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红楼外续之囚玉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5部分(第1页)

玉。贾宝玉见到案上的端砚,不由一怔,笑道:“我妹妹也有这么一方端砚,甚是钟爱,我要了几次,妹妹都不给,没想到竟在林公子这里见到了和妹妹那方一模一样的端砚。”

水溶和林雨声听了,心中都猜测到了,那位林姑娘或许就是贾宝玉口中的林妹妹。眼见宝玉把黛玉所做诗词一一小楷写了出来,他写一首,水溶看一首,看一首,口中便赞叹一首,待得看到最长的一首《葬花词》时,嘴上突然沉默了,半日才道:“好固然是极好的,只是太悲了一些。正值春花秋月好时光,何故竟如此多的感叹?”

宝玉叹道:“王爷不知我这妹妹,从小儿就易伤悲感秋,所做诗作也哀戚缠绵,多年来始终难以更改。”水溶看着手中的诗词,道:“这些诗词,真叫我辈须眉为之汗颜不已,真都是好诗,好诗。”林雨声把几张抄着诗词的纸张一一整理好,诗词虽然看在眼中,却始终沉默,因为他终于明白为什么林姐姐竟不带自己走,如她诗词所写:“风刀霜剑严相逼”,或许姐姐在那里真是无可自由。

水溶心中感叹不已,不由得生出仰慕之情,对着个清雅绝俗而又孤傲的女子,不知道怎么着,心中也随即生出了几许怜惜之意,只恨姑娘长于深闺之中,自己无缘得见。眼见宝玉清亮的眼睛中,也盛满了对这妹妹的倾慕,或许还有一点知己的自得之意,水溶心中也升起了一股酸意,但也明白自己终究晚了多年,况且宝玉的红颜知己,终究非自己所能无视友情而强抢的,如此也未免玷辱了那位世外仙姝一般的女子。

水溶忽然想起了那支凤凰墨玉簪,便笑问道:“不知道世兄这妹妹,可和忠义王府有甚牵扯?”宝玉听了笑道:“我这妹妹本是江南姑苏人氏,六岁进京至此,自来少见外人,哪里认得忠义王府的人?并无丝毫瓜葛的。”心中毫无渣滓,并不多想水溶为什么竟会无缘无故问起了黛玉和忠义王府的瓜葛来。

水溶也明白宝玉不同于一般世俗之人的性情,只是笑了一笑,漫不经心地问道:“想必这姑娘经常出城的罢?”宝玉赞赏地看着水溶挂在墙壁上的山水画,也不留心,笑道:“我这妹妹少出府门,就是八月初一里才出了门,到了城外的铁槛寺里,替我没了的姑丈姑妈上了几柱清香,替老太太祈福。王爷这画真见功力,好画。”

水溶心中的猜测已有了着落,见宝玉赞赏这画,便笑道:“你爱这画,就拿了去罢。”宝玉笑道:“我拿了这画,恐怕也是糟蹋了这画,还是挂在王爷这里好。本来我想这画很合妹妹的脾气,可是妹妹从来不要这些我从外面拿进来的东西,因此我还是不要这画儿了,不然拿了回去,反而还得妹妹训呢!”

水溶听了有些好奇,道:“你妹妹从来不要你从外面拿进去的东西?”宝玉本是有口无心之人,随口就笑道:“是啊,我这妹妹自来性情较旁人孤僻,但却也是天真淳朴之人,最是和当世女子不同的,从来不劝我立身扬名等话,也素来癖性喜洁,那年小蓉媳妇丧礼王爷赏了我的那串香珠串儿,我郑重转送妹妹,妹妹随手掷了不要,还骂了我一句,说是‘什么臭男人拿过的,我不要它’,叫我碰了一鼻子的灰,所以我再不敢拿外面的东西送妹妹。”

水溶听了却是一怔,那串珠子乃是皇上亲赐,本是极贵重之物,多少人求之不得,没想到竟给一个闺阁女子掷而不取,反骂自己是臭男人,不由得心中有些好笑,但对这位林姑娘,却也更加充满了疑惑和仰慕。

宝玉看了一看天色,笑道:“天色晚了,小人要回去了,还不知道妹妹的药按时吃了没有,因此王爷竟容小人告辞罢!”水溶本欲挽留他吃了饭再走,但见他对林妹妹一脸的担忧之色,便也不留,只命小太监拿了一套自己也常日穿戴的的蓑衣斗笠送他,好生送了他出去。

宝玉一离开,林雨声就道:“原来林姐姐是这二爷的妹妹。”水溶听了并不言语,只坐回了案后,拿着案上的诗词不住把玩鉴赏,细细品味。

[正文:第七章 诊治]

林雨声学习很快,尤其是医术,更是一日千里,不但水溶惊讶不已,就是教他的神医宁先生也常常夸赞于他,说他真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实在是有过之而无不及。可是也许只有水溶明白他学医术,是因为他看出了林姑娘有先天的弱症,他是为了林姑娘而学医术的。

很快就入冬了,天气寒冷,连下了几日的大雪,天地间一片银白,洁净得令人眩目不已,林雨声正抱着医术研习,水溶忽然走进来道:“听宝玉说他表妹身体很不好,问我有没有好大夫呢!我想着请宁先生去给姑娘诊视,你也跟着替先生提药箱罢!”他的意思很明白,就是也想知道林姑娘身体状况如何。

林雨声聪明伶俐,心中何尝不明白水溶之意?况且他也悄见了水溶以白绢画的一幅林姑娘的真容画像,眉尖若蹙,眼波含露,袅袅娜娜,宛如仙子乘风,便如走下了画像一般,其丹青妙笔实在是出神入化。这幅只有他和水溶知道的画像,就挂在了外人鲜进的内书房中,日夜以一层白纱覆盖,不许别人探视,其心意不想而知。

宁先生奉了水溶之意,把水溶的帖子投到了荣国府,荣国府的人自是不敢怠慢,宁先生就带着雨声到了潇湘馆中,眼见其摆设精雅中难掩贵气,亦不掩一股清雅高华的书卷气,一色摆设竟皆不在水溶书房居室之下,宁先生不由得暗自点头,有些感叹其主必然不俗。而林雨声甫一进来,就已闻到了那股林姐姐身上特有的淡淡幽香,心中激动不已,心想自己终于又可以再见到姐姐了。

紫鹃魅影儿等丫头都已回避了,只有王嬷嬷带着四个婆子和两个尚未留头的小丫头子在内伏侍听唤,黛玉就安稳地卧于绣幔内的帐子中。宁先生一进门的时候,就注意到了那对玉盘内盛着的水晶参果,脸上皆是惊异,雨声从来没见过师父脸上露出过惊异之色,忙就问道:“难道这对果子还有来历不成?竟叫师父也难掩惊异之色?”

宁先生走到玉盘前站定,细细打量了一番,才道:“这可是极北苦寒之地的大雪山上才有的水晶参果,十年开花,十年结果,一树一果,但却极难得到,有的水晶参果果树即便是开花结果了,也未必能长成齐整的果子。似这般圆润而透亮的水晶参果,真是千金难得的,连我见多识广,也从未能见过,真没想到竟能在姑娘的绣房中见到两颗参果。”

林雨声已经听到黛玉断断续续的轻声咳嗽着,忙道:“师父您老人家先别研习这个,先给姑娘诊脉要紧。”宁先生看了有些心急的雨声一眼,淡然一笑,走到了黛玉床前的椅子上坐下,王嬷嬷早已把黛玉的手扶了出来,放在迎枕上。宁先生见那只手十指纤纤,修长洁美,晶莹剔透得宛如白玉雕就,纤细的手腕上却带了一只青翠欲滴的玉环。

王嬷嬷连忙把玉环捋了上去,生恐压住了脉息。宁先生见到这枚玉环的时候,脸色竟有些异样,但随即就恢复了,稳住心神替黛玉把脉。他闭住眼睛,诊了良久,始终未曾睁开眼睛,林雨声和王嬷嬷都有些心焦。直到二刻之后,才睁开眼睛道:“姑娘先天体质怯弱不胜,原是不足之症,多年来饮食不当,吃茶不用心,加之五脏郁结,思虑伤身,是以竟气血两亏,恐致痨怯之症。然姑娘似乎近半年来服用过珍异之极的水晶参果,又加以调理饮食,所以病情有所好转。只是姑娘闺中弱女,这股暖脉极是难得,如何竟能有这样珍稀之物?”最后一句却转而喃喃自语。

黛玉在帐子内轻声咳嗽着,早已听到林雨声的声音,心中也自欣喜他竟以学医术而进内室来,只不知道他如今在那公子府中过得如何,自己也不好开口询问。这几个月来,她虽觉身体渐渐有所好转,但是心中所虑却日益增多,近日又见别人是骨肉团聚,心下更是伤心不已,因此难免又损了身子,犯了旧症。

林雨声问道:“师父,您打算怎么给姑娘开方子?”宁先生放开了把脉的手,道:“不必开方子,姑娘这居室之中,已有多样对姑娘玉体有益之物,何苦还要姑娘吃那苦汁子?是药三分毒,能不吃药自然是不吃药的好。况且姑娘已服用了半年之久的神方,又有房中这水晶参果千金难得,其气味对姑娘身体大有裨益。而且姑娘房中还有几样千年难得的神物,和这水晶参果气味相杂,反而成了对姑娘玉体最好的良药。”

黛玉在帐子内听了这话,心中有些疑惑,只不好开口询问。那王嬷嬷虽然年纪大了,但却从心底里疼爱黛玉,听了这先生的话,心中也是大有疑惑,不由得问道:“先生说的神物,似乎乃是子虚乌有之事,除了这冯太太送的果子之外,我们这屋子里哪里有什么神物呢?再者,姑娘什么时候服用过什么神方了?”

宁先生笑道:“姑娘若未曾服用过那神方,如何竟有这股暖脉?水晶参果本就不是凡物,若有神物相辅,就是良药。姑娘这屋中,似乎这几样神物都是一应俱全了的。其一就是姑娘这帐子四角所悬挂的荷包,里面装的可是千年难得的菩提花粉,一千两黄金也买不来一钱的花粉,常人难以闻到其中气味,但是这隐隐约约的气味还是有的。其二就是姑娘这绣幔内露出的一抹帐子角,这可也不是寻常的织物,乃是极北苦寒之地大雪山上的冰蚕吐丝织就,夏日清凉解暑,冬日则温暖如春,春秋更是调理睡颜,对身体大有好处。另有两样神物我虽能闻到气味,却不知在何处了。另外姑娘所服用的神方,其中药物不多,只有十几味,但样样都是千金难得,姑娘每服一次,那就是服用了千两黄金,若姑娘能服用三年以上,这病体自然是不医而愈,丰采更胜常人。”

王嬷嬷早已吃惊不已,她知道这荷包和这帐子都非姑娘之物,乃是魅影儿硬是拗着黛玉挂上的,没想到竟是这大夫口中的神物。魅影儿本是蒙古少女,性情豪爽不顾忌,虽说近日已改了良多,但是还有一些豪爽气,便在碧纱橱后笑道:“先生好灵敏的嗅觉啊!不错,我每日给姑娘服用的虽说是滚白水,其实里面就是以这个方子煎熬的药水,对姑娘身体大有裨益的,而且先生说的这两样神物也丝毫不错。”

宁先生道:“姑娘也精通医术?”魅影儿笑道:“精通二字不敢说,不过略懂得一些皮毛罢了。这个药方子是我先人留下的,恰合虚弱之症,若是寻常人,即使穷尽百年,散尽亿万黄金,也配不得一料,偏生我本是有福气的,偶然遇到一位恩公,恩公便赐了我这药方子所需之物,所以竟配了几料。我因用不得这方子,眼见姑娘日益虚弱,所以就给姑娘服用,竟果然大有裨益。”

宁先生一面叫林雨声收拾诊脉的器具等物,一面微微笑道:“小姐能得姑娘此佳侍,实是难得难得!”一双睿智的眸子望了一眼黛玉已收回帐内的纤纤玉手,雪白手腕上的那抹青翠,却成了他眼中心上的一抹永恒,一抹尘封多年的永恒。他也没有想到,一晃多年而过,蓦然回首时,却在此地见到这抹清灵。

林雨声问道:“师父,姑娘病情真不要紧?”宁先生笑道:“姑娘的玉体并不要紧,近日不过是思虑过度,又着了风,所以有些咳嗽,只要饮食走动注意,加上又有丫鬟姑娘照料,略过两天也便好了。”林雨声听了这话,方放下了心来。

宁先生本待告辞,忽然一道轻轻柔柔的声音从帐子内传了出来:“劳烦先生大雪天里来为小女诊治,嬷嬷且沏了茶来请先生吃。”王嬷嬷答应了一声,自沏了茶来,宁先生才略坐了下来,一面品茗,一面笑道:“方才看姑娘脉象,姑娘实在是太过心细,思虑又多,才致一身之病,只要姑娘日后放宽了心胸,自知无数春光灿烂。”

黛玉听着他温和浑厚的声音,总觉得有一股暖意,也觉得心地一片平静,只是想起自己身世,想起将来不知是何下场,仍旧不由自主轻声叹息。这声叹息虽轻,但却充满了无可奈何之意,也让宁先生这耳力敏锐的高人听得清楚,眼波微微一变,但也没有多说什么,喝完了茶,也便告辞离开,王嬷嬷亲自送了出去。

紫鹃和众位丫头都出来了,揭开了绣幔和帐子,扶黛玉坐起来,靠着白狐皮的靠枕。黛玉此时云鬓散乱,更显得脸若凝脂,赛似桃花,一双盈盈妙目却望着魅影儿英气逼人的脸蛋,不急不缓地问道:“我怎么竟不知道你给的这什么荷包帐子竟是神物?另两样神物是什么东西?那滚白水什么时候成了千金难得的药方子了?”

魅影儿眼睛忽闪忽闪了好一会,才笑道:“若是叫姑娘知道了,姑娘才不肯要呢!这些神物原本也并不是我的,是我遇见过一位高人,他送了给我,说要给就给有缘人,我现在伏侍了姑娘,我的有缘人就是姑娘,自然是要给姑娘的了。那药方子本来我也是用不得的,既然正好姑娘吃,哪里有浪费的道理?因此姑娘竟不用放在心上。”

黛玉秉性聪明,自是明白这魅影儿说话不尽不实,但好在她一心一意为自己,并无歹意,所以心中也便丢开不理了。

[正文:第八章 品茗]

如那宁先生所说,黛玉精心将养了几日,果然也就好了。也如那宁先生所说,黛玉经过魅影儿的精心照料,日日夜夜闻着那水晶参果和什么神物相杂的气息,又吃了那么珍贵的滚白水药汁子,竟果然觉得以往的心悸、胸闷、夜间失寐等症都渐有好转,有的时候夜间竟能睡上三四个更次,面色也更若粉红桃花,娇美无伦,常常让宝玉看得失神不已。

这魅影儿倒也奇怪,和紫鹃雪雁待黛玉最是尽心尽力,凡事也都替黛玉想着,一应衣食用药大小事故都料理得比别人周到,但是每次见到这贾宝玉,她就没给过贾宝玉好脸色。偏生这贾宝玉好奇她是蒙古人,仰慕她蒙古姑娘的英姿飒爽,天天来潇湘馆找黛玉玩耍时,老爱拉着她问这问那,恼得魅影儿几乎就要吃了贾宝玉。

这日贾宝玉又拉着魅影儿他们蒙古的风土人情,魅影儿登时撂下了脸来,摔开了手,冷声道:“我说宝二爷,正经你也该回你的怡红院里读书认字,和你那里的袭人晴雯说话聊天去,别在我们这里打搅了姑娘歇息。我虽是蒙古出身,可好歹也是个姑娘家,二爷这样拉拉扯扯的,给有心人看见了又要言三语四的了。”

黛玉本在看书,听了这话,不由得一怔,魅影儿这话却也恰好说中了她的心事。细想而来,自己寄居于此,虽有老太太疼爱,正经小姐三春等人尚且靠后,但是自己多年来始终小心翼翼,处处多心,步步留意,惟恐他人耻笑,可却无力与那些闲言碎语抗衡。自己何尝是不明白?自己虽然多心留意,却有人比自己更多心留意,有心人比比皆是,只是自己不想去理会罢了。

魅影儿眼光敏锐之极,虽和宝玉说话,却也发现了黛玉的怔容,知道自己说话不小心,又弄出了她的伤心事,便不理会宝玉,走到黛玉跟前伸手把黛玉手中的书拿了下来,道:“姑娘歇息歇息吧,整日里看这些劳什子书作什么?天气又冷,仔细冻了手。”黛玉接过紫鹃拿过来的手炉,笑道:“整日里无所事事,所以才看两句书罢了,偏你又来夺我的书。”

雪雁端了燕窝粥来,道:“姑娘一早儿里也没吃什么东西,喝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