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开局给秦始皇直播网课笔趣阁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91章(第1页)

若是真的推动全民教育,还能否保证农业经济基础的稳定发展,如果直接推行科举这样的选官制度,会不会有些过于着急了?

嬴政一时还拿不定注意,他打算先继续听老师上课,等之后在好好找人商谈这个问题。

屏幕中,林老师还在继续上课:“从政治发展的角度上来看,士阶层的崛起和活跃其实侧面反映出春秋战国时期知识和权力的分离,掌握知识的人不一定拥有权力,学术研究也不一定只为某一国政治或者某一个阶层服务,这才推动了这一时期各家学派争相著书立说、相互交流学习的思想解放运动。”

“讲到这里,我们发现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大变革推动了百家争鸣这一思想解放运动的产生和发展,那么根据我们所学的基本史观,推动这一变化产生的根本原因就是生产力的发展,这就是我们一直强调的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嬴政记得这个原理,林老师在讲经济史的时候也强调过,只是她并没有专门讲过这个东西,但是在每一次讲到类似的内容时她都会强调这个观点。

“学完了百家争鸣的社会背景,接下来我们就一起来看看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几个学派,它们的代表人物及其主要的思想主张。”

一边说着,林老师一边切换了课件画面:“一、儒家。”

“儒家思想的创始人是孔子,也是大家十分了解的一位古代思想家,刚才我们也提到了他的一个主要观点,就是恢复周礼。”

“孔子是春秋时期鲁国人,没落贵族出身,周游列国、整理六经,这些都是我们已经了解的,大家还记得孔子的核心思想是什么吗?”

屏幕上飘过几条弹幕。

林老师继续说道:“对,就是一个字:仁。”

“正所谓仁者,爱人。这是孔子提出的作为人的道德标准,强调仁者要做到心怀慈爱,这既是对统治者的政治要求,同时也是对做人的道德要求。”

“那么,如何才能做到仁的要求呢?孔子强调‘克己复礼’,克制个人的私欲,从而达到礼节规范对每个人的要求,就能够做到‘仁’。”

“我们从这里可以看出,孔子强调社会关系的和谐,强调人对自身的道德约束,从而达到稳定社会秩序的目的。”

林老师讲的这些内容,嬴政都看过读过,对于其中关于克己复礼的要求,他也是比较认同的,但他觉得,如果仅仅依靠教化就让民众做到克己,这似乎有些不太现实。

作者有话说:

本章引用资料文中均有标注。

秦国要发展到那个阶段才适合推进全民教育?

感谢在2023-04-1420:27:022023-04-1512:22:39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四季5瓶;南宫影月、昭奚旧草1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第48章继续上网课

嬴政始终不曾怀疑律法对民众的教育作用,只是这些日子他也开始反思前世的自己所推行的律法是不是真的对民众太过严苛,儒家强调的教化他并不是完全反对,只是他很反感部分儒生借着教化的名义蛊惑黔首。

屏幕中,林老师还在讲述孔子的思想。

“孔子的第二个主要思想就是‘礼’,所谓克己复礼,这里的‘礼’可以简单地理解为我们之前所讲的周朝的礼乐制度,这套制度非常详细的规定了各个等级在衣、食、住、行等方面的不同要求,比如我们前面讲的观看舞蹈的行列,再比如不同等级的人对于‘死’的称呼也不一样,《礼记·曲礼下》中记载,天子之死称为‘驾崩’;诸侯之死称为‘薨’;卿大夫之死称为‘卒’;士之死称为‘不禄’;平民、奴隶之死称为‘死’。”

“这一套严格的要求体现出奴隶社会时期森严的等级制度渗透到了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而孔子十分推崇这一套周礼,认为只要人人都能做到这种行为规范的要求,社会就能和谐。”

嬴政并不是很赞同这一点,他觉得高位本该有能者居之,若是对国家对朝政没有任何作用,还要依靠着这一套所谓的周礼掌握至高权力,那只会使社会混乱,权力失落。

屏幕中,林老师也在继续讲解:“从我们今天的角度来看,孔子所推崇的这一套礼乐制度的实质其实就是在维护奴隶制度的等级秩序,这与他所代表的阶层有关,我们前面也讲了,孔子出身于没落贵族,代表的是奴隶主贵族阶层的利益,而春秋战国是社会大变革时期,从社会性质上的变化来看,正是我国从奴隶社会走向封建社会的时期,因此孔子的这一思想是落后于时代潮流的,具有一定的保守性。”

嬴政发现林老师所讲的评价和自己的想法不谋而合,但林老师似乎总能从更加宏观的社会性质、阶级代表上去分析这些内容。

听了这么久,嬴政觉得这种分析方法真的很神奇,似乎自己所处时代的所有具体的事件都能化用这一套理论去带入,而且还能够分析的有理有据,合乎逻辑。

而他所阅读的各家学派的典籍都是自成一套说法,同时都是更加重视具体治国的策略,鲜少有上升到理论高度的,哪怕是道家的一些经典,也并不会专门研究社会制度的发展规律。

林老师讲完了孔子的两个核心思想,又继续讲了下去:“孔子说:‘天下有道,则礼乐征伐自天子出。天下无道,则礼乐征伐自诸侯出。’这就是在强调礼乐的重要性,但同时孔子也对统治阶层提出了要求,《论语》记载孔子说:‘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这就是在要求统治者要做到为政以德,施行‘德治’,强调统治者自身的道德要求。”