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细狗的酱油生活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绿皮车卖货(第1页)

现如今随着人们的生活水平越来越好,人们的生活方式也变得越来越多样,很多人都愿意走出家门看看外面的世界。一般说来,外出游玩就需要交通工具。在我们中国,最接地气最普及的交通工具还是火车。

当我们乘坐火车的时候,无论从南方出发还是北方出发,都能看到一些穿着制服卖东西的推锁员,他们借着火车这个平台在推销自己的产品怎么怎么好。那么问题来了,火车上穿制服卖东西的推销员是什么人,卖的东西质量有保障吗?

实际上,这些穿着制服推销产品的人,都是有公司与铁路部门签约的单位,他们正是受到了某种认可,才允许在火车上售卖产品的。毕竟就中国而言,消费市场是非常广大的,但同时竞争力也非常的大。通过火车平台,既可以在南来北往的乘客上打出口碑,也能通过临时推销,收获一定的收益。

通常在火车上售卖的推销员,口才都是很好的,很容易就跟旅客之间形成一种互动。而在火车上售卖的这些产品,质量一般都是可以的,毕竟还有铁路局在这把关,如果质量不行断不会让他们在火车上坑骗乘客。

另外,推销营利的这种模式,还是与推销员多劳多得挂钩的。如果没有卖出东西,那么推销员可能就只能拿底薪了。在乘坐火车的时候,您有买过那些推销的产品吗?在消费过后,您觉得怎么样呢?

在高铁时代,“绿皮火车”似乎成了遥远的记忆。然而,在湖南湘西,每日仍有5对公益性“慢火车”在开行,没有空调、只有硬座、逢站就停。

所谓“慢火车”,是指那些在中国铁路大提速的背景下仍旧每个小站都停靠的“绿皮火车”。尽管设施陈旧一点,速度慢一点,但其便宜方便,最低票价仅需1元,是当地老百姓的心头好,是大山深处人们出行、上学、农副产品出山的依靠,也承载着山乡群众对幸福生活的期望。

最低票价1元,坚持26年来从未涨价

早上6:57分,伴随着一声长长的汽笛声,7266次列车从怀化站开出,在湖南湘西地区的山水丘陵间蜿蜒穿行,一直到16:28分,列车到达目的地澧县站。

381公里的路程,停靠37个站,几乎每隔10分钟就会停一站。票价最低1元,最高235元,20余年未曾涨价。

因行驶时间长,火车司机们亲切地称它为“慢慢游”;又因票价便宜,在沿途各个县乡小站停靠,当地人叫它“公益小火车”。

为方便沿途百姓,这趟列车允许山民挑着担子、背着大筐小筐的山货乘车。

记者在列车上看到,老百姓们用箩筐装着鸡、鸭、鱼,还有野菜、瓜果,坐在一起聊着家常。他们大多是到城里卖货的山民,因为常坐这趟车,相互之间非常熟悉。不少人在抓紧时间收拾自家的农副产品,争取能在市场上卖个好价钱。

7:50分,7266次列车的“常客”老杨上车了。一身朴素的他挑着满满一担血橙,差不多100斤。“准备去吉首卖一卖。”老杨跟列车员招呼道。

记者看到他车票上显示的票价是3元,而从麻阳到吉首的汽车票需要30元。据悉,7266次火车平均客座率不到40,每年都处于亏本运营状态,但26年来从未涨价。

帮忙卖山货,列车员兼任农副产品推销员

“我的血橙几乎全部靠这趟车拉出去、卖出去,春梅他们也帮我联系销售。”提起这趟列车,老杨感触颇深。老杨口中的“春梅”是7266次列车值乘人员程雅婷的小名,她在这趟列车上已经工作了20多年,乘客中很多是经常坐车的熟面孔。

“我们这趟车带什么上来的都有,水果、鸡鸭家禽、猪等等,乡亲们带到附近去卖。”程雅婷笑着说。久而久之,程雅婷和列车上个工作人员有了另一重身份——农副产品推销员。她们不仅会在列车上常备弹簧秤和塑料袋,给乘车乡亲们搭把手,帮忙搬运安置货物,还会在做好值乘服务的同时,帮忙吆喝叫卖,甚至利用自己的人脉关系为乡亲们牵线搭桥推销农副产品。

“我们主要是列车上帮他们吆喝一下子,向车上的旅客介绍一下他们的产品。因为我自己比较喜欢玩微信、抖音,所以也会在那些平台上带下货。”程雅说,这些年来,她为果农和菜农义务销售农产品差不多已有2000多万元。

精准开行“慢火车”,湖南地区共5对

7266次列车仅是湘西慢火车的一个缩影。

在湖南,这样的公益性“慢火车”有5对10趟,分别为怀化至塘豹72697270次、怀化至梅江72712次、怀化至新晃7275次、新晃至益阳7274次、益阳至怀化7273次、张家界至怀化7265次、澧县至张家界7267次、怀化至澧县7266次。

主要运行在苗族、侗族、土家族等少数民族聚居的湘、渝、黔武陵山区,往返于大山深处,为沿线的菜农、果农、居民、铁路职工和学生提供公共服务,使公益“慢火车”真正成为村民的“便民车”和“致富车”,拉动沿线山区经济社会快速发展。

本站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