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朝华嫡秀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10部分(第1页)

谢朝华看不见宋旭脸上的神情,但是她肯定他笑了。

不知过了多久,谢朝华突然开口:“有时候遗憾或许也是一种完美。”

宋旭转过头来,对谢朝华道:“只要活着,就不该悲观。”

谢朝华忍不住道:“你觉得你还能再拥有那样的感情了吗?”

宋旭面露微笑,真诚地道:“或许真的很难,如今我的地位都让这一切变得那样遥不可及,可是我还可以有大半生的时间来找寻。”

他顿了顿,接着道:“人生在世,顺境不过十之一二,逆境也不过十之二三。这都不是很主要的,重要的是内心一直存有希望。我之前就说过,你其实比我已经幸运很多。”

谢朝华轻叹,“我……只是……有些事情不想再去奢望了。”她抬手挽了挽头发,笑了笑,眸中却流露出无法形容的伤感。

宋旭凝视着眼前人,“从小,我没有身份,甚至连自己父亲的名字都不知晓,多少年来,我不止一次感到身心疲惫,那真是累得想死的感觉。在她死了以后……我曾经觉得世界变得漆黑一片,甚至有过轻生的念头,可那时候有个人对我说,即便在最荒芜的地里,只要你种下一颗希望的种子,最后荒地也可以变为绿洲。”

他笑得如同从前那样,明亮而温暖,“于是我便不想死了呢,因为我心中还有希望,我要活着,连同她的那一份。以后我定会生儿育女,可是此生,她永远都会占据我心里一个位置。今生我拥有过,记住了,也就没有遗憾了。而你呢?你甚至都没有努力过就轻易放弃了。”

“我曾经那样努力过,可最后……”

宋旭打断她,“你知道什么叫努力?努力,就是跌倒了一次次再站起来。”

谢朝华一言不发地看着宋旭,他回望着她,一个字一个字地说道:“对不起。”他站起身,“有些事情我很想帮你,但是朕却帮不了你。”

她并不意外,宋旭是她可以倾诉心声的朋友。而肖旭,却是肩负着一国之责的君王。

宋旭走了,如今他的身份却抽出半天时间与自己见面,她真的很感动。

望着天际,湛蓝而无一丝微云,秋高气爽,明净澄澈,这般清透。谢朝华不禁想起刚才宋旭的话,。。。。。。她,真的能做到吗?

朝廷选才的事情如火如荼地在各地进行着,而朝中群臣则开始显得有些坐立不安。

有人说如此选拔人才,实在有违祖训。

而有些则上书皇上,说按照此法选出的人才也应该先多番观察考验之后方能启用,不该马上介入朝政。

可令众臣大为讶异的是,当朝太傅谢琼却是竭力推崇皇上的决定,还协助皇上整理文案,并着手开始安排初选过关的人入京觐见。

深夜,中山王府书房内烛光明亮,人影晃动。

“先生如何看眼下的形势?”

将住房看了眼烛火映出的人影憧憧,沉着地道:“皇上选才一事看来是势在必行了。”

肖睿点了点头,“倒是没有料到会如此快。”他沉吟了一下,“谢琼的举动你怎么看?”

“唔……他的行为的确有些扑朔迷离,想必这其中定有什么隐情。。。。。。不过,王爷,不管谢氏与皇上之间是不是有什么妥协,眼下的情形,对王爷来说却是较为尴尬的,王爷管着吏部,而皇上此举摆明是要跳过吏部来任命官员,说得明白一点,就是皇上要亲手提拔人才为其所用,如此这般,眼下王爷手里的吏部就显得有些鸡肋了……”

肖睿面无表情,菱角分明的脸廓显得尤为阴沉,“如此这般,我还不如尽早交了手上的户部。时机一到,离开京城才是上策。”

“王爷英明。”蒋和方像是想到什么,微微皱眉,“只是如今天下初定,皇上有顾忌或许还不会动王爷新乐的兵马,可也万万不会轻易放王爷离京的。”

“新乐的兵马迟早都会是皇上做文章的地方。等他羽翼丰满,朝中怕是就会有撤藩的折子了。”

“那……王爷的意思,我们该如何应对?”

肖睿目光沉静,看着跳跃的烛火,半天才缓缓道:“前有楼南侵境的前车之鉴,新乐当年的兵马也是仗着遇敌而渐渐组建起来的,如今新乐依恃的,还是楼南之兵,只要边患犹在,皇上就不能解了新乐的兵,也不敢解。这是我最大的优势,但光凭这一点还远远不够。”

蒋和方目不转睛地看着肖睿,“所谓外援内应,若是楼南可谓外援,那么如今却是少了一个……内应。”

“先生的意思是……”肖睿有些明知故问。

蒋和方恭敬地回道:“王爷,眼下朝中局势渐渐明朗,皇上培植亲信的事情已经势在必行,不过朝野上下一定阻力多多,皇上一意孤行,虽有谢琼从旁协助,可想要堵住众臣之口也非易事。所以,王爷不妨表示一下吏部支持皇上选才的姿态,以此让皇上觉得王爷无意与他抗争,由此放下戒心。”

肖睿微微思索,有些犹疑:“谢琼已经做在前头,我若是这么做,会不会有些画蛇添足?”

“王爷,皇上有谢家支持,即便如今朝臣反对之声众多,可真是强意实行也定能实现,如此这般,王爷不如来个顺水推舟。”

肖睿又想了一会,才点头,“先生所言极是,就这么办吧……不过,你抽空还是走一趟新乐,该准备的还是要准备起来,我们这位皇上当初也不觉得会是如此有强力手腕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