,是某个人说的吗?还是某个人去规定的,说它是真理就是真理吗?那个时候并不是所有的人都很清楚的。

《如此照相》在两个地方演出,不同的效果。一个是在解放军的师级机关,基本都是中层以上的干部。大家伙不乐,听着都皱着眉头,为什么呢?他们害怕,说:“哎哟,这人怎么说这个?这是谁?哪儿来的这么一个孩子,跟一个老头(李文华)在这儿说这个啊!”他们在思索,他们在想。可是我来到农民中间,我来到工人中间一演,呵,乐得是前仰后合!截然不同的两种反应。然后在共青团第十次代表大会召开的时候,就是在我们的首都体育馆里,我来给现场的那些年轻的共青团员代表演出的时候,用一句形容词来形容当时的效果,叫做山崩地裂。大家那个掌声,那个笑声,恨不得把顶子都冲开了,一点都不是文字上的形容。后来我就感觉到,老百姓对这个相声是认可的,这个相声说出了老百姓当时想说还没有说出来的话,所以它成功了。

田歌:所以你觉得思想解放这四个字特别关键。1978年创作上解放了、松动了,你也就能出来了。如果在这以前,我估计更多的人都像你前面说的那个例子,想笑也不敢笑。后来思想解放了,大家就开怀大笑,因为自己的生活原来是如此的畸形。

1978年起的改革开放,至今已有30年。这30年对内改革,对外开放,是中国经济开始“解冻”的30年,也是中国思想开始“解冻”的30年。 txt小说上传分享

姜昆(6)

姜昆:后来人家讽刺四人帮,讽刺那种左的思想,作品一个又一个的,都比我写的好得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