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细狗的酱油生活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出差(第1页)

因为福建市场,一个小黄,2个小张的连续离职,岗位空缺。杨刚门,通知刘细狗去漳州出差一个月,了解了解市场,同时杨刚门也安排王乐乐一起去,但是王乐乐不喜欢出差通过上层关系把此事压了下来。

刘细狗不爱久坐,就买了一趟绿皮火车慢慢悠悠卧铺,且运气好是上铺,可以一直躺平。虽然现实中躺平的人很多,但是在火车上铺一直躺十几个小时的人还真的少。但是,刘细狗就是这样的“真男人”!

绿皮火车代表远方和回忆。动车代表速度与科技。对于很多人来说来说,绿皮火车代表的是童年记忆。看见火车就知道能坐着这个东西游遍天南海北,而不仅仅是家到学校那两点一线枯燥的生活。人嘛,总有个念想,屏蔽掉当下鸡毛蒜皮的生活,渴望远方。小时候总奇怪为什么家门口的铁路光秃秃的,总想去省会看电气化铁路,数着线杆子。等到大学回来家旁边的老铁路翻新了,原来熟悉的小站荒废了,却总是梦见啊,这小站来了又热热闹闹的来了新车头,这小站停了一堆稀奇古怪没见过的车头,梦里是那么高兴。只是醒来一会,远方,还是个遥不可及的念想。

绿皮车的开通意义就是为交通不发达的山区百姓提供一趟通勤车,车上多半是农民或者打工者。绿皮车更能欣赏风景,刘细狗看着周围的年轻美少女们都对着窗外一阵留影,绿皮车上拍的照片其实挺文艺的。然而少女的座位旁边,就是刘细狗的身后是躺着休息的两位大叔,汗脚味儿伴随着风就将两位少女和刘细狗环绕了,刘细狗稍微皱皱鼻子也就适应了,但是那两个少女可能受不了,连连在周围喷酒精(估计没带香水,可能估计香水在柜子里不方便拿,也有可能香水比较贵喷起来舍不得),总之这个味道应该是那两位小清新们很讨厌的吧,而这就是生活的本质,人生有绚丽,也有真实!

刘细狗回忆起来,学生时代旅行,坐的最多的交通工具是火车。

这里的火车不包括动车组列车,一定要是z、k、t、l这类的红皮或者绿皮车。

火车这种交通工具,有它的好处与坏处。但总体来说是很社交的场景工具。

几年前,木心先生的《从前慢》唤起很多共鸣,实际上,火车真的能给人这样的感觉。

时光的流速变缓、耳畔交谈的人真切、这段旅途陪你同行的人,下一站就要下车。

那年头坐最差的绿皮车,空调是没有的。只有车顶几个摇头晃脑的小风扇,夏季溽热的车厢里,流动的风转瞬即逝,下次再转到你,又要等到几秒钟之后了。

而且风扇的声音很响,呜呜然。风过处吹起横七竖八的人们汗味、脚臭,吹得满车都是,那酸爽,真是盖了帽了!

但乘客中不乏高手,刘细狗11年过甘肃境内的时候,中途上来一个挺拔英俊的小哥,举止儒雅,不动声色。他的座位靠窗,我就坐他旁边。

他搁好行李,缩身入座,渐觉闷热。彼时窗户是打开的(绿皮车是可以打开窗的,有上下两扇玻璃那种)。但我们这侧座位背对行进方向,窗外风再大,也与我们无缘。

此时挺拔小哥拿出一本16开本大小的书,略厚,稍微卷了半卷,伸出窗外,与列车前进方向呈夹角,立刻引得一股风顺书本倒灌进车厢内,车速越快风力越大,满座生凉。

这一顿操作把坐在他身边的我惊呆了。这个是空气动力学灵活运用?还是来自生活经验?从此这一幕印在刘细狗脑海中,他立志要把这项技能用到他坐过的所有绿皮车上。

可惜的是,没过多久,绿皮车就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野,动车组大规模上线之后,新空调硬座的k字头,逐渐成为基本操作,绿皮车的脏乱差与有趣,也已成为历史的陈迹。

而刘细狗再也没能有机会施展自己学来的本领。

本站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