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人在三国,开局召唤猛将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二十三章 荆州才俊(第1页)

荆州,襄阳,镇南将军府

此刻镇南将军府中,一片寂静蒯良、蒯越、伊籍、蔡瑁,几乎刘表的心腹全部聚集在府内。

“子柔,现如今襄阳城内沸沸扬扬,现在该如何是好呀!”刘表有气无力的对着蒯良说道。

而作为刘表手下的第一谋士,此时也不禁有些头大,自己也万万没有想到,自己弟弟蒯越为刘表出的主意,会如今闹的满城皆知,一个处理不好,主公必将身败名裂。到那时作为献计的弟弟和自己,还能有好果子吃。

但此时此刻面对刘表的问话,又不得不答,蒯良思考片刻后便起身答道“主公,依良之见,此事传播如此之快,此事必定有人在背后推波助澜,何人敢如此行事,在下料定,定是陛下派遣的使者董承所散播的”。

“如今主公,进亦不是,退亦不可,依良看想要解决此事,解铃还须系铃人,主公不妨请董承将军前来府中商谈,此事必有了断”。

刘表听完之后想了想无奈的说道:“现如今,便只有如此了,往日此时子初早就前来府中赴宴了,就是不知今日,为何迟迟没有前来”。

蔡瑁在一旁说道:“主公,今日守城军士来报,那董承今日出城,说是要去拜访名士,至今还没有回到襄阳城内。

刘表沉声道:“那还愣着干嘛,那还不赶紧派遣军士去找。

蔡瑁刚想领命,便要转身离去,

刘表便又反悔道:不!不!不!此时不能派遣军士,还是派府中的随从去找,以免襄阳城中,明日又要谣言四起!”

话说自从董承每天白日出城游山玩水,拜访名士,便听闻襄阳城外五里檀溪边的深山处有一隐士,号水镜先生,精通奇门,经学,为人清雅,学识广博。

董承想起陛下临行前的嘱托,让自己拜访荆州的才俊,当下便存着拜访的心思。白天便带着几名亲兵早早的出城去寻。

在檀溪旁的山中,寻找了一个多时辰的董承一行人却是没有打听的半点水镜先生的消息,却是在檀溪旁遇见一位坐在牛背上悠闲吹萧的牧童。

牧童悠哉悠哉的走到董承身前问道:“将军可是董子初”。

董承看只见一束发小童,便微微一笑道“乡间小童何以知道我的名字呀”。

小童摇了摇头回答道:“我本不知将军的姓名,是我的师傅这几日常常与来客提起,襄阳城内,来了一位陛下派遣的天使,乃当今的名士,近日将要路过此地,今天看见将军面貌有些相像,故而冒昧一问”。

董承听闻小童的话后,连忙询问道:“你师傅是何人呐”

牧童回答道:“我的师傅复姓司马,单名一个徽字,字德操,颍川人士,道号水镜先生,我师傅的朋友很多,常常来往的有襄阳的庞德公与庞统”。

董承笑而发问道“庞德公与水镜先生大名在下是如雷贯耳,那庞统又是何许人呐,我却是没有听说过”。

牧童回答道:“庞统乃是庞德公的侄子,庞德公子山民,大我师傅十岁,庞统字士元,小我师傅五岁,师傅最与庞统亲近,常常呼之为弟”

董承在听到水镜先生的消息后不由的大喜问道“你师傅现在何处呀。在下正是想登门拜访”。

牧童见状说道:“师傅就在前方林中庄园之中,将军请随我来”说罢便拿起赶牛的鞭子,拍了一下牛屁股,自顾自的向前走去。

董承见状,来不及呼唤还在问路的亲兵,便急忙独自一人跟在牧童的背后,往林中庄园走去。

董承还未到水镜先生住处,便听到山林之中余音袅袅,如鸣配环,时而不绝不缕,时而如高山流水,董承心想如此,怪不得襄阳城内都称水镜先生乃当今名士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